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1-18
-
回复了主题帖:
【RainbowLink USB 协议转换器】3- 485通信测试
qiao--- 发表于 2025-1-18 16:58
这个USB通信仪的本质就是一个1拖4的串口哦,而485本身是硬件协议,所以在软件上来看现象是和串口一样的。 ...
有USB通信仪内部的框架图吗?
-
回复了主题帖:
新年新挑战,任务打卡赢好礼!
1、个人信息已更新完善;
2、已回复三个帖子。
①https://bbs.eeworld.com.cn/thread-1304488-1-1.html
②https://bbs.eeworld.com.cn/thread-1282911-1-1.html
③https://bbs.eeworld.com.cn/thread-1289008-1-1.html
3、已学完一个学堂视频。
4、已报名参加一个活动。
5、已下载一个论坛资料。
-
加入了学习《IoT物联网项目基础知识和工具介绍培训教程》,观看 IoT物联网项目基础知识和工具介绍培训教程
-
回复了主题帖:
24年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初赛 赛题目录(点此可直接浏览或下载)
距离上次电赛已经过去快10年了,现在看到题目依然满怀热情,哈哈哈。
-
回复了主题帖:
方波滤波后的正弦波波形畸变
可能原因:1、滤波器环路不稳定;2、滤波器中心滤波点带宽太宽
-
回复了主题帖:
【RainbowLink USB 协议转换器】3- 485通信测试
这个是串口之间的通信,没看到USB通信仪之间的信息。
- 2025-01-12
-
发表了主题帖:
《KTC3500 DCDC评估板》——03 KTC3500评估板测试
KTC3500 DCDC评估板——测试分享
前言:
KTC3500 评估版是基于KTC3500 IC设计的一种BOOST升压电路板。在申请板子的时候计划测试KTC3500的BOOST/SREPIC/Flyback三种拓扑模式,拿到测试板后发现,评估板只支持BOOST模式。因此,本文将针对评估版的BOOST模式进行测试分析。评估板电路如图1所示,单板输出24V。
图 1
按照得捷电子的用户手册,评估板输入输出测试条件如图2所示。
图 2
测试环境搭建如图3所示。
使用数字电源给输入供电;
使用万用表测量输出电压;
使用示波器分别测量KTC3500 DRV脚输出的MOS管栅极驱动信号和Vout纹波;
使用电子负载分别抽载不同电流,测试评估版带负载能力。
图 3
KTC3500静态测试:
拿到单板,首先给VIN输入8V电压,测试单板的静态功耗。静态功耗测试结果如图4所示,静态电流为0.98mA,静态功耗主要来自反馈电阻41uA+OVP电阻291mA+0.69mA IC的静态功耗。
图 4
当评估版空载时,DRV仍然会给电感充放电,以保持输出24v恒定,输出纹波为130Hz的三角波,应该时IC内部为降低开关功耗来调低充电频率,此时Vout电源纹波为64mV。测试波形见图5和图6,图6为图5的展开波形。
图 5
图 6
评估版测试:
在测试完评估版静态性能后,开始测试板子的负载负载性能。如带负载能力、转换效率、开关频率、输出纹波、负载响应率、线性调整率等。
首先,输入8v电压,输出24V电压,分别在不同电流负载下测试电源的转换效率、开关频率、输出纹波。测试结果如图7所示。输入8v ,输出24V/2A(48W)完全没有问题,带负载性能刚刚滴。虽然数据手册只标识输出0~2A电流,但是依然用电子负载增大抽载电流,输出电流到3A都是OK的。
图 7
在输出纹波方面,对比IC的数据手册,当输入7V输出2A电流时,VOUT纹波将达到500mV左右,与我的测试结果可以对应。评估板测试结果见图8,IC测试结果见图9。
图 8
图 9
在转换效率方面,实测评估板转换效率要比IC手册中低一些。实测效率如图7所示,IC数据手册中效率如图10所示。输入电压从8V开始下降,主要原因是为保证效率测试准确性,我们将测试点在评估板输入端口。随着负载电流升高,数字电源输出线分压逐渐变大,导致测试点电压下降。
图 10
接着,在这里讨论下评估板的驱动信号,从图7可以看到该IC的开关频率在400~500KHz之间,开关频率会随着输出电流而变化。驱动信号的占空比会有一些变化,不过当负载抽大电流时,占空比基本在68%附近波动。
接下来,对板子的OCP保护进行测试。输入和输出电压幅值保持不变,当输出负载电流为1.5A时,突然将电子负载调为6A抽载。示波器上看到的电压波形变化如图11所示。VOUT瞬间被抽挂掉,进入OCP保护,掉电时间为725ms。OCP保护信息未在IC的数据手册中找到。
图 11
然后,测试IC的负载调整率。负载调整率(Load Regulation)是衡量电源在负载电流变化时保持恒定输出电压的能力的指标。输出电压为24V,负载电流为1A。待负载抽载电流稳定后,迅速将负载电流设置为1.8A。如图12所示,此时可以看到,输出电压波形先快速上升然,后在经过多次调节,将电压稳定在24V。负载调整时间为1.82ms。(此处负载调整率测试方法有些问题,不过可以大体看到KTC3500的负载响应速度还是非常快的)
图 12
最后,测试IC的线性调整率。线性调整率(Line Regulation)是指额定负载下输出电压随输入电压变化而发生的变化率。设定输入电压从8V迅速调整到12V,然后观察输出电压变化。从图13可以看出,当输入电压迅速变化时,输出电压也会随之突然抬高96us,随后迅速恢复到设定的24V电压。从定性分析来看,KTC3550的线性调整率是比较优秀的。
图 13
评估版相关不足与建议:
IC资料缺少理论设计部分支持,如缺少KTC3500的三种电路的外部器件电路设计分析、OVP电压调整的电阻计算、输出电压调整的电阻计算、PWM频率调整的阻容设计等;
评估板未能兼容BOOST、SEPIC、Flyback三种模式,板内空间较大,建议兼容,以供用户自行焊接后测试;
BOOST设计升压较高,达到24V,对于测试纹波信号不够友好,建议将幅值调低。虽然纹波大小均在5%范围内,但仍然惊异负载电流2A时500mV的纹波值。
KTC3500评估板设计未能完全发挥IC的性能,如输入电压为3.5V~60V,评估板建议输入电压7~17V。
- 2025-01-01
-
发表了主题帖:
《KTC3500 DCDC评估板》——02 KTC3500应用设计
本帖最后由 zyb329321151 于 2025-1-1 18:54 编辑
KTC3500 DCDC评估板——IC应用电路设计
IC介绍:
KTC3500 是一种低静态电流的DCDC转换器,它集成了BOOST、SEPIC、和反激变换器功能。 KTC3500可以在3.5V至60V的宽输入范围内运行,因此可以支持各种输入电压为5V、12V、24V和48V的电源轨和多节电池的应用。
KTC3500采用电流模式控制,具有内部斜率补偿功能,可实现快速瞬态响应和卓越的输出电压调节。该IC开关频率可以在100K到1.2MHz自由调节,它提供了一种灵活的可优化的设计,以便应对不同产品需求。它带有可调节的软启动功能,可以限制在启动时的inrush电流。该器件的Enable/Disable引脚可以用于调节输入的UVLO门限。它带有输入保护UVLO、输出保护OVP、内置逐周期电流限制、短路电流保护以及热切断。
IC输入范围:3.5~60V;
IC反馈电压:1.2V,1%;
开关频率:100K~1.2MHz可调;
工作电流:500uA;
休眠电流5uA;
工作温度范围:-40℃~120℃
PIN脚介绍:
KTC3500PIN脚设计如图1所示。
图 1
PIN
名称
描述
1
RT
电阻器定时。从该引脚到GND引脚的外部电阻器对100kHz和1.2MHz之间的开关频率进行编程。
2
SS
可编程缓启动引脚。通过在和GND之间添加电容设置缓启动时间。
3
EN
使能引脚。该PIN浮空,将使能IC。拉到1.2V以下进入低电流待机模式拉到0.4V以下进入截止模式。可以通过两个电阻分压接到EN脚实现输入UVLO可调。
4
COMP
内部跨导误差放大器输出。反馈环补偿网络通过该脚接到GND。
5
FB
用于输出电压调节的误差放大器和反馈调节引脚。将此引脚连接到电阻分压器的中心,以设置输出电压。
6
GND
参考地
7
CS
电流检测引脚。在CS和GND之间接一个外部电流检测电阻。电流反馈环路和过流检测采用CS上的电压,过流检测的门限是80mV.
8
DRV
低端MOS的栅极驱动输出引脚。该PIN连接到NMOS的栅极。当输入关闭时,LDRV和PGND之间将存在200KΩ阻抗。
9
VCC
由内部LDO输出,作为内部控制电路和MOS栅极驱动电源,典型值为10V,连接一个低ESR的陶瓷电容到PGND。推荐采用0.47µF ~ 10µF电容。
10
VIN
IC的输入供电引脚。输入采用3.5v ~60v电压。VIN引脚上的电压与升压功率级输入不同是可以接受的。
EP
Exposed Pad
此电源脚接到GND。建议将该PIN通过热风焊盘接到内部GND平面,以提升散热性能。
IC应用介绍:
IC内部框图2如下所示:
图 2
如IC内部框图所示,KTC3500内部主要包含LDO模块、UVLO模块、OVP/OCP/OTP检测模块、时钟模块、PWM发生器模块、误差放大器模块、功率驱动模块以及热保护模块等。
KTC3500的应用主要包含BOOT电路、SEPIC电路和反激电路,接下来,将逐一介绍这三种电路。
首先,介绍基于KTC3500的BOOST电路。与普通的BOOST升压电路类似,这是一个异步BOOST电路,KTC3500也分为充电和放电两个环路。通过VIN给KTC3500内部电路供电,内部通过LDO输出VCC电源。该IC从DRV引脚输出低端MOS管的启动信号。芯片的CS引脚通过RCS电阻采集流过MOS管的电流,用于检测输出电流和电流环路反馈。KTC的高端MOS采用二极管替代,输出电压采样和反馈使用电阻分压。BOOST电路如图3所示。
图 3
然后,这里将介绍基于KTC3500的SEPIC电路。Sepic (Single ended primary inductor converter)--单端一次侧电感式变换器,该电路允许输出电压大于、等于或小于输入电路输出电压主要由主控MOS控制。与BOOST电路类似,KTC3500内部电路基本不变,主要是功率电路部分存在差异。
图 4
SEPIC电路原理分析如下所示。两只电感L1,L2、两只电容C1,C2、输出整流管D1,功率开关管MOS。当MOS闭合时,D1截止。L1上的电流沿着VIN->L1->MOS的回路,对L1进行储能;同时C1经过MOS对L2进行储能;输出电容C2放电,给负载提供输出电流Io。当MOS断开时,L2上产生反向电动势,使得D1由截止变为导通;此时有两条电流途径:一条是,L1提供的IL1沿着L1->C1->D`给负载供电。另一条是,IL2沿着L2->D1给负载供电。总电感电流为IL1+IL2,可维持输出电压不变;同时还对C1,C2进行充电以补充能量。
L1和MOS起到升压式变换器的作用,L2和D1起到反激式降压/升压式的作用,故属于升压+降压/升压式变换器;L2的作用是将能量传递到输出端,并对C1进行复位。C1不仅是隔直电容,还等效一个“电荷泵”,MOS断开C1被充电,MOS闭合C1将能量传给L2。C1与L1串联,可以吸收L1的漏感,则可以降低对开关MOS管的要求。输出电压表达式 Uout=Uin*D/(1-D)。
接下来,本文将进行基于KTC3500的反激电路分析。反激电路如图5所示,与前面两种电路不通,反激电路在输入和输出之间增加了变压器线圈组,在输出反馈端采用光电器件和电容将GND隔离,这些都是用于隔离输入和输出电路。此外,反激电路的反馈并非接到FB,而是接到了COMP引脚。由图2可知,COMP是误差放大器输出,FB是误差放大器输入,在这里反激变换器的光电反馈器件已经将电压误差放大,因此无需使用误差放大器再次放大。
图 5
最后,本文将介绍KTC3500的PCB设计要点。官方设计建议如下所示:
建议电源环路面积尽可能小;
建议模拟信号GND和功率GND通过单端连接;
建议将所有控制电容接地至其各自的地线,并将控制电路电容放置在IC附近以解耦噪声。
在反激电路设计中,需要保持前级和次级控制电路走线远离噪声源(如前级开关端和次级开关端)。
建议将FB和COMP引脚远离噪声源。在一些大电流设计应用中,建议在FB和输出端口需要有10K以上的阻抗,用于滤除噪声。
建议使用RCD等缓冲电路来限制关断时SW引脚上的峰值电压。
- 2024-12-22
-
发表了主题帖:
《KTC3500 DC/DC评估板》——01开箱测评
KTC3500 DCDC评估板——开箱测评
KTC3500 DCDC评估板是一款低静态电流DC/DC控制器,支持升压、SEPIC和反激拓扑。该评估板主要由DigiKey 得捷赞助支持,从公司官网下单,美国发货到国内,期间大概需要10天左右,最近拿到了PCB板,做一次开箱测评。
首先,快递使用多层压缩纸盒包装+防光照包装,比较精致+抗衰,毕竟国际快递。
图 1
打开快递,迎面而来的是一个12.5*9*2.5mm的蓝色盒子,上面标识Kinetic technologies(公司名称),P/N: KTC3500EVAC-MMEVO1(单板名称),QTY: 1 (数量), SETD/C:2024053001(生产日期),盒子较为精致。
图 2
打开包装盒,可以看到KTC3500测试评估板静静的躺在盒中。
图 3
打开包装袋,测试评估板整体为绿色色调。评估板上的电路模块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输入电路、电感、MOS管、二极管、KTC3500 电路、反馈电路、IC使能引脚、输出电路等。电路的详细设计原理,将在后面的章节给大家分享。敬请期待!
图 4
- 2024-10-27
-
发表了主题帖:
【好书共读——《硬件设计指南:从器件认知到手机基带设计》】——08 手机基带知识
硬件设计指南:从器件认知到手机基带设计
——手机基带知识简介
手机基带电路都包含哪些?当前智能手机阶段,手机基带主要包含CPU最小系统、存储电路、音频电路、电源电路、充电电路、显示电路、相机电路、传感器电路等。简而言之,除了天线和射频通信系统外,其余电路都属于基带。基带框图如图1所示。
图 1
屏幕/TP主要包含显示和触控两部分,触控和屏幕已经集成到一起,是用户和手机交互的最直接途径,手机屏幕主要使用LCD屏和OLED屏。其主要通信协议是MIPI协议和IIC/SPI,MIPI用于图像信号传输,IIC/SPI用于控制IC的寄存器配置以及TP信号传输。
相机主要用于视频拍照,主要包含前摄、后主摄、超广角、潜望、短焦等,根据不同使用场景搭配。与屏幕通信协议类似,其主要通信协议是MIPI协议和IIC/SPI,MIPI用于图像信号传输,IIC/SPI用于控制IC的寄存器配置,如摄像头马达,IO口状态等。
Mode就是传统的手机基带,用于数字信号处理和射频信号的调制解调,现在已经集成到CPU中,只有少部分低端CPU还在使用外挂modem。
ROM和RAM则是手机的存储单元,RAM是动态随机存储器,用于缓存CPU处理的数据,当前手机设计通常使用LPDDR4或者LPDDR5。例如手机在运行王者荣耀时,会在启动时将王者荣耀的运行文件数据缓存到DDR中,CPU通过调用DDR中的缓存数据,以快速响应用户。当用户关闭王者荣耀时,DDR会自动将王者荣耀缓存数据清除。RAM则是固态存储器,用于存储用户数据。
在早期,SIM/SD卡是分开的,后来各大手机厂商为了节省空间,逐渐将SIM卡和SD卡卡槽合二为一。随着RAM逐渐增大,SD卡卡槽也逐渐被取消,只有SIM卡卡槽。
随着智能手机发展越来越快,用户对手机振感要求越来越高,随之产生了转子马达和线性马达。转子马达主要用于低端机型,其转速一般分布在11000~19000之间。线性马达一般被应用到高端智能手机产品上,一般有Z轴线性马达、XY轴线性马达,根据不同产品进行搭配。
音频模块主要包含听筒、扬声器、MIC、耳机等,这些电路主要是模拟信号,对干扰非常敏感,在PCB走线时需要立体包地独立下地。音频模块电路在电路上还包含SMART PA、Codec等信号处理单元,主要通信协议有IIS、IIC等。
传感器模块主要包含红外靠近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加速度计、陀螺仪、电子罗盘等。红外靠近传感器主要作用是通话亮灭屏和防误触,光敏传感器用于调节屏幕亮度。陀螺仪和加速度计可以检测手机姿态,用于计步、防误触和游戏姿势识别,电子罗盘则是判断方向,主要用于地图导航。
电源模块是整个手机系统的能量来源,现在的智能手机大多采用集成的PMIC分级给最小系统、射频通信系统和外设供电。充电电路则是给手机的锂离子电池充电。当手机插入USB充电线时,系统通过判断充电器类型确定充电电压和电流。随着智能手机发展,充电速度越来越快,当前充电方案有10W、22.5W、33W、44W、66W、80W、120W、200W等。
- 2024-10-26
-
发表了主题帖:
【好书共读——《硬件设计指南:从器件认知到手机基带设计》】——07 信号完整性
硬件设计指南:从器件认知到手机基带设计——信号完整性知识简介
信号完整性是指信号在传输路径上的质量,传输路径可以是普通的金属线,可以是光学器件,也可以是其他媒质。信号具有良好的信号完整性是指当在需要的时候,具有所必需达到的电压电平数值。差的信号完整性不是由某一单一因素导致的,而是系统设计中多种因素共同引起的。那么,信号完整性和哪些知识有关呢?
1、传输线
说起传输线,顾名思义可以理解为信号传输的线路。传输线相关的主要特征词有频率、带宽、环路电感、参考平面、微状线和带状线、特征阻抗等。频率和带宽相信大家很熟悉,不做过多介绍。
环路电感是和信号路径、回流路径相关的概念,通俗来讲就是信号从IC的Out脚输出,经过负载回到IC的GND脚,形成一个回流路径。在信号传输过程中,线路上面会存在寄生电感,包含自感和互感形成的电感,信号回流一般会选择最小阻抗路径。
参考平面,这是一个与传输线相对应的概念。信号存在传输线,那么必然存在参考路径或者回流路径,就像电压概念对应的参考GND一样。在PCB走线中,一般把一个完整的平面用于参考路径,我们习惯称为参考平面,在信号要求比较高的场合,信号会有上下两个参考平面,甚至左右包含参考平面,有时候也称为立体包地。这些参考平面构成良好的传输线模型,可以控制阻抗、避免反射、较少损耗,提高信号传输效率,同时起到良好的屏蔽作用。
微带线和带状线,通常认为走在表层是微带线,走在内层是带状线,这不够严谨。实际上,两种传输线通常使用参考平面平面来区分,微带线只有一个参考平面,带状线有2个参考平面。
特征阻抗是指传输线上存在的电阻、寄生电感、寄生电容的总阻抗。信号在传输线中是一步步往前走的,电磁场建立需要一个过程,那么信号线与信号线之间、信号线与参考平面之间存在寄生电容和寄生电感。我们通常所说的阻抗控制,就是为了让特征阻抗满足目标阻抗,尽可能让传输线环境均匀统一,减少反射,实现最佳功率传输,减少干扰,这个阻抗就是指特征阻抗。举个例子,在户外骑行时,路面越平坦,我们可以骑行越快。一旦路面有个小坑或者大角度拐弯,我们的速度就会降下来,如果有大坑或者断头路,就会被迫减速或中止。同样的道理,对于高速信号传输,完整的参考平面、良好的阻抗控制、最佳功率传输是必须的。
2、信号反射
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传输线阻抗突然发生变化时,就会有信号发射发生。信号发射就会有反射系数存在,信号发射系数=(Z2-Z1)/(Z2+Z1),Z1为当前阻抗,Z2为新传输线阻抗。一般反射系数存在三种情况,正数表示正反射,负数表示负反射,零表示无反射。当Z2无穷大时,阻抗无穷大,表示开路,反射系数为1,发生全反射。当Z2=Z1时,表示阻抗未突变,通道阻抗理想且连续。当Z2=0时,表示阻抗突变为0,发生短路,反射系数为-1。
前面介绍了信号反射与传输线特征阻抗有关,那么阻抗有哪些参数有关?线宽W,线宽增大,阻抗减小,反之阻抗增加。介质厚度h,厚度增加,单位长度电感增加,电容减小,最终导致特征阻抗变大。介电常数,它会导致电容变大,特征阻抗变小。铜箔厚度,它会导致电感减小,电容增加,从而导致特征阻抗减小。
3、信号的串扰来自哪里?
通常,我们在PCB设计时,走线间距需要遵守3W原则,以抑制70%以上的干扰。这是信号线之间存在串扰,两条走线很近的PCB信号传输线,一条信号线可能会导致另外一条产生噪声。
信号串扰通常分为电容耦合串扰和电感耦合串扰。
电容耦合,PCB上走线与走线之间、走线与参考平面之间都会形成寄生电容,其中一条走线有信号经过时会产生变化的电场,这个电场会通过电容作用到另外一条走线,形成串扰噪声。
电感耦合,PCB走线与走线之间存在互感,其中一条走线有信号经过,会产生变化的磁场,这个磁场会作用于另外一条走线,从而产生串扰噪声。
- 2024-09-16
-
回复了主题帖:
【好书共读——《开关电源仿真与设计-基于SPICE》】——007 BUCK和BOOST仿真分享
BUCK和BOOST仿真源文件。
-
发表了主题帖:
【好书共读——《开关电源仿真与设计-基于SPICE》】——007 BUCK和BOOST仿真分享
BUCK和BOOST仿真电路分享
经过前面多个章节介绍,BUCK和BOOST电路的原理已经分析清楚。接下来,将使用multisim对BUCK和BOOST进行仿真分析。
BUCK电路仿真分析,此次采用二极管做续流元件。输入10V直流电压,经过BUCK转换器后,输出电压与Q1的开关占空比和D1的压降有关。BUCK仿真电路如图1所示。
图 1
BUCK仿真结果如图2所示。Q1的开关占空比为50%,D1的压降为 0.5V,BUCK输出电压为4.41V。在电感左侧,电压波形为方波,电感右侧电压为类正弦波,该波形的峰峰值就是电源纹波。
图 2
BOOST电路仿真分析:与BUCK仿真类似,采用二极管做续流元件。
图 3
BOOST仿真结果如图4所示。输入电压10V,PWM占空比50%,理论应该输出20V,实际由于元器件的各种寄生参数,最终输出19.05V,与理论接近。
图 4
-
发表了主题帖:
【好书共读——《开关电源仿真与设计-基于SPICE》】——006 小信号建模讨论
小信号建模讨论
开关电源的小信号模型主要推导了开关电源的平均模型,并描述了不同的平均模型,开关电源的各种平均模型,可以分为态空间平均(SSA)、电压模式、电流模式、寄生元件效应、在边界导通模式下的PWM模型、PWM开关模型的电路集以及其他开关电源的平均模型等。
态空间平均模型(SSA)提供了一种推导变换器传输函数的方法,这是一种很长很复杂的过程。它主要针对整个变换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其优点时对变换器转换原理剖析叫清晰,涉及到每个电子元器件及其寄生参数。但缺点也很明显,当电路中有电子元器件变化时,如加入新的滤波元件,就需要根据新的电路重新推导。变换器传输函数推导过程中,工程师一般更注重大信号模型,往往会忽略小信号模型。
从变化器的原理分析可知,电路本身导通和截止两种状态,并且都包含线性网络。但电路在转换过程中存在非连续性(如MOS管开关时电流波形存在非连续性),这种非连续性就需要进行平滑。那么如何平滑这种非连续性?工程师们常常使用波形平均的方法(LC滤波),对电路建立大信号平均模型。与大信号模型对应的所示小信号模式,小信号模型常常被忽略,但它关系到变换器系统的稳定性,如输出电压纹波、线性调整率、频率响应以及EMC等。因此,研究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有利于通过求得系统频率响应曲线,进一步对变换器做补偿。
变换器非线性的根源来自哪里?那必然是开关晶体管和二极管。为了将非线性器件与小信号模型联系起来,作者引入了PWM 开关。在变换器中,存在不同的控制方法,如电压模式和电流模式。在此前的几篇文章中,有重点讲过,电压模式无需检测电流,电路拓扑简单,但对输入电压抑制能力差,难以使变换器稳定工作在CCM模式。而电流模式需要始终检测电感电流,并按照工作检测要求调整电流值。以上两种方法都需要特殊的PWM开关模型,使变换器在CCM和DCM之间变换。
此外,工程们还常常会关注到电路元器件的寄生元器件效应,如ESR、ESRL、ESC等。这些参数常常会对变换器的频率响应产生影响、乃至系统稳定性。在讨论系统稳定性时,零点和极点在复平面的位置会非常重要。在求取零点和极点之前,需要先取得系统的环路增益表达式。当环路增益表达式的分子为零时,所对应的频率点为零点位置,有几个根就有几个零点。同理,当环路增益表达式的分母为零时,所对应频率点位置为极点。
- 2024-09-07
-
发表了主题帖:
【好书共读——《硬件设计指南:从器件认知到手机基带设计》】——06 LDO应用
硬件设计指南:从器件认知到手机基带设计
——线性稳压电源LDO的应用
在上一节中,我们介绍了NMOS LDO和PMOS LDO以及他们的区别,同时阐述了LDO的压差、效率、PSRR、线性调整率、负载调整率、静态功耗、结温等参数。那么,在实际电路设计中,LDO应该如何运用?
1、LDO的压差如何选择?PCB应该如何走线?
在电路设计过程中,对压差存在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两点:LDO自身压差范围和PCB走线阻抗。LDO自身压差范围,这个在IC内部已经确定,在数据手册中压差已经标定。因此,工程师需要在电路设计中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LDO。那么PCB走线阻抗应该如何控制?它对压差存在多少影响?简单来讲,PCB走线阻抗将对LDO前级电源输出电压值和LDO到负载的电压值产生影响。如果PCB走线又细又长,那么走线上的电阻R将变大,线路还是那个的电压跌落将变大,这就会影响LDO的稳定性、PSRR、线性调整率和负载调整率。因此,在PCB走线设计时,我们需要减小走线阻抗,降低线路损耗。
2、为什么部分LDO输出会并联电阻到地?
在日常设计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部分厂家的LDO需要输出电阻到地,才能确保电源正常工作。这主要时和LDO和负载的工作模式有关,两者都存在低功耗模式和正常工作模式。LDO在正常模式和低功耗模式之间切换存在一个电流阈值,当负载处于正常工作模式时,LDO输出大电流处于正常模式,同样的负载和电源也会一起进入到低功耗模式。但是,当负载突然从低功耗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时,LDO切换模式需要时间,这种响应不足可能导致系统发生异常。因此,工程师们常常在LDO输出并联电阻到地,以保证LDO工作在正常模式下,不会进入到低功耗模式。这种方式就会带来功耗变大,现在大多数高通的LDO内部可以通过寄存器配置将LDO设置为正常工作模式,而非低功耗模式。
3、是什么原因导致LDO输出不稳定?
有些工程师在设计LDO电路时,发现输出不稳定,更换输出电容后,LDO输出恢复正常。那么这个问题是电容的什么参数导致的呢?
LDO的输出电容对LDO性能至关重要,处理可会提升PSRR、抑制噪声外还关系着LDO的环路稳定性。电容除了容值之外,它还有ESR、ESL等参数。输出电容的ESR与反馈电阻、补偿网络等相互作用,可能对反馈环路的稳定性产生影响。ESR的存在可以改变系统的传递函数和极点分布,可能导致系统出现振荡、震荡或不稳定的情况。此外,ESR还可能会对LDO的相位裕度、频率响应和带宽以及功耗等产生影响。因此,在选择LDO输出电容时,需要选择满足数据手册ESR、ESL要求的电容,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否则将会导致LDO性能出现异常。
- 2024-09-01
-
发表了主题帖:
【好书共读——《硬件设计指南:从器件认知到手机基带设计》】——05 LDO介绍
硬件设计指南:从器件认知到手机基带设计
——线性稳压电源LDO介绍
在日常电路设计中,工程师们常常会使用到线性稳压电源(LDO)用于低电源噪声需求的负载供电。通常,LDO在高压差下效率低但噪声小的特点,因此工程师常常在设计中将LDO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压差调小,以提升转换效率。
LDO可以分为NMOS LDO和PMOS LDO,NMOS LDO的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PMSO LDO的系统框图如图2所示,LDO主要由MOS管、运算放大器、误差放大器、反馈电路、VREF电路、温度反馈电路、时钟电路、放电电路组成。NMOS LDO和PMOS LDO相比,系统框图中多了一个BIAS引脚,这主要是MOS驱动压差导致的。LDO中的MOS管大致可以等效为可变电阻,但需要注意的是MOS管是工作在饱和区而非可变电阻区。
图 1 NMOS LDO系统框图
图 2 PMOS LDO 系统框图
在NMOS LDO中,BIAS引脚一般给NMOS的栅极提供高压,以确保MOS管可以正常导通,处于饱和区。有时候NMOS LDo IC 不会将BIAS引脚伸出,IC内部会采用电荷泵将Vin升压,以确保NMOS导通。NMOS LDO的工作流程如下所示,VIN输入电压,此时VSG>0,NMOS导通。误差放大器根据反馈电阻将Vout调节到设定电压,当Vout变大时,反馈电阻分压变大,误差放大器输出变小,Vout随之变小,反之Vout随之变大。同理,当输出电流变化时,表现为电压变大或者变小,反馈电路也可以立刻产生变化,以确保LDO输出稳定。
PMOS LDO框图与NMOS LDO基本相似,但由于NMOS导通电阻小,PMOS导通电阻大的特性,NMOS LDO经常被应用到大电流输出场景,PMOS LDO被应用到低噪声应用场景。在工作原理上,PMOS LDo与NMOS LDO基本一致,都是通过反馈电路和误差放大器形成负反馈,对输出电压VOUT进行调节。
那么,LDO的主要参数都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将一一介绍压差、效率、PSRR、线性调整率、负载调整率、静态功耗、结温等参数。
压差,Dropout Voltage,当LDO工作在正常模式下时,MOS管工作在饱和区,此时漏极D和源极S之间存在电压差,这个电压被称为Vdrop。如果需要LDO工作在正常模式下,那么就需要满足Vdrop≥VIN-VOUT。LDO在不同输出电流场景下Vdrop存在差异,一般情况下,工程师会按照LDO最大输出电流场景设计Vdrop,且会预留20%以上的余量。目前,市场长LDO的Vdrop一般在100~200mV之间,一些特殊的LDO可以做到20~50mV。
效率,即LDO的转换效率。LDO的转换效率一般取决于输入电压、输出电压,两者的电压差值在满足Vdrop的情况下越小,LDO转换效率越高。转换效率的计算公式为:Vout/Vin。
PSRR(Power Supply Rejection Ratio),电源抑制比,这是电源的重要参数之一,表示LDO对输入电源纹波的抑制能力,PSRR最大越好。在IC的数据手册中,有的PSRR是正值,有些是负值,而工程师需要关注的是他们的绝对值,绝对值越大表示LDO对输入纹波的抑制能力越强。
线性调整率(Line Transient Response),这是指在输入电流恒定,当输入电压阶跃变化,对输处电压的影响程度,也就是LDO对输入瞬态电压的响应能力。LDO性能越好,其输入瞬态电压的抑制能力越强,对输出电压影响就越小。
负载调整率(Load Transient Response),这是指在输入电压恒定,当输出负载电流突然发生变化时LDO输出电压的变化,表示着LDO的输出瞬态响应能力。
除了以上五个重要参数外,工程师常常还会考虑LDO的静态功耗和结温。静态功耗表示LDO输出电流为0时,其自身电流损耗,系统级电路要求越低越好,当然需要考虑成本。结温则表示LDO在正常工作时,MOS管可承受的最大温度,这个参数在LDO提供长时间大电流场景尤为重要,关系着系统的稳定性。
- 2024-08-20
-
发表了主题帖:
【好书共读——《硬件设计指南:从器件认知到手机基带设计》】——04 ESD和TVS管
硬件设计指南:从器件认知到手机基带设计
——ESD和TVS管
在干燥的冬天,我们在触摸金属时常常会被“电”到,那么这时什么原因?其实这就是人体接触金属放电的过程。冬天空气干燥,空气导电性低,物体表面聚集的电荷不容易释放,电荷随着时间不断在局部积累电荷,形成较高电势。金属是良好的导体,电荷非常容易移动,当接触到电中性的导体(人体)时,电荷快速移动,形成放电通路。而夏天空气湿润,物体表面被湿润空气包围,电荷容易被快速释放,因此就不会被电到。相同的现象也会发生在电子产品中,可能会导致产品发生黑屏、闪屏、甚至死机,这被称为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中文为“静电释放”,这是一种客观现象。
那么,电路设计中如何防止ESD呢?通常工程师们会使用TVS来保护电路元器件。TVS(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中文名“瞬态电压抑制器”,这是一种二极管形式的保护器件,可以用来抑制ESD对电子电路的影响,保证电路系统正产工作。TVS分为单向TVS和双向TVS,顾名思义单向TVS只能防护一个方向的ESD,而双向TVS可以防护两个方向的ESD,这类似于稳压二极管,利用二极管PN结的雪崩击穿原理,避免ESD进入受保护器件端口。单向TVS和双向TVS电路符号如图1所示。
图 1 单向TVS和双向TVS电路符号
通常TVS在电路中与受保护器件并联,正常状态时TVS呈现高阻,当瞬间电压足够大时,TVS会表现为低阻通路,将大电压干扰释放掉,避免传输到受保护器件两端。TVS防护电路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ESD瞬态高压如图3所示。
图 2
图 3
TVS管可以有效防护ESD,又不影响电路系统正常工作,那它怎么选型?TVS管是利用反向时的的工作特点箝位电压,类似于二极管反接并联在电路中。TVS的主要参数有反向工作电压URWM、漏电流IR、击穿电压UBR、箝位电压UC,以及瞬态峰值功率P0。下面将一一介绍这几个重要参数,可参考图4。
图 4
1、反向工作电压URWM,Peak Reverse Working Voltage,在这个电压以下,TVS管基本不会有电流流过,系统功耗非常小。因此,在电路设计时需要注意,URWM需要大于电路的工作点,如电路工作电压3.3V,那么URWM需要大于3.3V,避免TVS管提前导通,导致系统工作异常。
2、漏电流IR,Reverse Leakage Current,这是TVS管工作在反向工作电压URWM下的电流,电流值很小,选型时需要尽可能小,以降低系统功耗。
3、击穿电压UBR,Breakdown Voltage @ IT,这是指TVS管在一定电流IT下,TVS管反向导通时的两端电压,此时TVS处于低阻抗通路,进入雪崩击穿。
4、箝位电压UC,Clamping Voltage @ Ipp,这是指在峰值电流Ipp作用下TVS两端电压。该电压需要小于后端被保护电路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压,否则将导致后端器件被损毁,保护失效。
5、瞬态峰值功率P0,这表示TVS管所能承受的最大瞬态功率,即箝位电压UC和峰值电流Ipp的乘积,防止热功率较大导致TVS管失效。
除了以上重要参数外,TVS还有很多详细参数,可以参考器件的数据手册。TVS在电路布局时需要防止容易引入静电的位置,如果距离太远将导致TVS防护失效。
- 2024-08-19
-
回复了主题帖:
【好书共读——《硬件设计指南:从器件认知到手机基带设计》】——03三端子电容
ew123 发表于 2024-8-15 11:03
过了三天过来看看,楼主已经不更新了。
不要激动,周更。
没那么高产
-
回复了主题帖:
【好书共读——《硬件设计指南:从器件认知到手机基带设计》】——03三端子电容
Jacktang 发表于 2024-8-12 07:23
还是没看明白三端子电容到底是什么呢?
可以理解为两个电容并联
- 2024-08-14
-
加入了学习《TINA-TI(TM)系列课程》,观看 TINA-TI(TM)模拟器中的噪声,傅里叶分析和信号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