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4137621

  • 2024-11-06
  • 回复了主题帖: 免费申请阅读测评《计算机视觉之PyTorch数字图像处理》

    申请理由: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作为一名数据挖掘从业者,我深感于计算机视觉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PyTorch框架在CV领域的广泛应用,让我意识到系统掌握数字图像处理的重要性。 这本《计算机视觉之PyTorch数字图像处理》吸引我的是它独特的双维度视角 - 既从张量角度剖析经典算法,又从深度学习维度探讨现代技术。特别是书中对Harris角点检测、SLIC超像素分割等经典算法的PyTorch实现,能帮助我打通计算机视觉的"经典"与"现代"之路。 翻阅目录,我被第6章"自动梯度与神经网络"深深吸引。它巧妙地将梯度下降优化与神经网络架构设计融为一体,这正是我急需突破的知识点。而第10章对FCOS、YOLOv5等前沿目标检测模型的深入解析,更是为我打开了CV算法工程实践的大门。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本书不仅讲授算法原理,更注重工程实践,从环境搭建到模型部署全程指导。这对我这样渴望在CV领域有所建树的学习者来说,无疑是一把打开技术之门的金钥匙。 阅读计划: 第1-15天: 钻研第1-4章基础知识。重点实践图像增强、颜色空间变换等基础算法,在测评中心分享"PyTorch张量视角下的图像处理初探"心得。 第16-30天: 专注第5-7章算法实现。着重复现Harris角点检测、K-means聚类等经典算法的PyTorch实现。撰写"当经典图像处理算法遇上PyTorch"实战笔记,分享代码实现细节与优化思路。 第31-45天: 深入第8-9章深度学习应用。实践VGGNet、ResNet等典型网络,探索FCN、UNet在医疗图像分割中的应用。撰写"深度学习赋能医学图像分析"的技术总结。 第46-60天: 钻研第10-11章工程部署。重点研究FCOS与YOLOv5模型,探索OpenVINO部署实践。完成"从模型训练到工程部署:CV算法工程师的实践之路"系统总结。 我深知"学然后知不足",将在每篇分享中注入自己的实践思考,力求做到深入浅出。正如庄子所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期待能与书中相遇,在计算机视觉的海洋里继续探索。

  • 2024-10-20
  • 发表了主题帖: 《大语言模型 原理与工程实践》全书的阅读心得——全书精华要义总结与展望

    这本书在大语言模型领域也堪称一部佳作,内容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实践的方方面面。以Transformer为核心,书中详尽地介绍了大语言模型的发展历程、关键技术及其未来前景。通过对预训练、微调和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RLHF)等核心环节的深入剖析,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全面的知识体系。特别是对RLHF技术有相对较为详细的讲解,展示了其在确保模型输出符合人类价值观方面的重要性。   本书还深入探讨了大语言模型的评测和应用。在评测部分,除了常规性能指标外,特别强调了安全性评测的重要性,体现了作者对AI伦理的深刻思考。应用章节则详细讨论了提示工程,从零样本提示到思维树提示,每种技巧都像是开启了一扇通往AI潜能的大门。此外,书中还提到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和推理与行动协同技术,这些都是当前大语言模型应用的前沿领域。RAG相关应用还是很贴近广大企业与个人实际工作的,我自己也会另外筹备深入学习相关技术,并构建自己本地的知识库,来解决各种定制化的任务需求。   对于一线从业者而言,工程实践部分的内容尤为宝贵。书中不仅系统阐述了数据并行、模型并行和ZeRO并行等分布式训练策略,还提供了I/O优化和通信优化的具体技巧。这些内容既具有理论深度,又具备实际应用价值,可以直接指导工作。尤其是最后一章中关于7B模型训练的逐步教学,更是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这种全面覆盖的方式使得这本书不仅是学习教材,更是一份实战指南,不过有点小遗憾的是不知道是不是作者比较忙,最后收尾部分,对于指令微调实践只是停留在简单介绍相关参数。   总体上讲,这本书算是提纲挈领介绍了大模型相关主要的知识点,让广大读者对大模型技术的全貌有了初步的认识。读完这本书后,我更加被LLM技术的魅力深深吸引。不过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的是,它面临的诸多挑战。模型训练中的数据瓶颈、硬件瓶颈和方法瓶颈,以及应用中的幻觉问题和偏见问题,都值得我们带着批判性思维,继续探索和突破。大模型落地面临的挑战错综复杂。算力投入如火箭燃料般昂贵,却难以带来相应的商业回报;高质量数据稀缺,隐私保护又成为紧箍咒;跨界复合型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将大模型的能力转化为实际价值更是一道难题。有人半开玩笑地说:"我们的AI模型像是会说人话的计算器,但用户需要的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智能助手。"这种巨大的鸿沟亟待跨越。面对这些挑战,O社在今年9月推出的o1模型或许指明了一条新路:通过优化推理过程提升性能,而非简单地堆砌参数。这启示我们,大模型落地的关键在于"巧"而非"大"。我们也不能忽视AI行业可能存在的泡沫风险。红杉的研究显示,去年AI领域的投入比收入多出1200多亿美元,今年这个数字可能飙升至5000亿美元。这种投入与回报的巨大差距让人不禁联想到互联网泡沫时代。大模型落地之路注定曲折,它需要技术创新、商业智慧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真正的创新。往往诞生于挑战与机遇的交汇处。   最后我还是要非常感谢咱们活动主办方,也感谢作者大佬的倾情奉献,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不仅传授了知识,还激发了我们对未来AI发展的思考。它让我们认识到,LLM型的发展不仅涉及技术创新,更触及人类认知的边界。在这个AI迅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带着这本书赋予的智慧和启发,我将继续在AI的海洋中探索,为工作单位,为服务客户,为家人朋友,也为自己更快更早迈向人类文明大爆发的美好新时代贡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学习的脚步不会停,未来我将结合其他大模型领域优秀书籍,以及全网各路大神的宝藏资料,继续“上下而求索”。期望我明年自己能做出几个有声有色的大模型实战项目,让更多人切实感受大模型带来的生产力的质的飞跃。

  • 发表了主题帖: 《大语言模型 原理与工程实践》第7-10章的阅读心得——工程实现的重点

    从9月开始工作量暴增,本人国庆一天都没有休息,留给个人学习上的时间确实相对被压榨了许多,不过我们的大模型学习之旅无论如何还是要坚持下去。 第7章主要讲的是大语言模型的评测体系,这是一个多维度且全面的复杂系统,涵盖了从基座模型到对话能力、安全性和行业特化的各个方面。每个环节都需要精心设计的评测方法。以LLaMA2为例,其评测基准包括了多个不同任务,如代码能力、常识推理能力、世界知识、阅读理解、数学能力、综合基准测试等。这种全面的评测体系让人联想到软件工程中的全面质量管理(TQM)理念。对于对话能力的评测,属于LLM性能评估的重头戏。相关的评测任务可以分为13种: 1. 生活闲聊类评测任务 2. 方法论指导类评测任务 3. 特殊指令遵循类评测任务 4. 语言理解类评测任务 5. 常识百科类评测任务 6. 数学计算类评测任务 7. 逻辑推理类评测任务 8. 摘要生成类评测任务 9. 文案创作类评测任务 10. 翻译类评测任务 11. 代码类评测任务 12. 中国特色类评测任务 13. 多轮对话类评测任务 这些评测方法的出现标志着我们正从简单的准确率评估转向更复杂、更贴近实际应用的评测方向。   第8章介绍的是提示工程,它可以被称为驾驭大语言模型的艺术。市面上已经陆陆续续出品了不少提示词教学的书籍与课程,提示词工程师这样一个新兴岗位也是应运而生。不过我个人倾向于认为,还是大模型本身数据质量和背后训练技术支撑的不同能拉开差距。换再好的提示词,也只能逼近这个大模型本身的上限。就算有再好的提示词,可是用的大模型内核能力太差,那也不过是逼近它的上限。就好比一个人的天赋和努力,虽然我们很多人要强调后天的努力,天赋没法去弥补,但是就算再怎么勤奋,天花板就在那里了。提示词本身是我们可控的,所以对大众用户打磨提示词有必要的,但是如果大模型本身的差距拉的很大,即便提示词很一般,那个效果都会出来很不一样,也省去很多琢磨修改提示词的脑力消耗。 从零样本提示到复杂的思维树提示,这门“艺术”正在快速演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思维链提示,它通过引导模型进行步骤化思考,显著提升了在复杂推理任务上的表现。这让人联想到人类解决问题的方式——通常是通过分步骤思考来处理复杂问题。而思维树提示则更进一步,引入了类似蒙特卡洛树搜索的思想,使模型能够在多个可能的思路中进行探索和评估。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人类的创造性思维过程,有望大幅提升模型在开放性问题上的表现。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的引入,为大语言模型打开了一扇通向外部知识的大门,极大地扩展了模型的应用范围。   第9章探讨了工程实践,这是将大语言模型从理论推向应用的关键环节。书中图文并茂介绍了包括数据并行、张量并行、流水线并行、混合并行、ZeRO并行等不同的分布式训练技术。不过受篇幅限制,作者对于流水线并行、混合并行、ZeRO并行这几个并行方式的细节没有讲解特别清晰,尤其是“图9.7 PipeDream算法实现”我没有看懂那个所谓1F1B的过程。这个只有待于另外结合其他网络资料进一步深入研究了。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是ZeRO并行技术的出现,为解决大模型训练中的内存瓶颈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通过将模型参数、梯度和优化器状态分片到不同的GPU上,ZeRO实现了近乎完美的存储效率和易扩展性。这种方法不仅大大提高了训练效率,还使得在普通硬件上训练超大规模模型成为可能。在优化技巧方面,书中提到的通信优化尤为关键。梯度累积和梯度压缩等技术有效减少了多GPU训练中的通信开销,这对于提升大规模分布式训练的效率至关重要。稳定性优化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尤其是在长时间训练大模型时。混合精度训练和梯度裁剪等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了训练过程中的数值不稳定问题,确保了模型训练的顺利进行。   第10章是关于实战训练7B模型,其主旨在于将前面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这一章提到的自动化训练框架的设计理念特别值得关注。通过将训练流程解耦为多个子模块,实现了高度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这种模块化设计不仅方便了算法研究人员和工程人员的分工协作,还大大提高了实验迭代的效率。在预训练和微调过程中,数据的预处理和加载策略显得尤为重要。书中提到的FinCorpus开源金融语料的使用,展示了如何利用领域特定数据来增强模型的专业能力。而指令微调(SFT)的实现细节也值得深入研究,特别是如何设计高质量的指令数据集,以及如何平衡模型的通用能力和特定任务性能。这些实践经验为我们构建真正有用的大语言模型应用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终于来到hand in环节,能看到大量代码被贴上来了,然而这就已经接近完结撒花,作者最后讲到指令微调实践也就是简单罗列了一些参数就画上句点,那剩下N多实战细节只有自己另外把自己手上的琐碎事情处理完,再划出几个月时间来亲力亲为了。

  • 2024-09-28
  • 发表了主题帖: 《大模型时代的基础架构:大模型算力中心建设指南》全书阅读心得——大模型基础架...

    在《大模型时代的基础架构:大模型算力中心建设指南》一书的引领下,我得以窥探人工智能基础架构的宏观景象,该书从GPU硬件的基石直至云端运算平台的宏图,绘制了一幅关于大模型支撑体系的全息图像,深化了我对人工智能算力中枢的全面认知与理解深度。 GPU,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动力核心,其架构设计直接影响着模型训练的效率与节奏。以NVIDIA GH100为例,其多层并行结构——144个流多处理器(SM)分组于8个图形处理簇(GPC),使该GPU能够并行驾驭大量线程,显著加快矩阵运算的速度。此设计与神经网络层层相扣的构造异曲同工,每一层神经元并行作业,传递信息。在实际案例中,洞悉GPU的内在机制对于优化深度学习模型至关重要,比如,在构建卷积神经网络(CNN)时,可根据SM的工作逻辑,科学配置卷积核尺寸与通道数量,以此来充分发挥GPU的并行计算潜能。GPU虚拟化技术的进步,从vCUDA到现代微服务实例群(MIG)的演变,是工程创新的典范。MIG直接于硬件层面实现GPU资源分割,为多样应用提供专属的GPU实例,有效解决了资源共享中的隔离难题,恰似云计算中虚拟化技术的精妙运用,追求在共享硬件资源的同时,实现性能上的独立无扰。在构建多租户AI服务平台的背景下,MIG技术无疑提供了细腻的资源管理方案,提升了资源利用率,同时确保了服务品质的稳定。 网络架构设计,是大型模型训练集群的咽喉所在。其中,远程直接内存访问(RDMA)技术的创新应用令人瞩目,它通过网卡直接沟通远程主机内存,跳过了操作系统内核的繁琐过程,极大地削减了网络滞后,这对于分布式深度学习而言,尤为重要,尤其是在需要频繁交换模型参数的场景下,超低延迟的网络是不可或缺的。与此同时,NVLink和NVSwitch技术的引入,为GPU间建立了超宽带直连桥梁,为多GPU系统性能的再升级添砖加瓦。这些技术的协同,铺设了通往大规模模型训练的高速公路,优化了数据流动的血脉。在规划AI集群时,需针对任务特性,灵活定制GPU间的互联架构,以最优化数据传输效率。例如,在模型并行训练频繁交互的场景下,优先部署NVLink相连的GPU集群,可以显著提升通信效率。 存储体系的构建,充分考量了AI工作负载的独特性,涵盖了块存储、对象存储及高性能文件存储三大类别,每一种存储方式均有其独到应用场景。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高性能文件存储系统,其设计旨在应对极端规模的数据管理挑战,如处理PB级别的数据量、亿级文件数量及万级并发访问需求,通过全分布式的架构设计,有效规避了单点故障风险,这一机制让人不禁联想到人脑中高效存储与检索各类记忆信息的神经网络。实践中,根据数据访问频率及成本效益,将活跃数据置于高性能文件存储中,而将归档资料迁移到对象存储,实现了效率与经济的双赢。 云原生技术的融入,为AI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革命性的启示。以Kubernetes、Istio等为代表的先进技术,不仅优化了资源利用,还显著简化了大模型部署与运维的复杂度,这一过程如同自然界的适者生存法则,AI基础设施在不断适应并满足日益复杂计算需求的过程中进化。采用云原生架构设计AI平台,为系统带来了高度的灵活性与扩展潜力,例如,通过Kubernetes的设备插件机制,能够按需动态地分配和回收GPU资源,确保弹性训练任务的无缝支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该书不仅详尽罗列了各类软硬件技术,更重要的是,它展现了一幅将这些技术深度融合,构筑高效、稳定、可拓展AI算力中心的蓝图。这是一堂深刻的教育,告诉我们,在人工智能的新纪元里,算力基础设施的构建不再仅是硬件的堆砌,而是需要对算法、硬件与系统间深层次相互作用的透彻理解,是一门融合技术与艺术的复杂工程学科。 深感我在各知识领域的匮乏,初读这本还是相当吃力,对于其中很多技术名词与缩写还是没有留下深刻印象。在后面闲下来的时候,我再做好规划反复多读几遍,相信后面的理解会更透彻清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再次感谢主办方提供的宝贵学习机会。

  • 2024-09-09
  • 发表了主题帖: 《大语言模型 原理与工程实践》第4-6章的阅读心得 预训练、有监督微调和RLHF

    作为一名数据挖掘从业者和AI爱好者,阅读《大语言模型:原理与工程实践》这本书的第4-6章,让我对大语言模型的核心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三章分别聚焦于预训练、有监督微调和强化学习人类反馈(RLHF),构成了大语言模型从"能力获取"到"任务适配"再到"价值对齐"的完整训练链路。 预训练:大语言模型的基础能力构建 预训练是大语言模型获得基础语言能力的关键阶段。第4章详细介绍了预训练的核心要素,包括模型架构、训练目标和数据配比策略。 1.1 模型架构 大语言模型普遍采用Transformer架构,但在具体实现上各有特色。以GPT系列为例,它采用了纯解码器结构,这种设计使得模型在生成任务上表现出色。相比之下,T5等模型采用了编码器-解码器结构,在某些任务上可能更具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模型规模的增大,一些看似微小的架构调整可能会产生显著影响。例如,GPT-3引入了交替密集和稀疏自注意力层,这种设计在保持模型表达能力的同时,大大降低了计算复杂度。 1.2 训练目标 大语言模型的预训练目标通常是最大化序列的似然概率。具体来说,对于输入序列x = (x1, x2, ..., xT),模型的目标是最小化以下损失函数: $$ L(\theta) = -\sum_{t=1}^T \log p_\theta(x_t|x_{<t}) $$   其中,θ表示模型参数,pθ(x_t|x{<t})表示在给定前面所有token的条件下,模型预测下一个token的概率。 这个看似简单的目标函数,实际上蕴含了深刻的语言学洞见。通过预测下一个token,模型被迫学习语言的语法规则、语义关系和上下文依赖,从而获得了强大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 1.3 数据配比策略 预训练数据的质量和多样性直接影响模型的性能。 这里不得不提到scaling laws、它主要研究多种因素对大模型Loss的影响,我拓展了解到相关的公式如下:     这里x可以指代为模型大小、预训练数据大小、训练步数、计算量等变量。 数据混合的比例以定量可预测的方式影响模型损失 为了发现数据混合规律,需要解决如下两个挑战: (i)多变量:对于K个数据域的数据混合定律,混合比例有K−1个自由度,相应地,在目标函数中有K–1个变量。变量的增加使函数形式的识别变得复杂。 (ii)非单调性:损失和任何域的比例之间的单调关系表明,不平衡的混合可以实现最小损失,这与实践相矛盾。因此,与现有的损失随相关因素的规模单调递减的比例律不同,数据混合定律应该适应非单调性功能。 俗话说,“garbage in,garbage out"。笔者基于个人实践经验,选取配比最高的三类数据以此分别是互联网数据(60%以上)、质量较高或者垂直领域数据、代码数据。选取互联网数据是为获取广泛的知识和信息,提升泛化能力。选取质量较高或者垂直领域数据为的是提升模型在特定领域的性能,增加模式的知识深度。选取代码数据则是辅助模型理解与生成代码,并且培养模型逻辑思维和结构化思考能力。 其实本书3.4节就提到高质量语言数据面临预计将在2026年左右耗尽的难题,即陷入所谓的“数据荒”。面对数据稀缺的挑战,采取创新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我进一步拓展了解了几种策略,旨在拓宽数据来源,增强数据多样性,进而提升模型训练的有效性和广度。 (1)数据增强 通过先进技术手段扩展数据集,包含两个核心方向:数据生成与数据变换。数据生成借助如生成对抗网络(GANs)、变分自编码器(VAEs)等前沿技术,模拟并生成新数据样本,这些样本基于现有数据特性但又有所差异,巧妙扩大了数据规模。另一方面,数据变换则通过对现有数据施加多样化操作,如图像的几何变换、色彩调整或文本的词序调整、同义词代换等,以非重复性变化增强数据集的多样性。 (2)跨领域数据迁移与共享 数据迁移学习策略,是将从大数据源领域学到的丰富知识和核心特征,迁移到数据量有限的目标任务中,实现“知识转移”。具体实施时,先在大规模通用数据集上预训练模型,随后针对目标小数据集进行微调,充分利用预训练模型提取的普遍特征,有效增强模型在小数据集上的表现。此外,数据复用机制也在跨任务和跨领域间发挥重要作用,即在确保任务相关性的前提下,将已收集的数据资源在多个相关任务中共享,如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文本分类数据对情感分析任务的辅助作用。 (3)多模态数据整合 整合多种类型的数据模态,包括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是提升模型综合分析能力的关键途径。多模态数据的互补性和互证实质上丰富了模型可学习的信息层次,不仅提高了模型的泛化能力,还增强了其对复杂环境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4)AI驱动的合成数据应用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合成数据,为数据稀缺问题提供了一个创新解答。通过生成高质量的合成数据,可以有效弥补真实数据的不足,尤其适用于那些难以采集或成本昂贵的数据集。自动驾驶就是一个典型例子,通过在虚拟环境中利用合成数据训练,大大降低了对昂贵且风险较高的真实道路测试的依赖。 有监督微调:任务适配的关键 第5章详细讨论了有监督微调技术,这是让大语言模型适应特定任务的关键步骤。 2.1 微调方法 (1)全参数微调:虽然效果最好,但计算资源需求巨大。 (2)适配器微调:在Transformer层之间插入小型可训练模块。 (3)前缀微调:在输入序列前添加可训练的前缀向量。 (4)提示微调:通过优化连续的提示向量来适应下游任务。 (5)低秩适配(LoRA,Low-Rank Adaptation)。LoRA通过在原始权重矩阵W上添加低秩更新来实现参数高效的微调: $$ W = W_0 + BA $$   其中,W0是冻结的预训练权重,B∈R^{d×r}和A∈R^{r×k}是低秩矩阵(r << min(d,k))。这种方法不仅大大减少了可训练参数的数量,还保持了较高的模型性能。 2.2 微调策略 书中还讨论了几种先进的微调策略: (1)混合微调:在多个任务上同时进行微调,有助于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2)基于上下文学习的推理:利用模型的In-Context Learning能力,通过提供少量示例来引导模型完成任务。 (3)基于思维链的推理:通过显式地引导模型进行step-by-step的推理,提高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这些策略的核心思想是充分利用大语言模型的泛化能力和快速学习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下游任务。 RLHF:价值对齐的新范式 第6章介绍的RLHF技术,是确保大语言模型输出符合人类价值观的关键。RLHF的核心是构建一个能够模拟人类偏好的奖励模型,并利用这个模型来指导语言模型的优化。 3.1 奖励模型 奖励模型的训练目标是最大化人类偏好的对数似然: $$ L_{RM} = -\frac{1}{N}\sum_{i=1}^N \log \frac{e^{r_\theta(x_i, y_i^w)}}{e^{r_\theta(x_i, y_i^w)} + e^{r_\theta(x_i, y_i^l)}} $$   其中,r_θ(x,y)是奖励模型对输入x和输出y的评分,y^w和y^l分别表示人类偏好的"胜者"和"败者"回复。 3.2 RLHF算法 RLHF采用PPO(近端策略优化)算法来优化语言模型。其目标函数为: $$ L_{PPO}(\theta) = \mathbb{E}_{(x,y)\sim \pi_{\theta_{old}}}[\min( r_t(\theta) A_t, \text{clip}(r_t(\theta), 1-\epsilon, 1+\epsilon) A_t )] $$   其中,r_t(θ) = πθ(y_t|x,y{<t}) / π{θold}(y_t|x,y_{<t})是重要性采样比率,A_t是优势函数。 这个目标函数的设计精妙之处在于:它既鼓励模型产生更高奖励的输出,又通过clip操作限制了策略更新的幅度,从而保证了训练的稳定性。 实现RLHF面临诸多挑战,如数据瓶颈、硬件瓶颈、方法瓶颈等。一些可能有用的缓解这些问题的技巧,如使用对比损失、引入KL惩罚项等可以被引入到训练过程中。而这些技巧的应用,体现了大语言模型训练中理论与工程的完美结合。 大语言模型的训练是一个多阶段、多目标的复杂过程。预训练赋予模型基础语言能力,微调使其适应特定任务,而RLHF则确保其输出符合人类价值观。这三个阶段环环相扣,共同构建了一个强大而又可控的AI系统。 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技术还远未完善。如何更好地利用大规模无标注数据、如何提高模型的可解释性和可控性、如何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利用更多数据等,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索的方向。 大语言模型的发展,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人类认知边界的不断拓展。正如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所说:"如果你认为你理解了量子力学,那你可能并没有真正理解它。"同样,对于大语言模型,我们目前的理解可能还只是冰山一角。但正是这种未知,激发了我们探索的热情。每一次深入学习,每一次实践尝试,都是向着更深层次理解迈出的一步。 在这个AI快速发展的时代,保持持续学习的态度至关重要。让我们怀着对知识的渴望,对技术的好奇,在这场改变人类社会的技术革命的征程中勇攀高峰。 在接下来的15天内,我将进一步开展本次的阅读计划的第三部分——认真阅读本书的第7-8章节。    

  • 2024-09-08
  • 发表了主题帖: 《大语言模型 原理与工程实践》第9-13章的阅读心得——艰难收尾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大模型时代基础架构:大模型算力中心建设指南》一书的第三部分(第九至十三章)。我以一名具备几年数据分析实践经验的AI技术爱好者的视角,分享我的研读心得。 在第九至十三章的进一步探讨中,文章细致解构了构建高效算力中心的几大支柱:网络架构的优化、存储体系的布局、应用开发环境的打造、云端运营的策略,以及真实落地案例的剖析。本文旨在对这些关键环节提出个人浅见,力求深入浅出。 第九章节跃入眼帘的是GPU集群网络虚拟化的精密工程。其中,VPC(虚拟私有云)作为租户隔离的高效工具,其背后依托的SDN(软件定义网络)设计哲学,令人击节赞赏。SDN的精髓在于,将网络的控制层面与数据传输层面分离,实现了网络配置的灵活性与管理的集约化。在VPC情境下,控制层面的SDN中枢负责调控各租户的虚拟网络配置,涵盖IP地址的动态分配、网络路由规则的设定、以及安全策略的实施。而数据层面则忠实执行这些策略,高效处理数据包的传递。此架构犹如棋局对弈,既维护了租户间的界限,又赋予了资源调度的灵动性。   Overlay隧道技术的引入,使不同租户的网络在物理网络中并行不悖,实现了既并存又隔离的微妙平衡。通过在基础物理网络之上构筑虚拟网络层,每一租户的数据包在接入物理网络前会被贴上独特的"身份标签"(如VXLAN封装),以此区分其所属的虚拟网络。这种"隧道"机制保障了信息在物理层面的无碍传输,无需理会数据包的具体内容,促进了网络空间的和谐共生,同时保留了各自为政的独立性。   NFV(网络功能虚拟化)网关借助DPDK与SR-IOV技术,显著提升了性能表现。这两项技术使得传统硬件依赖的网络功能得以软件化,且不失效能。DPDK通过旁路操作系统网络协议栈,在用户层面直接处理数据包,极大提升了处理速率;而SR-IOV则赋予虚拟机直接访问物理网卡的能力,缩短了延迟,提高了数据吞吐量。章节中的实验对比,直观展现了这两项技术对性能的显著推动。这启示我们,如何在软件与硬件间建立高效的对话机制,是网络虚拟化的核心挑战。   转入第十章,关注点落在GPU集群存储架构的精妙设计。存储系统作为AI应用的命脉,分布式存储技术特别是Ceph的卓越性能与扩展能力,使之成为诸多云平台的首选方案。Ceph存在的问题包括数据再平衡,数据迁移过程中的I/O能力争抢,以及为避免单盘饱满而导致整集群只读现象只能设定较低的扩容水线。而考虑到对象存储的巨大规模,我们要把眼光投射到OpenStack另一个设计——Swift。不同于Ceph,Swift考虑到“CAP 不可能三角”之难,采用“最终一致性”,通过牺牲一致性以保证扩展性和性能。有意思的是,我联想起国际金融中有个“蒙代尔不可能三角”汇率理论。我拖展学习了解到“CAP 不可能三角”的含义是,在分布式系统中,无法同时实现一致性(Consistency)、可用性(Availability)、分区容错性(Partition Tolerance),只能牺牲其中一个来满足其他两个成立。Ceph就是牺牲C,来满足A和P。   接下来的十一章节,聚焦于机器学习应用开发平台的讨论,Kubernetes以其强大的容器编排能力,成为该领域的领航者。Kubernetes通过将应用程序抽象为独立的容器,每容器均自成一统,实现了应用环境的高度隔离与协同运作。其声明式API和控制器机制,简化了应用部署流程,只需定义应用的理想状态,Kubernetes便会自动适配资源,确保系统的状态与期望状态相符,极大简化了运维任务。   第十二章则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GPU集群的监控与运维,Prometheus与Grafana的组合,成为数据监控领域的明星工具。Prometheus的主动拉取数据方式和灵活的PromQL查询语言,为监控数据的精确提取与分析提供了有力支持。而Grafana则通过丰富的可视化界面,将监控数据以直观的方式展现,为决策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最后一章通过一个自动驾驶平台项目的实例,将前文理论付诸实践,从网络、存储、计算到平台管理,展示了GPU集群建设的全貌。这不仅是技术的集成,更是理念与实践的融合,凸显了云计算、大数据及AI技术对GPU集群形态与内涵的深刻塑造。   我充分感受到构建GPU集群是一项的综合性工程,需软硬件的深度融合与开源与商业方案的巧妙结合。每一步决策、每一项技术选型,都需精心规划与打磨。正如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GPU集群的建设需循序渐进,伴随技术演进与需求变迁,不断迭代创新。未来,GPU技术的进步与AI民主化的趋势,将促使GPU集群更加普及与易用,而我们也应秉持终身学习的精神,与时代共进,共同开拓AI与GPU集群技术的新纪元。 以《道德经》的智慧为结,"道法自然",在复杂的GPU集群建设中追求简约与和谐,以开放的心境拥抱技术的未知,以谦卑的姿态迎接技术的每一次跃进。

  • 2024-08-28
  • 发表了主题帖: 《大语言模型 原理与工程实践》第1-3章的阅读心得——坚持充电学习,厚积薄发

    再次感谢活动主办方选中我作为《大语言模型 原理与工程实践》的评测用户。尽管有各种做不完的事情困扰,每天坚持“充电”学习2-3小时是我雷打不动的习惯。我简单谈谈我阅读本书前三章的一些心得与感悟。相比于之前对《大模型时代的基础架构:大模型算力中心建设指南》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层出不穷、应接不暇的计算机科班人员才有深刻理解的概念词汇所给我造成的阅读障碍,我凭借自己之前两三年对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所打下的基础,在阅读本书过程中相对会轻松不少。 这本书的第一章为我们描绘了大语言模型的发展历程和关键特征。其中提到的"涌现"这一词汇,尤为引人注目。"涌现"这一词汇并不算陌生,不过放在深度学习的情境中,听着就有一种奇妙的感觉。综合对各种资料整理后的阐述,对它的定义可以概括为"一个复杂系统表现出的高层次模式或行为,这些模式或行为难以简单地从底层组件的属性中预测"。放在大语言模型的语境下,这意味着模型能够展现出超越其训练数据的创造性表现。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正是大语言模型令人惊叹的源泉之一。但涌现能力的实现,并非一蹴而就,诚然它与模型的参数规模息息相关。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当模型的参数量达到一定阈值后,其性能往往会出现"阶跃式"的提升,这被称为"缩放定律"。这一定律揭示了大语言模型的潜力:随着算力的提升和训练数据的积累,它们有望不断突破自己的边界,展现出更加惊艳的能力。这对我们这些 NLP 学习者而言,既是鼓舞,也是挑战——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跟上这个快速迭代的时代。不过虽然我们都或多或少看到了“涌现”的具体表现,但对于“涌现”背后体现的深刻内涵,本书倒是没有做进一步的探讨解释。我另外通过搜索查找相关文章的阐述,了解到在哲学中,“涌现”被定义为是一个复杂系统中出现的新的性质或行为,这些性质或行为无法简单地从系统的组成部分中推导出来。简而言之即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无论是哲学还是人工智能,涌现都强调了复杂系统中整体的不可还原性以及新性质的出现。虽然两者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不同,但都试图理解复杂系统中涌现的本质。 第二章带我们走进了大语言模型的技术细节。作者对 Transformer 架构只是做了简单的分析。这一部分的内容,说实话,对于常看各种NLP算法模型论文或者技术博客的人显然不陌生。相关内容写得其实有些常规,基本上和其他人对Transformer结构的介绍差不多。可能也是因为整部书籍的内容篇幅安排限制,作者没有对这一部分做过于深入的剖析拆解。不过作为目前所有各种大模型底层共同用到的Transformer 架构,我们实在还是有必要深入探究钻研,而不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在此,我特别推荐其他读者(尤其是对Transformer一头雾水或者理解粗浅、不能深入领悟其精髓的朋友)认真阅读黄佳老师所写的《GPT图解》一书,这本书应该是目前市面少有的能把Transformer机制原理和代码讲解清晰的,并且内容编排组织方面也是循序渐进、循循善诱,也不失趣味性。Transformer作为大语言模型的核心组件,它的设计可谓匠心独运。它巧妙地融合了自注意力机制、残差连接、层归一化等多种技巧,既提升了模型的表达能力,又兼顾了训练的稳定性。尤其是自注意力机制,堪称 Transformer 的灵魂所在。与传统的 RNN 不同,自注意力能够一次性"关照"输入序列的所有位置,并自动学习它们之间的依赖关系。这种"一览众山小"的能力,让 Transformer 在处理长序列依赖时如鱼得水,大大拓展了语言模型的应用边界。不可否认的是,Transformer 的精妙也意味着其理解和实现的难度。在学习过程中,我曾被其中的数学细节所困扰,尤其是在计算自注意力权重时涉及的矩阵运算。但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通过反复推敲各种论文、技术博客以及书籍和相应的代码实现,我渐渐对此有一定开悟。这个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对浩如烟海的各类AI算法的学习,绝非纸上谈兵,而是需要动手实践、亲自摸索的。只有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真正将其变为自己的本领。 第三章的重点是大语言模型的训练秘笈——"预训练-微调范式"。与传统的监督学习不同,大语言模型采取了一种"先打基础,再学专业"的策略。在预训练阶段,模型在海量无标注语料上进行自监督学习,掌握语言的一般规律和表示方法。这个过程犹如在汪洋大海中掌舵航行,模型在浩瀚的语料中汲取营养,构建起对语言的基本认知。而在微调阶段,模型则针对特定任务,在相对较小的标注数据集上进行训练,犹如一艘巨轮驶入了目的港,进一步精细调整自己的技能。这种"预训练-微调"的范式,是大语言模型得以在各类任务上大显身手的关键所在。预训练赋予了模型语言的"通用感性",使其能够将这种感性迁移到不同的任务中。这就像一个饱览群书的文学家,能够在不同的文学体裁中信手拈来,挥洒自如。而微调则像是为文学家量身定制的专项训练,帮助他进一步磨砺特定领域的技艺。二者的完美结合,造就了大语言模型的非凡才能。而谈到预训练,就不得不提数据的选择和构建。预训练数据的质量和多样性,是决定模型性能的关键因素。理想的预训练数据,应该涵盖各个领域、各种体裁的语料,从而让模型能够学习到语言的多样表现形式。这就像一位优秀的老师,他的知识宽广而深厚,能够为学生打开通往不同领域的大门。反过来说,倘若预训练数据过于单一或质量低下,就可能限制模型的视野,使其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语言环境。在数据构建的过程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其中的挑战。海量语料的收集和清洗,对计算和存储资源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更棘手的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中甄别优质语料,剔除低质、重复和有害内容,这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和智能算法的加持。这个过程让我认识到,机器学习的性能,固然取决于模型的设计,但数据的质量和规模,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基石。正如机器学习的一个经典理论所阐述的:数据和特征决定了机器学习模型的上限,而算法则是在不断逼近这个上限。这一点在我过往的各种实践项目中也是大有感触。然而随着大模型技术超乎想象的快速发展,对数据需求在指数级增长,现有的数据存量与增长速度却远不足以支撑更先进AI的训练。希望各大研究机构厂商对此有恰当的解决办法,继续推动实现“大力出奇迹”。不过可以料见的是,未来肯定无法再达到线性式的爆发膨胀,毕竟也存在“边际效益递减”这一定律。 大语言模型应用发展的势头可谓"红红火火",但对于大语言模型的技术细节学习探究可不是“一蹴而就”。这本书不仅让我对 LLM 的技术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 NLP 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全面的认知。从 Transformer 到 GPT,从 BERT 到 LLaMA,一代代模型的迭代,无不凝结着 NLP 先驱者的智慧结晶。而海量语料的构建和优化,更是无数工程师辛勤耕耘的结果。更多高质量的大模型原理书籍的“涌现”,也滋养反哺出更多勇攀高峰的挑战者。感谢作者对于本书的倾情奉献,感谢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主动提供帮助,但是也由于我的不断探索发现,而间接帮我打下基石的各路大神。当然也感谢我自己的求知欲,对真理的真挚热爱,激发着我迎难而上,一往无前。 安排好手上的各种事情,在接下来的半月,我将进一步开展本次的阅读计划的第二部分——认真阅读本书的第4-6章节。 与知识真理为伴,我永远感觉富有激情、斗志昂扬。不管我年纪几何,我对追求真理的初心永不改变。

  • 2024-08-18
  • 发表了主题帖: 《大模型时代的基础架构:大模型算力中心建设指南》第5-8章阅读心得——阅读难度在...

    本次是对阅读计划第二部分的收获与总结。   在《大模型时代的基础架构:大模型算力中心建设指南》一书的第二部分(第5-8章)中,作者对GPU集群的I/O框架体系、网络设计实现、GPU板卡级算力调度以及GPU虚拟化调度方案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对这些章节的学习,我对GPU集群的构建与优化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第5章重点介绍了Magnum IO这一机器学习所依托的I/O框架体系。Magnum IO旨在解决GPU集群中高性能计算所面临的I/O瓶颈问题,其核心组件包括NVLink、NVSwitch、GPUDirect RDMA和GPUDirect Storage等技术。NVLink与NVSwitch实现了服务器内部GPU之间的高速互联;GPUDirect RDMA则允许GPU直接访问网络设备,减少了数据在内存中的拷贝开销;GPUDirect Storage进一步将GPU的直接访问扩展到存储设备。同时,Magnum IO还借助DPDK、DPU、MPI Tag Matching等支撑技术来进一步提升I/O性能。Magnum IO的提出,为GPU集群提供了一个全栈优化的I/O加速方案,有效提升了机器学习训练和推理的效率。   第6章深入探讨了GPU集群的网络设计与实现。GPU集群通常包含计算网络、存储网络、业务网络和带外管理网络等多个网络平面,如何在满足低延迟、高带宽需求的同时,兼顾网络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挑战。本章分别就这几类网络的架构设计、技术选型、拓扑规划、设备选择、高可用保障等方面给出了详尽的分析和讨论。其中,计算网络采用RoCE RDMA技术,利用100G/200G以太网提供了低延迟、高带宽的GPU互联;存储网络采用分布式存储架构,并引入NVMeoF等新兴存储协议,以提升吞吐性能;业务网络采用SDN技术,实现网络转发面与控制面的解耦,提高网络灵活性;带外管理网络则借助IPMI等技术,实现对GPU服务器的远程管理和监控。同时,本章还讨论了GPU集群网络边界的设计,采用防火墙、IPS等安全设备对外部威胁进行防护。本章内容主要体现了GPU集群网络设计的复杂性,但同时也为如何构建一个高效、可靠、安全的GPU集群网络提供了宝贵的设计思路和实践指引。   第7章和第8章则聚焦于GPU虚拟化调度技术。GPU作为一种昂贵且稀缺的计算资源,如何提高其利用率一直是业界关注的重点。传统的GPU调度方式存在资源独占、碎片化严重等问题,难以满足多租户场景下的灵活调度需求。近年来,GPU虚拟化调度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本书分别从板卡级和集群级两个层面,对主流的GPU虚拟化调度方案进行了系统梳理。   第7章重点介绍了板卡级GPU虚拟化调度技术。在单机环境中,可以利用虚拟化和容器化技术,将一张物理GPU卡抽象为多个虚拟GPU(vGPU),再将其分配给不同的虚拟机或容器使用。这种调度方式打破了GPU的排他性访问限制,实现了GPU算力的共享,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但与此同时,不同虚拟机或容器之间也引入了性能干扰问题。为了缓解这一问题,需要在GPU虚拟化调度框架中引入包括GPU内存隔离、GPU计算资源分配、GPU任务抢占等,以实现性能隔离和任务优先级控制。   第8章进一步讨论了集群级GPU虚拟化调度方案。在多机环境下,GPU虚拟化调度不仅要在单机内实现GPU算力共享,还需要在集群范围内对GPU资源进行全局统筹和动态调配。本章对比分析了Nvidia、AMD、Intel等GPU厂商以及腾讯、阿里等云厂商的GPU虚拟化调度解决方案,总结了不同方案在架构设计、性能开销、功能特性等方面的异同。Nvidia的vGPU方案历经多年演进,已经较为成熟,支持细粒度的QoS保障和GPU直通功能;AMD和Intel的方案与Nvidia略有不同,主要基于SR-IOV和GVT等硬件虚拟化技术,在实现GPU虚拟化的同时,强调将GPU直通到虚拟机中,减少性能损耗。云厂商的GPU虚拟化调度方案在兼容社区主流调度框架(如Kubernetes)的同时,还进一步扩展了GPU拓扑感知调度、GPU负载均衡、GPU故障转移等特性,以满足云环境下用户的使用需求。可以看出,集群级GPU虚拟化调度需要软硬件协同设计,不仅要提供灵活的GPU共享机制,还要在此基础上,完善GPU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最终为用户提供一个高可用、高性能、易用的GPU计算平台。   通过对本书第5-8章的学习,我对GPU集群的I/O体系架构、网络设计、板卡级与集群级GPU虚拟化调度等关键技术有了更加深入和系统的理解。这些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为GPU集群的构建和优化带来了诸多裨益。   一方面讲,Magnum IO等面向机器学习场景的I/O加速框架,通过全栈协同优化,突破了GPU集群在存储和网络访问上的性能瓶颈,充分发挥了GPU异构计算的潜力。多层次的RDMA网络架构设计,将GPU之间、GPU与存储之间的互联带宽推向了更高的性能水平。 另一方面来说,GPU虚拟化调度技术的引入,让GPU这一昂贵且稀缺的计算资源得到了更加充分和灵活的利用。用户不再受限于物理GPU卡的配置,可以按需申请所需的GPU算力,并实现多个业务间的GPU共享使用。这不仅大幅提升了GPU利用率,也为GPU计算资源的管理和运维带来了便利。   但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GPU集群的构建和优化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在算力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如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如何应对故障诊断和恢复,都对运维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GPU异构环境下的编程和调优也比传统CPU环境更加复杂,需要开发者具备更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此外,GPU技术和生态的飞速发展,也要求从业者持续学习和更新知识体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诚然,深度学习平台的建设绝非一蹴而就,其中还有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但本书所呈现的技术积累和实践探索,无疑为后来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起点和参考。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吸收他们的经验教训,再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定能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回顾整个第二部分的内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作者对GPU集群关键技术的系统阐述和深入剖析。这些内容不仅面向算法工程师,也适合对GPU架构感兴趣的广大技术爱好者阅读。通过追根溯源,还原GPU集群诸多技术背后的设计思想和实现原理,本书让读者对GPU计算的全貌有了更加立体和深刻的认知。撰写本书的作者显然是GPU领域的资深“大佬”,在书中对技术的表述非常严谨细致,对问题的分析也颇具洞见。作为数据行业从业者,我也从作者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分享中获益良多。这些经验不仅仅局限于技术本身,还包括产品视角、工程方法论等诸多方面,让我对如何将GPU技术与机器学习落地有了新的思考。   阅读本书第5-8章的过程,是一次充满挑战却又收获颇丰的学习之旅。作为一名工程背景并不算扎实的读者,在探索GPU集群架构设计的过程中,我深感自己在操作系统、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网络等基础学科的知识有所欠缺。同时对人工智能、系统架构、规模化训练等前沿技术领域的理解也还有待加深。诸多晦涩的专业词汇和缩写,更是给阅读过程增添了不少障碍。书中出现了大量的专业术语和缩写,如RDMA、NVLink、NVSwitch、GPUDirect、DPDK、DPU、MPI、vGPU、SR-IOV等,我之前接触并不多,虽然某些词汇也在脑海里有模糊的印象,不过当真正深入去了解的时候,难免又感到陌生和困惑。为了突破这一障碍,我采取了STAR法则: (1)Situation(情景):面对缺乏相关背景知识,无法理解书中某些技术细节的问题。 (2)Target(目标):掌握这些关键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补足知识盲区。 (3)Action(行动):查阅相关技术文档、论文,观看在线技术分享视频,通过广泛涉猎这些领域的一手资料,逐步厘清技术来龙去脉。针对书中的案例,动手实践,加深理解。 (4) Result(结果):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实践,逐步构建起GPU集群技术的知识体系,对那些曾经陌生的概念有了清晰的认知。   回顾学习历程,我逐渐意识到,学习GPU集群技术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我们在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并行架构、系统优化等多个领域不断积累和沉淀,将书本知识与项目实践相结合,在工作中不断总结提炼,才能真正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将之内化为自身的技能。这注定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   作为一名数据行业工作者,我深知唯有保持谦逊和开放的心态,才能在技术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GPU集群技术的发展瞬息万变,唯有坚持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而阅读本书,正是我在这个方向上不断精进的开端。后续半个月,我将会进行本次阅读计划的第三部分,开启对本书第9-12章的探索之旅,进一步学习GPU集群的网络虚拟化设计与实现等内容。   再次感谢电子世界的活动主办方,给我这个机会阅读《大模型时代的基础架构:大模型算力中心建设指南》一书,祝福咱们的技术论坛越办越好! 2024年8月18日 深圳

  • 回复了主题帖: 共读入围名单:《大语言模型:原理与工程实践》

    个人信息无误,确认可以完成评测计划。

  • 2024-08-06
  • 回复了主题帖: 《大模型时代的基础架构:大模型算力中心建设指南》第1-4章读后感

    这本书真的是目前市面上第一本全面介绍探讨大模型基础设施架构方面的专业书籍,再次感谢主办方提供的宝贵机会,我会进一步加强学习。

  • 发表了主题帖: 《大模型时代的基础架构:大模型算力中心建设指南》第1-4章读后感

    尊敬的电子世界的活动主办方,您们好!感谢您们给我这个机会阅读《大模型时代的基础架构:大模型算力中心建设指南》,并在此分享我的读后感。作为一名数据挖掘和AI技术的爱好者,能有幸与业界前沿保持如此紧密的联系,我深感荣幸。2023年是AI大模型产品爆发的元年,各路大厂都在摸索自己的大模型应用落地道路。而我对大模型的发展前景一直充满期待。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也深感算力和基础设施的重要性。 带着满满的期待,我拜读了这本书的前4章。这四章可谓是整本书的灵魂和基石,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将读者引入了一个神奇的算力世界。 第1章开门见山,直击AI和大模型对算力的苛刻需求。机器学习的本质是通过数学模型来逼近事物,而海量的矩阵运算则是其中的关键。作者在这里提到了一个重要概念:线性幂函数。多个线性幂函数的叠加,可以用来逼近现实世界中的复杂模型。而GPU、TPU等硬件之所以能在机器学习中大显身手,正是因为它们在矩阵乘加运算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一见解让我豁然开朗,原来看似高深的机器学习,其底层竟然是如此"简单"的数学原理。 第2章进一步探讨了软件和硬件的完美融合。CUDA和TensorFlow作为业界翘楚,在其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通过作者的生动讲解,我深刻理解了TensorFlow计算图的工作原理。原来,那些抽象的算子和张量,最终都会转化为一个个CUDA核函数,在GPU上高效执行。这种软硬件的无缝衔接,是深度学习得以高效运行的关键所在。而分布式训练中的数据并行和模型并行,更是对算力提出了极高要求。作者在这里引入了一个有趣的比喻:软硬件协同优化,就像DNA的双螺旋结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一比喻让我恍然大悟,原来软硬件的结合如此奥妙,蕴含着生命的智慧。 第3、4章则将视角拉回到硬件设计的底层。作者以一个硬件工程师的视角,带领读者逐层探秘GPU芯片的精妙架构。从最基础的晶体管和逻辑门,到流处理器、张量核心等并行计算单元,每一个环节都关乎性能的提升。读到NvidiaH100、H800等芯片的设计细节,我才真正意识到,原来GPU的性能提升,背后是无数工程师的智慧结晶和不懈努力。而DGX系列服务器更是集大成者,它以NVLink、NVSwitch、RDMA等先进技术,将GPU的算力发挥到了极致。这些技术名词,曾经在我看来是如此高深难懂,但在作者的娓娓道来下,我竟也能够略知一二,实在是受益匪浅。 回望第1-4章,我不禁感慨,大模型基础架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算法、芯片、架构、互联等诸多领域。作者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和系统化的思维,将这些看似独立的领域巧妙地串联在一起,既有宏观的架构设计,又有微观的技术剖析,可谓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本书提供的丰富精美插图,也非常有助于帮我们理解各种技术细节,可能受限于本书的篇幅,对于某些知识点的阐释并不算非常详尽,我一时之间也不能立刻掌握吸收,不过学无止境,我会更进一步结合本书以外的知识拓展丰富自己的知识外延。作为一名AI初学者,我在阅读过程中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那就是要学会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又要善于抓住关键,深入本质。这种思维方式,对我今后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将受益无穷。 当然,读罢前4章,我也更加意识到,我深深感受自己在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工程化训练等细分领域知识储备方面的不足,书中的一些技术概念,我尚且无法做到尽数深刻理解,还需要结合其他参考学习资料进一步拓展研究,也需要和本行业技术从业人员积极沟通交流。我还会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并思考如何将这些技术基本功内化,潜移默化吸收,最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发挥实际作用。 此外,我也惊叹于作者的深入浅出的技术写作功力。此外,要真正建设一个大模型算力中心,还需要在分布式训练、高效通信、智能调度、灵活部署等诸多方面下足功夫。这不仅需要顶尖的算力硬件作为支撑,更需要精良的软件设计来赋予其灵魂。我更加迫不及待地想要继续探索下去,看看作者会如何带领我们攻克这些难关,构建一个完整高效的大模型算力中心。 在此,我要向本书的作者们表达由衷的敬意。正是你们的无私分享和精心编撰,让我们这些后来者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窥探这个领域的前沿动态。你们不仅传授了知识,更传递了一种探索的热情和创新的勇气。这本书必将成为我AI学习路上的指路明灯,激励我不断前行。 作为一名数据挖掘和AI技术的追梦人,我也为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我将在未来的日子里,坚持每15天完成一篇读书笔记,将书中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技能。我也期待着与社区的前辈们切磋交流,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共同进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让我们携手并肩,在大模型的浪潮中勇立潮头,用智慧和汗水谱写这个时代的华彩篇章! 2024年8月6日 于深圳  

  • 2024-07-22
  • 回复了主题帖: 读书活动入围名单:《大模型时代的基础架构:大模型算力中心建设指南》

    个人信息无误,确认可以完成阅读分享计划。

最近访客

< 1/1 >

统计信息

已有28人来访过

  • 芯积分:47
  • 好友:--
  • 主题:8
  • 回复:4

留言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现在还没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