ketose 发表于 2018-10-19 13:01
没有给出心电信号原关键部分,
但是要把心电信号原理讲一下啊。
心脏活动的主要表现之一是产生电激动,它出现在心脏机械性收缩之前。心肌激动的电流可以从心脏经过身体组织传导至体表,使体表的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的电位变化。
按照心脏激动的时间顺序,将此体表电位的变化记录下来,形成一条连续曲线,即为心电图。在正常情况下,每次心动周期在心电图上均可出现相应的一组波形.
P 波:由心房的激动所产生。前一半主要由右心房所产生,后一半主要由左心房所产生。正常 P波的宽度不超过 0.11s,最高幅度不超过 2.5mm。
QRS 波群:反映左、右心室的电激动过程,称 QRS 波群的宽度为 QRS 时限,代表全部心室肌激动过程所需要的时间。正常人最高不超过 0.10s。
T 波:代表心室激动后复原时所产生的电位。在 R 波为主的心电图上, T 波不应低于 R 波 1/10。
U 波:位于 T 波之后,可能是反映心肌激动后电位与时间的变化。
P-R 间期:是从 P 波起点到 QRS 波群起点的相隔时间。它代表从心房激动开始到心室开始激动的时间。这一期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加长的趋势。
QRS 间期:从 Q 波开始至 S 波终了的时间间隔。它代表两侧心室肌(包括心室间隔肌)的电激动过程。
S-T 段:从 QRS 波群的终点到 T 波起点的一段。正常人的 S-T 段是接近基线的,与基线间的距离一般不超过 0.05mm。
P-R 段:从 P 波后半部分起始端至 QRS 波群起点。同样,正常人的这一段也是接近基线的。
Q-T 间期:从 QRS 波群开始到 T 波终结相隔的时间。它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的全过程。正常情况下, Q-T 间期的时间不大于 0.04s。
将两个电极置于人体表面上不同的两点,通过导线与心电图机相连,就可以描出一种心电图波形。描记心电图时的电极安放位置及导线与放大器的联接方式称为心电图导联。对单导心电图机来说,心电图是通过多个导联而得出的体表电位差的不同时间的记录。临床诊断上,为便于统一和比较,对常用的导联做出了严格的规定。现在广泛应用的是标准十二导联,分别记为 I、 Ⅱ、 Ⅲ、 aVR、 aVL、 aVF、 V1~V6。 I、 Ⅱ、 Ⅲ为双极导联, aVR、 aVL、 aVF 为单极肢体加压导联, V1~V6 为单极胸导联。获取两个测试点的电位差时,用双极导联;获取某一点相对于参考点的电位时,用单极导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