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8-06
-
回复了主题帖:
>>征集 | 使用 MCU,哪些问题最令你头大?
我在汽车MCU和VCU的软硬件开发、调试和测试过程中,遇到过各种挑战和困难,同时也在这些过程中积累宝贵的经验和成长。以下是一些成功经验分享如下:
设计原则:在软硬件设计时,遵循模块化、低耦合的设计原则,不仅能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还能在后期调试和测试中大大降低复杂度。
代码质量:编写清晰、可读且易于维护的代码是非常重要的。实施代码审查、遵守编码规范和使用静态代码分析工具可以帮助提高代码质量。
调试技巧:在软硬件调试过程中,使用有效的调试工具和方法,如逻辑分析仪、示波器等,可以帮助快速定位问题。学会如何解读硬件信号和软件日志对于问题诊断至关重要。
测试策略:制定全面的测试计划,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确保覆盖所有功能点和边界条件。自动化测试可以大大提高测试效率和可靠性。
在设计中如果遇到的困难,心态最重要,但也要讲究应对策略。分享一些给大家:
技术挑战:在开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技术难题。通过持续学习最新技术、参加专业培训和技术交流,可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时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是一个普遍的挑战。采用敏捷开发方法,如Scrum或Kanban,可以帮助团队更灵活地应对变化,有效管理时间。
团队协作:强化团队内部的沟通和协作是关键。定期的团队会议、有效的沟通工具和明确的任务分工可以促进团队合作。
压力管理:开发过程中的压力是不可避免的。学会时间管理、设置合理的期望和休息放松,可以帮助减轻压力。
经过多年的工作,让我感觉从工作中汲取经验,到实践中不断成长,对自己和团队都有了一些或多或少的成长。主要如下3点:
持续学习:汽车电子行业快速发展,技术不断更新,就是在不断工作中,持续学习新技术、新工具,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分享与交流:定期组织技术分享和经验交流会,不仅能促进团队成员的技术成长,还能增强团队凝聚力。
鼓励创新:鼓励团队成员提出新想法和创新方案,即使这些想法最终未被采纳,也是团队成长和学习的宝贵过程。
最后,感谢EEworld给我们有这个机会,可以分享技术人员的点点滴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希望大家在这一行业可以有更好的发展,加油吧!
- 2024-07-22
-
发表了主题帖:
仿真-电路仿真中遇到的问题和经验方法
电路仿真是电子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帮助设计人员在实际构建之前验证电路的行为,发现潜在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仿真中遇到的问题、好经验和好方法:
一、常见问题
1、模型不准确:
问题:仿真模型可能与实际组件的行为有所偏差,导致仿真结果与实际结果不一致。
解决方法:使用制造商提供的精确模型,定期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并根据实际测试结果调整模型参数。
2、收敛问题:
问题:复杂电路仿真可能遇到收敛困难,导致仿真失败或结果不可靠。
解决方法:调整仿真器的收敛参数,简化电路模型,或者使用逐步仿真方法(如逐步增大输入信号)来帮助收敛。
3、仿真时间过长:
问题:复杂电路和高精度仿真可能需要较长的仿真时间。
解决方法:优化电路模型,减少仿真时间步长或降低仿真精度。使用快速仿真工具和高效的计算平台也能减少仿真时间。
4、噪声和干扰:
问题:仿真中可能未能充分考虑电磁干扰或噪声问题。
解决方法:在仿真模型中加入噪声源,使用更全面的EMI仿真工具来评估干扰影响。
5、设计复杂性导致的问题:
问题:复杂的电路设计可能导致仿真设置繁琐,难以确保每个组件和参数都正确设置。
解决方法:分模块进行仿真,逐步验证每个部分的行为,然后整合进行系统级仿真。
二、好经验
1、建立标准仿真流程:
制定规范的仿真流程和步骤,包括设置模型、选择仿真参数、验证结果等,以确保仿真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2、逐步验证设计:
从简单的电路开始逐步增加复杂度,逐步验证每个功能模块,减少设计变更的风险。
3、使用多种仿真工具:
利用不同仿真工具的优势,比如电路仿真(如SPICE)、电磁仿真(如HFSS)、热仿真(如ANSYS)等,进行综合分析。
4、优化仿真参数:
调整仿真精度和时间步长,以获得足够精确的结果同时减少计算资源的消耗。
5、记录和分析仿真结果:
详细记录仿真过程中的所有参数和结果,进行系统性分析,以便于对比和故障排查。
三、好方法
1、模型验证:
对仿真模型进行验证,使用已知的参考电路和实际测量结果来校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
2、敏感度分析:
进行敏感度分析,评估电路对不同参数的变化的敏感性,帮助确定设计的关键参数。
3、优化设计:
在仿真过程中进行设计优化,调整参数以达到最佳性能。利用仿真工具的优化功能(如自动优化设计参数)。
4、集成测试:
在设计的不同阶段进行集成测试,将不同的仿真结果结合起来进行系统验证,确保整体设计的功能性。
5、使用验证工具:
利用设计验证工具进行自动化检查,如DRC(设计规则检查)、ERC(电气规则检查)等,确保设计符合规范和标准。
综述:通过这些经验和方法,您可以提高电路仿真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实现更可靠和高效的电路设计。
- 2024-06-28
-
评论了课程:
EEWORLD大学堂----DigiKey 应用说:蓝牙5.4 新特性解读及实例演示
蓝牙5.4新技术新特性的确技高一筹,可以更好的应用到例如无人售货等方面,值得应用
-
加入了学习《DigiKey 应用说:蓝牙5.4 新特性解读及实例演示》,观看 蓝牙5.4 新特性解读及实例演示
- 2024-06-11
-
加入了学习《PI PowiGaN 系列视频》,观看 氮化镓进化史 - PI 高层座谈 - PowerUP Expo 2023
- 2024-04-03
-
加入了学习《泰克MSO6B探索营》,观看 MSO6B强大的测试和分析功能
-
加入了学习《泰克MSO6B探索营》,观看 MSO6B多通道同步频谱分析
-
加入了学习《泰克MSO6B探索营》,观看 如何完成AI芯片电源噪声测试
-
加入了学习《泰克MSO6B探索营》,观看 MSO6B系列低噪声演示
- 2024-04-02
-
加入了学习《泰克MSO6B探索营》,观看 MSO6B技术介绍
-
加入了学习《泰克MSO6B探索营》,观看 MSO6B-360度介绍
- 2024-03-25
-
回复了主题帖:
汽车VCU知识问答第二站:了解VCU开发流程和任务分解、岗位需求
1、VCU的输入和输出信号各是什么?
答:输入信号:加速踏板位置;刹车状态;挡位状态;点击转速
输出信号:驱动扭矩值(电机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VCU驱动扭矩实时调节电机转速)
2、VCU采用什么通讯形式发送指令?
答:VCU可以理解为一辆汽车的核心大脑,它会BMS\MCU\DCDC等控制器发送控制命令,一般是通过CAN网络发送机,从而使得各个控制器能够协调运作。
3、请说明VCU开发流程(是怎么从无到有的过程)?
答: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软件设计;软件实现;硬件在环测试;台架测试;实车标定。
4、开发需求明确后,哪个工程师先行动?
答:系统架构师
5、你感觉自己目前更容易胜任以下哪个岗位?
答:系统集成工程师
- 2024-03-06
-
发表了主题帖:
#汽车VCU/MCU开发征文#从工作中汲取经验,到实践中不断成长
我在汽车MCU和VCU的软硬件开发、调试和测试过程中,遇到过各种挑战和困难,同时也在这些过程中积累宝贵的经验和成长。以下是一些成功经验分享如下:
设计原则:在软硬件设计时,遵循模块化、低耦合的设计原则,不仅能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还能在后期调试和测试中大大降低复杂度。
代码质量:编写清晰、可读且易于维护的代码是非常重要的。实施代码审查、遵守编码规范和使用静态代码分析工具可以帮助提高代码质量。
调试技巧:在软硬件调试过程中,使用有效的调试工具和方法,如逻辑分析仪、示波器等,可以帮助快速定位问题。学会如何解读硬件信号和软件日志对于问题诊断至关重要。
测试策略:制定全面的测试计划,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确保覆盖所有功能点和边界条件。自动化测试可以大大提高测试效率和可靠性。
在设计中如果遇到的困难,心态最重要,但也要讲究应对策略。分享一些给大家:
技术挑战:在开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技术难题。通过持续学习最新技术、参加专业培训和技术交流,可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时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是一个普遍的挑战。采用敏捷开发方法,如Scrum或Kanban,可以帮助团队更灵活地应对变化,有效管理时间。
团队协作:强化团队内部的沟通和协作是关键。定期的团队会议、有效的沟通工具和明确的任务分工可以促进团队合作。
压力管理:开发过程中的压力是不可避免的。学会时间管理、设置合理的期望和休息放松,可以帮助减轻压力。
经过多年的工作,让我感觉从工作中汲取经验,到实践中不断成长,对自己和团队都有了一些或多或少的成长。主要如下3点:
持续学习:汽车电子行业快速发展,技术不断更新,就是在不断工作中,持续学习新技术、新工具,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分享与交流:定期组织技术分享和经验交流会,不仅能促进团队成员的技术成长,还能增强团队凝聚力。
鼓励创新:鼓励团队成员提出新想法和创新方案,即使这些想法最终未被采纳,也是团队成长和学习的宝贵过程。
最后,感谢EEworld给我们有这个机会,可以分享技术人员的点点滴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希望大家在这一行业可以有更好的发展,加油吧!
- 2023-10-17
-
加入了学习《DigiKey KOL 系列:将TinyML融入IoT物联网应用中》,观看 将TinyML融入IoT物联网应用中
-
评论了课程:
EEWORLD大学堂----DigiKey KOL 系列:将TinyML融入IoT物联网应用中
观看了得捷的这个关于将TinyML融入IoT物联网应用中的视频,整体感觉产品技术设计思路比较创新,能够在现有模式方面,突出得捷的设计思路和想法,很好的引领了行业发展,让整个产品在基础应用只上有了更多的创新思维,值得运用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