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看这个天大的机密
-
爱死你了楼主
-
其实操作并不复杂,就是有些细节问题很容易出错
-
好像在哪里看过,不过忘记了
-
楼主提出的滤波器就是一阶RC滤波器,要特别注意采样率和时间常数,对于直流量来说可能影响会小点,但对于交流量相移较大。如果采集的量和故障判断相关,那时间上的延时可能造成故障检测不及时,该滤波器使用要特别注意参数设计
-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通信用的上拉电阻很必须,而且应该是强上拉
-
不好意思,这个在后期会有一个详细的整理说明的,看这个图需要对IIC协议和EEPROM的读写有一定的了解才行,所以没有写的太明白
-
这个问题我考虑到了,FIFO使用的是发送FIFO,接收就没有使用了。上面的图形是写单字节的时序,还有两个函数是读写字(16bit)的函数,为了考虑接收中断在读字和读字节上的通用性,就没有采用接收的FIFO,实际测试中这个读写EEPROM时不能太快,否则24Cxx反应不过来,FIFo节省的空间所带来的时间效应体现不出来,就不用接收FIFO了,保留了发送FIFO。
-
我这边有两种方案,都是基于动态扫描的方式
1.采用你上面的595,但是数码管使用4合1的那种,使用SPI接口输出数据可适当减少CPU消耗。
2.采用BCD编码芯片驱动数码管,软件编写简单,不过做小数点有点麻烦
-
显示我们不是像示波器一样实时刷新,也不需要太多的显示管,我一看就觉得8个管子是不是多了写,可以少点管子多屏显示。为了简化电路可以选择4和1的那种管子
-
成本控制得好产品才有竞争力,显示作为本电源的外围设备不至于影响电源性能,LED数码管已经足够了,其他更加高级的显示待设备基本性能达标后可以进行升级
-
:) 看看
-
上次我们买的板子用的是Pj,这个应该不是Ti的问题,例程对应的开发板应该不是上次团购的
-
我就直说了,这个精华加的有点过分了,这里面的资料早就有人发过了
-
头文件在IAR安装目录中,自己可以找找
-
这个资料可以查datasheet的
-
貌似有被锁的迹象
-
我用的是最新版的5.30。涉及版权问题不便上传。建议google搜索"力杰电子"
-
51都是精通级别了,就不要谦虚了
-
以后在这里记下学习过程,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