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个没有接触过,不过在网上看到了这样的相关内容,不知可否有用,当作参考吧:
ID为AKA的网友说“据我所知,在NMEA的协议语句中,没有什么特征能够判断所谓的“野点”。以我的经验来说,通常可以用“DOP”值来进行定位精度的判定,比如在GGA语句中的“水平精度因子”。这个数值越小表明定位精度越高。当这个数值比较大的时候,精度会变差,这个时候可能会存在“野点”了。另外在数据采集的时候可以比对经纬度信息,只要比对的位数合适是能够控制好精度,当然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定点数据采集,要是移动点的话就比较麻烦了。
很不好意思的说,关于经纬度比对的问题,我也是临时想的,并不成熟,咱们可以讨论一下哈,。
对于OEM板来说,输出的NMEA协议位置格式都是度分的格式,对于各地来说经纬度每差一度或者一分都是差不多的距离。比如说北京,经度每差一分是1400米,纬度每差一分是1800米。这样的话,分的小数点后两位数字表示的位置精度就是经度14米,纬度18米。依此类推。如果你在数据采集的时候每一次采集的数据都与上一次的数据进行一次比较,如果超出你设定的误差范围,就可以将它视为“野点”舍掉。或者你也可以人为设定一个基准点作为比较。这样的话就能保证你所采集的点都是在你设定的误差范围内了。
但是想到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因为各地的经纬度每差一分或一秒偏差的距离是不一样的。每次需要重新计算这个误差,比较麻烦。
呵呵,想想这个主意好像不是一般的“馊”,只是作为一个思路吧,看能不能对楼主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