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DDA毕竟是供电端,如果有独立参考的VREF,精度会更高点,个人意见,不同意的可以拍砖
-
非常感谢楼主
-
T2是什么呀?
-
不错 ,不过我 已经有了 顶一个
-
双击电路图上的单片机,在Program File中找到Keil编译生成的HEX文件,确定运行即可。
-
我说一下自己大概的学习过程:
1、单片机的资源里最重要的应该就是中断了,是一种处理实时事件的方法,因为中断是异步触发,会打断程序的流程。所以,这部分的深入理解会给写程序带来极大的帮助。至于其他的功能无非就是读写一些相关寄存器来实现,这些相关功能是为整体程序服务的,属于底层(指逻辑意义上)的东西。所有真正项目的完成,都依赖于单片机的基本功能的有机组合。请注意,我这样的描述方式其实透露出了一些“模块化”的设计思想----把程序的逻辑层次分离出来,然后进行有机组合。
2、单片机与pc机程序最大的不同就是没有操作系统,所有的东西都需要从最基本的来。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更透彻地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我始终认为在单片机写程序的人比纯在pc上写程序的人更能理解计算机的本质。
3、基本的外围电路、外围芯片需要了解。其实,对于单片机来说,所有与单片机连接的部分,无论输入和输入都是高低电平。注意,“高低电平”这样的说法其实是偏向硬件的说法,是针对硬件电路的。在程序里没有高低电平的说法,都是逻辑0和1。所以,在描述程序中的“高低电位”的时候,我更愿意用逻辑0和1来表述。照此理解,我们完全可以把单片机理解为一个可以处理逻辑信号的“黑盒子”,有很多线(也就是单片机的引脚)连着黑盒子,用来与外界进行交流信息。
4、与单片机外的芯片或电路交流信息又多种方法,串口、各种总线等等。提到总线,一个重要的概念就不得不提,那就是时序。时序是所有芯片工作的基础,否则还要晶振做什么,晶振就是产生时序的原动力。总线中的时序想来一定会有如下这些功能:哪个时输出0和1,哪个时刻读如0和1,怎么表示一次通讯开始、结束、传输错误时怎么处理......
5、在一头扎入所有细节之后,时不时出来从更高的角度重新审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之前有过一个帖子就是讨论NK.NB0和NK.BIN文件大小的关系,好像是一个月以前的了,呵呵
-
引用 1 楼 91program 的回复:
没有explorer,这些类似于打开文件的对话框都不能再使用的
顶
如果想使用这些对话框,又不想显示wince界面。有什么办法吗。。
-
能收不能发,说明串口配置是正确的
请检查串口3,4的发送脚硬件连接
-
你用的是CE5.0还是6.0?
5.0要实现XIP.BIN的话,blcommon.c文件要进行一些修改,再build and sysgen,否则会有问题。
详细你看下blcommon.c中的DownloadBinImage()函数
-
楼主好像被套住了!!!
-
个人觉得 NXP 和 美国德州仪器(TI)Stellaris(群星) 都非常不错啊。
http://www.zlgmcu.com/LUMINARY/Stellaris.asp
强烈建议楼主 去周立功网站上 多下载些
1、Stellaris(群星)系列 ARM
2、LPC1000系列ARM
http://www.zlgmcu.com/NXP/LPC1000/index.asp
有很多关于M3的资料,楼主可好好看看。
-
完全可以,呵呵
另外使用NC也可以
-
根据你要实现的目标搭建电路!多看别人的电路总结经验,
-
先规划再写代码.
-
http://www.casio.com.cn/cal/
-
延时~
-
局域网里有人用了和你同一个license ?
-
我说最大值是6.5,见STM8S103手册,9.2节
-
买了,感觉用处不大。只看了前面的汇编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