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

    1. 汽车制动防抱死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介绍

      1. 车轮转速传感器 车轮转速传感器简称轮速传感器, 常用的车轮转速传感器有电磁感应式与霍尔式两大类。 (1)电磁感应式车轮转速传感器 电磁感应式车轮转速传感器是一种由磁通量变化而 产生感应电压的装置, 一般由磁感应头与齿圈组成, 如图1所示。 图1车轮转速传感器构造 a) 长方形 b) 圆柱形 磁感应头是一个静止部件, 通常由永久磁铁、 电磁线圈和磁极等构成, 传感器安装在每 个车轮的托架上。齿圈是一个运动部件, 一般安装在轮毂上或轮轴上与车轮一起旋转。齿圈上齿数的多少与车型、 ABS 电脑有关。磁感应头磁极与齿圈的端面有一空气隙, 一般在 1mm 左右, 通常可移动磁感应头的位置来调整间隙 (具体间隙的大小可查阅维修手册)

    2. 要买车还能再等等!2025年新能源车,这些关键技术将有重大升级

      在新能源车时代,汽车的进化速度可谓一日千里,新技术也是层出不穷。包括AI大模型、智能驾驶等技术都在快速上车,很多我们在几年前不可想象的新技术、新功能,现在都成了标配。 在能源核心技术领域,一方面动力系统创新升级,包括电机以及混动系统的效率不断提升,能耗在逐步降低;另一方面,智能驾驶技术在AI大模型的加持下,也在快速迭代。 在此背景下,各大汽车厂商都加大了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争取新技术可以被快速量产上车。可以肯定的是,在即将到来的2025年,还会有很多新技术会实现重大突破,或者目前仅在部分高端车型搭载的新技术应用规模显著提升。 在此,我们也总结了2025年汽车行业五大技术趋势。如果您近期有购车打算,又渴望体验最新技术,不

    3. 聊聊关于后视镜法规的最新动向CMS

      汽车的后视镜,就像赛(lao)车(si)手(ji)的另一双眼睛,时刻帮TA们留意着行程中每一份出其不意的“礼遇”。 后视镜里的世界,除了越来越远的道别,一直后退的街景,秋名山永远追不上来的GTR,还有 ECE R46 和 GB 15084 。 1 中国的CMS要来了 借着汽车向智能化、网联化飞速发展的东风,电子后视镜(CMS,camera-monitor system)闪亮登场。 CMS作为间接视野装置领域的颠覆产品,其利用摄像头(camera)采集传统后视镜视野内的路况,在车内监视器(monitor )上显示,不仅可以有效扩展司机视野,提升恶劣环境下的后视效果,规避视野盲区,还能降低车辆的空气阻力,增加整车造型设计的未

    4. 贵州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李睿调研走访贵州志喜钒液流电池

      11月4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睿深入红花岗区、新蒲新区调研走访民营企业。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 ...

    5. GD32对Timer定时器原理的详细讲解

      GD32 Timr定时器看起来比较复杂啊。一看GD32E10x 的SPEC:一个高级定时器,三个通用定时器,还有一个基本定时器。 项目上想用来做分时处理程序都不知道用哪个? 就用通用的定时器 timer1 一起看下时钟树,如下图所示: GD32时钟树部分硬件展示 TIMER1的时钟是CK_TIMER1,要提供CK_TIMER1需要TIMER1 enable并且需要提供具体的时钟 具体的时钟 if(APB1 prescale = 1 ) x 1 else x 2 我们的CK_SYS时钟(系统时钟)经过Prescaler之后最大频率是CK_AHB(120MHz) 然后经过预分频,APB1频率最大到60MHz,如果预分频系数是1的

    6. 智能底盘技术,为什么是智能化的新战场

      如果说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那如今智能化下半场,战火已经从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烧到了智能底盘上。很多人认为,智能底盘是通往自动驾驶的重要技术领域,也是中国汽车突破海外企业技术桎梏的重要技术壁垒。 前不久,2024中国智能底盘技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汽车评价研究院主办,蔚来汽车协办。 为什么是蔚来? 因为目前在底盘技术上,蔚来已经走在了整个汽车行业的第一梯队。 不到十年,蔚来智能底盘技术进行三代升级 从NT1.0到现在量产的NT2.0,以及在研的NT3.0,就是蔚来对智能底盘布局和思考的三个阶段。 NT1.0是从底盘性能和驾驶模式做了一些突破,这个阶段是从201

    7. 惠阳将设20亿科创母基金,精准发力液流电池等新型储能和“人工智能+机器人”

      区科促局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落实中央、省、市对招商引资工作的最新部署,在新形势下主动构建招商引资新抓手,瞄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近日,惠阳区科技和投资促进局(下称区科促局)局长刘昊在接受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采访时表示,重点在人工 ...

    8. STM32与SD卡通信各层分析

      最近做了一些STM32和SD卡通信的一些思考,一直以来SD的驱动和应用困扰了我很久,寒假的时候看到SD简化版物理层协议的时候就傻掉了,看到SD的驱动快3000行的代码也动摇了。这几天几种地看了一下SD卡的相关内容,总结了一些体会,感觉也没有那么恐怖了。我决定从分层上来讨论SD的驱动和应用,因为这样可以构建一个清晰的逻辑,且不知哪位计算机大师曾说过:一切计算机问题都可以用分层的方法来解决。 我自己把SD卡从驱动到应用共分为4层,从下至上依次为:驱动层、物理层、文件系统层、应用层。下面一一来介绍各层的一些重要的操作。 1)驱动层 驱动层,对应到ST的库,就是stm32f10x_sdio.c/.h这个两文件。其实使用任何一个ST

    9. 续航超1000公里:丰田固态电池计划获日本政府批准

      9月9日消息,丰田固态电池生产计划获得日本政府批准,并将于2026年开始正式生产,故丰田有望成为首批推出固态电池驱动乘用车的汽车制造商之一。 据悉,丰田固态电池初期产能将较为有限,预计到2027年或2028年产能将增加,2030年之后将开始大规模生产,并将实现9GWh的年生产目标。 去年10月份,丰田宣布与日本能源巨头出光兴产达成协议合作量产全固态电池,并打造供应链,据称,双方计划在2027-2028年实现下一代电池的商业化,然后实现全面量产。 示意图 不同于目前主流的液态锂电池,全固态电池的电解质是纯固态,能够有效地防止电池短路和漏液等问题,丰田称,旗下固态电池将拥有更快的充电速度,预计10分钟就可充满电,WL

    10. 增量型编码器与绝对值编码器

      增量型编码器与绝对值型编码器怎么选择?在进行编码器选择时,增量型编码器和绝对值型编码器是两种常见的选择。增量型编码器是一种基于脉冲计数的编码器,通常由光电编码器和霍尔编码器组成。这种编码器的主要优点是成本低,可靠性高,同时具有高分辨率。但是,由于无法确定位置,因此在重新启动时需要重新参考位置,这可能导致一些错误。 相反,绝对值型编码器是一种基于位置的编码器,可通过电子或光学技术实现。这种编码器可以提供精确的位置反馈,同时不需要重新参考位置。这使得它在需要执行准确位置控制的应用程序中非常有用。然而,这种编码器的成本比增量型编码器高得多。 因此,在选择编码器时,需要考虑应用的要求以及成本和可靠性之间的平衡。如果应用需要高精度的

    11. ARM裸机开发:I.MX6U官方SDK包使用

      一、硬件平台: 正点原子I.MX6U阿尔法开发板 二、SDK包简介 NXP 官方为 I.MX6ULL 编写了 SDK 包,在 SDK 包里面 NXP 已经编写好了寄存器定义文件, 所以我们可以直接移植 SDK 包里面的文件来用,SDK 在 NXP 官网下载 此处我们下载 Window 版本的,选择一处位置安装 三、SDK包移植 SDK 的移植我们只要关注其中的寄存器封装头文件就行,包含寄存器信息的文件位置如下: fsl_common.h:位置:sdk目录devicesMCIMX6Y2driversfsl_common.h fsl_iomuxc.h: 位置:sdk目录devicesMCIMX6Y2drivers

    12. 焦作市政府召开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谋划推进会

        8月12日下午,焦作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冰主持召开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谋划推进会,听取相关工作汇报,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立足焦作市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积极谋划实施新能源项目,加快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会议听取了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谋划推进情况汇报,与会部门就政策支持、项目类型、合作模式、试点申报等方面进行充分讨论,并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刘冰认真听、仔细记、详细问,与大家共同探讨项目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项目实施方法路径,助推焦作市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刘冰强调,谋划实施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

    13. stm32位带操作有什么用

      STM32位带操作是一种在ARM Cortex-M微控制器中使用的特殊技术,它允许同时处理多个位,并且可以提高代码效率和性能。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STM32位带操作的原理、用途以及如何使用它。 一、STM32位带操作的原理 位带别名区 在STM32微控制器中,每个外设寄存器都有32位,其中每个位都可以被独立访问。位带操作使用了ARM Cortex-M中的位带别名区(Bit Band Alias Region)技术,该区域位于内存映射地址空间的末尾部分,用于访问特定位的寄存器。位带别名区通过对特定位进行编址,使得每个位都拥有一个独立的内存地址。 位带操作的映射 位带操作利用了位带别名区的映射关系,将寄存器位的操作映射到了单

    14. 车身(区)域控研究:整车降本利器,硬件大集成+软件SOA化

      集成化是整车降本最重要的手段,车身域内功能集成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传统BCM、座椅、PEPS、 TPM S、配电盒、网关等功能将逐步实现集中控制。而区域化是跨域集成设计的必然结果,可以减少线束,助力整车降本增效,传统BCM(车身控制器)正在向BDC(车身域控制器)、ZCU(区域控制器)演进。 区域控制器ZCU是在车身域控制器BDC的基础上,按照物理区域就近接入全车的设备。目前主要集成了整车控制VCU、整车热管理TMS、车身控制BCM三大模块,实现区域内用电器的 电源 分配、 通信 网关及标准化I/O控制三大功能。区域架构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软 硬件 分离,打造高集成度的电子电气连接和标准化、服务化的接口,实现硬件平台复用以及更快

    15. 海柔荣获「2024年度卓越消费电子智慧仓储服务商」称号!

      7月23日,「WRE消费电子产业制造与全渠道峰会2024」在上海隆重举行。大会上,海柔创新凭借在智慧物流领域的极致产品创新力与优异项目交付能力,斩获「2024年度卓越消费电子智慧仓储服务商」荣誉称号! 本次大会以“新周期、新场景、新格局”为主题,邀约250+来自消费电子设备制造商、品牌商、上游零部件供应商、 数字化 服务商等行业的企业代表,以多样形式分享企业数字化升级的成功经验,为消费电子行业走向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作为企业数智化升级的关键,智慧物流的建设不仅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沟通成本,更是助力企业走向精益生产的关键!海柔创新的产仓一体化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化解存储、拣选、配送等多场景的难点! 点击视频查看海柔产

    16. 自动驾驶车辆数据的中央集中式处理

      科技进步推动产品创新,给各行各业的设计师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一点在汽车行业尤为明显。汽车厂商正努力将已实现 ADAS 功能的 L2 自动驾驶技术升级到 L3 和 L4,并最终能在自动驾驶领域,将基于 AI 的系统发展到 SAE 6 级水平。L3 级乘用车已在全球多个地区上路行驶,L4 级自动驾驶出租车目前也在旧金山等城市街道上进行广泛试验(在有些地区已投入商业使用)。但是,在这些车辆大规模投入市场之前,仍存在许多商业、物流和监管方面的挑战。 汽车厂商面临的挑战之一是要弥合两种情况之间的差距:一边是于少数技术实例的概念验证,另一边是将概念转化成为稳健、可重复和实用的大规模制造和部署。后者要求设计稳定、安全、可靠,并且定价合

    17. S3C2440启动程序运行过程

      s3c2440有两种启动方式,一种Nor flash 启动,一种Nand flash 启动。 由于NAND FLASH是接在NAND FLASH控制器上而不是系统总线上,所以没有在S3C2440A的8个BANK中分配地址空间。如果S3C2440被配置成从Nand Flash启动,在S3C2440上电后,Nand Flash控制器的会自动的把Nand Flash上的前4K数据搬移到内部SRAM中,也就是所谓的”Steppingstone”, 同时把这段片内SRAM映射到nGCS0片选的空间(即0x00000000)。系统会从这个内部SRAM中启动,程序员需要完成的工作,就是把最核心的启动程序放在Nand Flash的前4K中,也

    18. 苹果 Vision Pro 头显新专利探索“头控”方案:可调音量、亮度等

      根据美国商标和专利局最新公示的清单,苹果公司获得了一项关于 Vision Pro 头显的新专利,在手势、眼球追踪之外探索头部控制方案。 根据专利描述,Vision Pro 头显佩戴者可以通过倾斜或转动头部,来移动屏幕上的滑块,未来可能用于调整音量和亮度等等。 对于双手不便的 Vision Pro 头显用户来说,苹果的这项专利探索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佩戴者只需要移动头部和观察事物,就能控制苹果 Vision Pro 头显上的一切。IT之家附上相关图片如下: 这种“头部控制”方式必然会加剧佩戴者的晕动症,因此尚不清楚苹果未来是否会部署该专利方案,装备到 Vision Pro 后续产品中。

    19. 中国首创人脑驱动机器人

      7月5日消息,据天津大学官网,天津大学的科学家利用人类干细胞培育出类人大脑器官,并成功地将其与机器人通过片上脑-机接口技术相连。 片上脑技术,作为脑机接口领域的一颗璀璨新星,其核心在于将大脑的复杂电信号与强大的外部计算能力深度融合。 该技术由“片”(精密的电极芯片)与“脑”(体外精心培育的类脑组织)两大核心组件构成,通过干细胞培养技术,科学家们在实验室环境中构建了一个功能性的“类脑”生态系统,模拟了生物大脑的部分智能特性。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研究在两大关键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首先,细胞培养技术实现了从二维向三维的飞跃,为片上脑构建了一个更加立体、复杂的神经计算网络,极大地增强了其信息处理与决策能力。 其次,人工智能算法的

最近访客

现在还没有访客

< 1/0 >

统计信息

已有--人来访过

  • 芯积分:--
  • 好友:--
  • 主题:--
  • 回复:12

留言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现在还没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