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M8L或者STM32L
-
用模拟的了,已经搞定,结贴。
-
你的SPI写的有问题
-
还有51单片机常用模块设计查询手册 先谢谢了
-
打个折还可以考虑下
-
晕了,贴都没有人回了,做过蓝牙的都哪里去了.
-
谢谢~~~
引用 5 楼 seu_dust 的回复:
好像模拟器是要安装的,安装Microsoft Device Emulator 2.0,安装Virtual Machine Network Driver for Microsoft Device Emulator。
-
有可能是信号量等待超时,设备读写超时,或是其它任何等待但没有得到正确反馈的原因引起的。
你把timeout设长一点试一下!
-
识别用什么方式,需要看你要求识别到什么程度了
是仅仅是空间是否要障碍物的识别
还是空间是否有活体的识别
还是对物体表面特征的识别
等等,方案均各自不同
-
看郭天祥的单片机视频
入门很好的资料
-
直接嵌入汇编
_asm("LSL A");
-
PID个人认为是产品ID,VID应该是厂商ID吧,
硬件设备添加驱动程序的时候要根据硬件键,应该是PID和VID来通过注册表查找所需要的东西,加载驱动程序
-
不知哪里有问题??郁闷了好几天了!!
-
你说的第一种方案我试过了。不行,第二种方案byte[] buffer = new byte[30]我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
你把完整的给我写下!
谢谢啊!
-
在显示驱动中调用背光驱动??这样的做法有些奇怪,不建议这样做。
-
地址映射没有问题,可能GPIO有它的即定用法,查查硬件文档吧,我没有弄过三星的片子
-
bootloader的startup.s中对SP的初始化也要改,另外我的BSP中还改了两个文件,具体的忘了,明天帮你查下吧
-
引用 5 楼 wwpplltt 的回复:
引用 2 楼 sherlock_lai 的回复:
谢谢楼上的帮忙
1、I2C的频率是50HZ
2、硬件的I2C接口有一个芯片不行,但是另一个CPU不是我做的,不知道他怎么操作
3、我用示波器抓的,0,1都很清晰,没有过冲和毛刺
但是据我分析,我CPU的硬件I2C的上升时间达到了2uS,而另一个CPU出的I2C的上升时间只有40nS,
这是我观察波形后的唯一区别了(可能有遗漏),I2C对上升时间要求这么严格吗?? 他不是只要在CLK的‘0’跳变数据,‘1’保持数据就行的?
就说你最后说明的问题? 这个时间相差这么大? 很值得怀疑?
还有? 不是有两个I2C的器件可以操作吗?和这个操作有问题的器件一样吗?
建议横向? 纵向都做对比。
一样的,和正确操作的时候,时序都一样
-
问题1,看看返回的错误代码是什么,判断出错的原因
问题3,可以build在内核中
-
还在? JLINK没用过 看LS说应该很不错,我还在用H-J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