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N的《电子设计技术》,2010 第11期,上午刚收到。封面上的关于STM32 F2系列
我还没有看到,估计是预告。
-
-
记一下。。顶个。。
-
我用的六位的液晶屏 型号:EDS826
-
因为STM32的主频一般都在几十MHZ甚至百MHZ,建议楼主PCB设计最好考虑下抗干扰,最小系统设计成四层板应该没有问题。现在所有的半导体厂商的测试部门都要做EMS,EMI测试,估计是你的电路设计跟手机频率巧合了,发生了“共振”。QQ:626309268.加我请声明公司名称;
-
学习下~~~
-
cpu太热了,跑不动了~
-
哈哈,我下载了两天没下载下来,似乎不支持断点续传?
-
一个定时器恐怕不行,但2个有可能实现。
-
随便说说 仅供参考
用过别的片子 DMA时数据总线会被占用的 程序假死中
对于STM32 没用过 不懂 请看数据手册
-
刚学,不知道啥时候能赶上...
-
vs2010已经集成了 wince的开发
-
很简单的问题,俺经常用
-
个人建议读研不如自己动手实践研究来的快
-
一般有三种方式
1.通过三元光栅操作,先做一个掩码位图,对应图片需要显示的部分填充为全0(颜色是几位就填几位),对应图片透明部分填充为全1,图片中需要透明的部位填充为全0,先用掩码图和目标表面AND,然后用图片和目标表面OR
2.通过透明色表面过滤,透明表面是个单一颜色的图片,你要显示的图片的透明部分颜色应该和透明表面相同,先将透明色表面和目标表面XOR,再将图片与目标XOR,图片中与透明色表面同色的部分将会透明
3.通过透明色判断,设置透明色,在用图片填充目标表面时,判断图片象素是否和透明值相同,如果相同就不填充
1方法需要额外的和图片一样大的存储空间来存储掩码,并且每幅图片都需要一个掩码图,但是图片不透明的部分可以使用任何颜色,老式显示设备常用(因为一般不支持硬件透明表面)
2方法需要的空间稍小,一个透明表面可以用于过滤所有使用相同透明色的图片,但限制就是你所有用该表面过滤的图片都要使用相同的透明色,而且图片显示区域内将不能使用透明色,但这个不是大问题。在有硬件加速的图形处理器中,这种方法常用,它们一般都有一个硬件的过滤表面(你只需要设置表面的颜色值)
前两种方法都需要在读取目标表面象素值上有速度优势,否则就是出力不讨好。
3方法需要空间最小,并且无需提取目标表面的值(判断图片象素是否为透明值时是不需要目标数据的),适合空间小并且读取目标表面不便的情况下(比如使用MCU控制通过端口操作显存的LCD),但速度最慢,而且图片的显示部分也不能用透明色。
这几种方法各有优势,看具体硬件情况选择。
当然还有其他方式,但无非就是光栅操作的顺序和模式不同。
但在MCU的应用中方法3无疑最有前途,因为速度要求不高,而且资源有限,我都是使用第3种方法的,1方法和2方法一般在高级的图形引擎中才使用。
-
打印串口信息,简单实用...
KITL本身就比较复杂...
-
void main ()
{
char ans[218]; // 应答串
/* open comport */
char buf[] = "AT+CMGS=?\r"; //测试手机是否支持相关AT指令
char atbuf[] = "ATE1\r"; //回显
char smscsq[] = "AT+CSQ\r";
char smstype[] = "AT+CMGF=0\r";
char smsend[] = "AT+CMGS=21\r"; //41,17
char pdu[] =
//"0891683110808805F011000D91685198367879F60008001A6B228FCE676552306B666C4951CC727975355B50516C53F8FF01\x01a";
"0891683110808805F011000D91685198367879F6000800044E2D\x01a"
//"0891683110808805F011000D91685198367879F6000800064F60597D0021\x01a"//发送“你好”
//"0891683110808805F011000D91685198367879F60000000BE8329BFD06DDDF723619\x01a"//发送“Hello world"
如上注释,已经可以发送Hello world,但是发送“你好”时编译都出错,程序其余部分相同,只是在pdu[]中设置发送字符或者中文不同。
主程序部分代码如上,
-
你可以用标准的看看慢不慢
list有好像有一个virtual data的方式,,你搜索下.
-
引用 3 楼 aaa_tnt 的回复:
LS给的很详细参考
这位大虾说的我不是太清楚呀,能不能给我个具体的网址让我参考一下呀,呵呵
-
引用 20 楼 guetcw 的回复:
一般是不了解器件的温度特性导致,不同材质的电容容量变化与温度的关系,漏电流的变化,寿命的变化。比如常用的陶瓷电容,如果你不了解材质像常用的Y5V材质,在高温的时候容量大大下降,甚至可以减小到80%,滤波效果肯定大打折扣,电源系统恶化造成系统不稳定。再如晶体管,与温度有关的参数很多,我们熟知的直流放大倍会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发射结电压会随温度降低而升高,ICBO,ICEO随温度上升而增大。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低温是由于放大倍数降低且BE结电压升高导致驱动电流不够,而在高温的时候ICBO,ICEO的增大导致静态工作点上移工作不稳定。系统不稳定。再如磁性材料的磁导率与温度的关系,温度变化引起电感值的变化,还有饱和电流下降,对电流来说是很致使的问题。如果不了解这些特性,在计算参数的时候没有考虑温度的变化,那高低温测试就出问题。
另外作为硬件工程师还必需有一手好的PCB layout能力,原理图到处都有,大家抄来抄去,同样一个图,不同的人lay出来的板性能完全不一样,同样的菜同样的配料,为什么不同的人炒出来的味道也不一样。做硬件久了最终体现能力差别的就是PCB layout的水平。
这位兄弟说得很有道理;不错!
但是最后一句“做硬件久了最终体现能力差别的就是PCB layout的水平。”,不太认同;
首先不可否认:PCB layout的水平最终还是体现在EMC、EMI以及信号完整性等核心因素上。具体表现在高速信号的走线、器件的布局、彼此的EMC与EMI,以及高速信号、差分信号的信号完整性(上升与下降时间以及飞跃时间、还有过冲、回沟、阻抗匹配、反射、振铃等等)。
这些所有的都是在考验硬件工程师在EMC、EMI以及信号完整性等核心问题上的水平。
另外:我不太同意guetcw兄的观点,这可能如个人毕业后所在环境与发展有关。
在中小公司,硬件工程师的PCB layout的水平的确是区别他是大拿 还是菜鸟的一大因素。
但是去过大公司的兄弟,一般都没有这个想法;
因为一般的中型以及大公司都有专门的EDA工程师(他们的工作就是在硬件工程师完成原理图设计与PCB布局的基础上,进行PCB布线。),所以在大公司,一般都不会让硬件工程师做PCB layout; 他们所要做的是出一份PCB设计要求给我们的EDA工程师。(而只要是关键器件,比如DCDC、ARM9、模块,基本都会有详细的PCB设计指南等文档)
所以guetcw兄的观点 的确很适合中小型公司,以及大部分研究所。
而在深圳,也有很多专门做PCB layout的公司,他们整天就是PCB layout。基本不要求懂很多硬件设计的知识即可做EDA工程师,但是他们经常进行EMC、EMI、信号完整性等知识的培训。
在此,我只是想借助我师傅的问题,请各位兄弟姐妹,好好思索下,从而能够好好规划下自己的职业发展。
我师傅的问题,还等待你的思索与答案! 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