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zc飘曳

  • 2025-01-14
  • 回复了主题帖: 新年新挑战,任务打卡赢好礼!

     

  • 加入了学习《GD32嵌入式开发入门》,观看 ARM发展历程

  • 加入了学习《GD32嵌入式开发入门》,观看 透彻理解嵌入式系统的概念

  • 回复了主题帖: 【泰坦触觉 TITAN Core开发套件】触觉马达小身材大能量:蓝牙播放,振出声音

    不同类型的触觉马达能联动吗?  

  • 回复了主题帖: 【STM32H7S78-DK测评】3.转轮动效菜单的实现

    这个生成后能看到才需要的资源是多少吗?  

  • 回复了主题帖: 【RainbowLink USB 协议转换器】第3棒:双路TTL测试

    秦天qintian0303 发表于 2025-1-9 22:26 可以安排个一天试一下    时间太长了    

  • 回复了主题帖: 【RainbowLink USB 协议转换器】第4棒:兼容性测试

    秦天qintian0303 发表于 2025-1-9 22:26 还能看到XP系统的电脑,现在不多见了   老电脑了,开机的好几分钟  

  • 2025-01-09
  • 发表了主题帖: 【RainbowLink USB 协议转换器】第5棒:电源输出能力测试及连接器测试

            电源的输出能力实际上也是带载能力,这里我们使用连接电子负载进行测试。由于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发现会有一场压降得到情况,这里我们使用万用表在电子负载前端检测一下电压情况,如果电压出现明显的下降实际上也就是说明其带载能力也就到这里了。         我们回顾一下有关输出能力的说明:RainbowLink能对外输出12V/800mA、5V/2A、3.3V/200mA三种电源。         在开始的分析时就说过,如果是都是按照最大输出单路输出,实际上12V/800mA、5V/2A这两个档位是不适合使用普通电脑的USBA口进行连接了,一般的USB口的输出保护是1A,所以要是需要达到最大功率要不使用电脑的Type-C口,要不就需要使用适配器进行供电,建议这样做比较安全,所以本次我们测试电源输出能力采用外部适配器进行供电。 1、3.3V输出能力测试 3.3V不带载:   3.3V 100mA:   3.3V 200mA:   3.3V 300mA:   3.3V 400mA:           3.3V输出测试,实际上具有一定的过载能力,400mA的时候实际上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压降情况,所以用的这款LDO还是挺不错的,不过过载不要时间太长,毕竟要合理使用。 2、5V输出能力测试 5V不带载: 5V 100mA: 5V 0.5A: 5V 1A: 5V 2A:         5V输出能力测试过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压降,毕竟电流比较大,这里我们就要考虑线材以及电路的损耗了,5V的供电应该是有输出引脚直接引入的,咱们在拆解中并没有发现明显的稳压器件,所以5V的输出实际上也是这次使用的设备器的输出,虽然随着电流的增大压降情况也扩大了,不过依然是可以使用的的。 3、12V输出能力测试 12V不带载: 12V 100mA: 12V 200mA: 12V 400mA: 12V 800mA: 12V 900mA: 12V 1A:         有上图可以看到带载达到1A的时候出现了输出异常情况的发生,这种情况还必须通过重新上电才能解决,估计是升压芯片进保护了,所以说这这款升压电路的输出基本和参数一直,不具有太高的过载能力。 总结:         通过本次电源输出能力测试,我们可以看到这三种电源的实际带载能力,可以说在性能参数范围内基本没问题,过载能力各有不同,多样的电源输出可以让你减少一些后顾之忧,直接连过来供电,非常方面。         这次也算是体验了一下这个快速接线端子,按压式快接还是挺方便的,相信寿命要比2000次要高不少,连接上的强度也是挺高的,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裸露的铜线端子有一定要求,太短了有可能会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这个是我这次剥线的长度:         实际使用时要比这个还要长一点,3mm的长度有时候会接触不良,估计是有外皮端压进去了。

  • 发表了主题帖: 【RainbowLink USB 协议转换器】第4棒:兼容性测试

            针对兼容性测试我们使用实际电脑搭载的系统,看看能不能认识咱们的产品,之前的串口测试实际上就是win10系统进行的,我们也连接了win11的系统电脑,插上后直接就可以识别这款产品所以这里也就不在过多的赘述了。         win10以前用的比较多的就是win7系统的,正好的我的第一个笔记本电脑就是搭载的win7 32位的系统,10年的老电脑了,我们直接连接上看一下:         可说是4个串口都没有识别,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安装驱动了,这里提供的是:         打开后是一个预安装程序:         一键安装很方便,接下来就可以在设备管理器中看到这款产品了:         那么再往前呢?我们找到了家里的一款老台式机,搭载的windows XP系统,插入设备后也是不识别:         出现这个就说明不认识,没有驱动,我们依然把上面那个驱动安装一下:         再次连接产品也是不能直接识别的,我们需要更新一下:         注意是每个串口都要更新,完成硬件想到:         这样在设备管理器里才能看到,要不就是小问号: 总结:         再往前找的系统就实在没有了,根据目前的测试结果win10及以上系统无须安装任何驱动,直接就可以识别;win7及以下系统需要安装特定的驱动程序,不过目前从win7和XP的安装过程来看,驱动程序是同一个,不过安装顺序略有不同,由于XP系统是安装驱动在前,更新硬件向导在后,有条件的可以尝试一下不使用驱动程序直接通过产品进行驱动复制的方法。

  • 发表了主题帖: 【RainbowLink USB 协议转换器】第3棒:双路TTL测试

            产品介绍中波特率支持2400-128000,并且各个通道式独立的,在这里我们使用两个TTL通道也就是普通的串口,采用自首自发的方式,同时进行同波特率首发测试,我们分别选取波特率2400/9600/115200/128000的数据进行测试,采用两个串口调试助手同步进行测试,每1ms发送一个的方式进行。         接下来看一下2400测试情况:         9600测试情况:         115200测试情况:         128000测试情况:         以上是产品介绍的参数范围的测试,通过两个串口同步进行自发自收(0x11)进行测试,连续发送接受不少于5000个,没有出现错误、丢码等情况,且两个串口是同步进行的,互相没有任何干扰情况的发生,也就是说各通道之间相对独立性能非常好。         以上只是产品介绍的波特率敢为内范围内的测试,我们追加几组芯片性能的极限:         600000测试情况(没问题):         2M测试情况(没有问题):         110测试情况(没有问题):         以上几乎是我使用的串口调试工具的极限了,常用波特率测试都有有问题,产品的介绍相对还是比较保守的,110-2M串口测试通过,独立性测试通过。

  • 2025-01-08
  • 回复了主题帖: 【RainbowLink USB 协议转换器】第2棒:拆解分析

    tagetage 发表于 2025-1-2 09:06 挺好的分析,等待楼主其他的测评。。 接下来就是进行接口测试了  

  • 回复了主题帖: 【RainbowLink USB 协议转换器】第2棒:拆解分析

    秦天qintian0303 发表于 2025-1-8 16:34 这不和我的那个用的一个芯片啊   一样的,不过这个做了接口芯片转接,多了几种样式

  • 回复了主题帖: 【RainbowLink USB 协议转换器】第1棒:开箱

    秦天qintian0303 发表于 2025-1-8 16:34 这种图样方式挺不错,用亚克力进行保护,放置刮花   不过亚克力也是被刮花的,整体质感不错  

  • 回复了主题帖: 【RainbowLink USB 协议转换器】第1棒:开箱

    Jacktang 发表于 2025-1-3 07:24 上盖采用的是透明亚克力材质,上层的保护膜还没有去除,看到的彩色图案实际上是背面的涂样,避空处是板子上 ... 就是要将所有接口便捷话   

  • 2025-01-02
  • 发表了主题帖: 【RainbowLink USB 协议转换器】第2棒:拆解分析

            本来想要最后进行拆解的分析的,还是没有抑制住这个念头,只能先拆一下了。         背面取下底板可以看到,背面没有任何器件:         前面板取下可以看到:         可以看到丝印和前面板的丝印是一致的,不安装使用美观性也没有太打折扣;         我们当然要分析一下这么一款优秀的辅助工具都有哪些芯片组成的。 1、主要芯片USB转串口CH344         CH344是一款USB 总线的转接芯片,实现USB转四个异步串口UART0/1/2/3功能,用于为计算机扩展异步串口,或者将普通的串口设备或者MCU 直接升级到USB 总线。         CH344支持3.3V 电源电压,电源引脚应该分别对地外接容量为0.1uF 左右的电源退耦电容。CH344芯片内置了电源上电复位电路,芯片正常工作时需要外部向XI引脚提供8MHz 时钟信号,时钟信号可通过CH344 内置的反相器通过晶体稳频振荡产生。外围电路需要在XI和XO引脚之间连接一个8MHz晶体,XI和XO引脚对地接22pF 左右的振荡电容。         对于CH344L 芯片,推荐使用外部晶体,如果芯片工作环境相对比较理想,可以不焊接外置晶体及振荡电容,芯片自动切换使用内置时钟。CH344芯片内置了USB 总线所需要的所有外围电路,包括内嵌USB控制器和USB-PHY、USB信号线的串联匹配电阻、Device设备所需的1.5K上拉电阻等。UD+和UD-引脚可以直接连接PC 或其它USB主机,如果为了芯片安全而串接保险电阻或者电感或者ESD保护器件,那么交直流等效串联电阻应该在5Ω之内。         CH344Q 芯片基于USB 高速480Mbps,UART0/1/2/3 的串行数据包括1 个低电平起始位、8 个数据位、1 个/2 个高电平停止位,支持无校验/奇校验/偶校验。支持常用通讯波特率:1200、1800、2400、3600、4800、9600、14400、19200、28800、33600、38400、56000、57600、76800、115200、128000、153600、230400、460800、921600、1M、1.5M、2M、3M、4M、5M、6M等。 2、485接口芯片TP75176E         3PEAK的TP75176E是一个±15kV HBM ESD保护、3V~5.5V供电的单收发器,满足RS-485和RS-422平衡通信标准。它还具有更大的输出电压和更高的数据速率-高达10Mbps-所需的高速PROFIBUS应用,并提供工业和扩展工业(-40°C至+125°C)的温度范围。         该收发器需要一个3V~5.5V的容限电源,并在5V电源条件下提供至少2.1V的差分输出电压。这意味着具有更好的抗噪性(数据完整性)、更长的覆盖范围,或者能够在“星形”或其他非标准总线拓扑中以优异的10Mbps数据速率驱动多达三个120Ω终端。         接收器(Rx)输入具有“完全故障安全”设计,如果Rx输入浮动、短路或端接但未驱动,可确保逻辑高Rx输出。Rx输出具有高驱动电平(通常>25mA@VOL=1V),以简化光学隔离接口的设计。 3、LDO AMS1117         这个就是咱们很常用的LDO了,不过这个款芯片的输出能力应该远高于200mA,所以参数上还是有所保留的。 4、12V升压芯片TPS61175PWPR         TPS61175 是一款具有集成式 3A、40V 电源开关的单片开关稳压器。此器件可配置成多种标准开关稳压器拓扑,包括升压、SEPIC 和反激式。该器件具有宽输入电压范围,可支持输入电压来自多节电池或者 5V、12V 稳压电源轨的应用。         TPS61175 使用电流模式脉宽调制 (PWM) 控制来调节输出电压。PWM 的开关频率由一个外部电阻器或一个外部时钟信号设定。用户可以在 200kHz 至 2.2MHz 之间对开关频率进行设定。         该器件 具有 可编程软启动功能,用于限制启动时的浪涌电流,并且还具有其他内置保护 特性,如逐脉冲过流限制和热关断。TPS61175 采用带 PowerPad 的 14 引脚 HTSSOP 封装。 5、232接口芯片TPT3232E         TPT3232E也是恩智浦的一颗采用IEC61000 ESD保护,3.0V至5.5V电源收发器,符合RS-232平衡沟通的标准。每个接收器将TIA/RS-232输入转换为TTL/CMOS电平。这些器件的典型阈值为1.25V,典型滞后为0.3V,可以接受±15V的输入。这个该设备以高达250 kbps的数据信令速率运行。         全部的主要的芯片的就是上面的这些了,除了主控采用的是沁恒的CH344.其他芯片全是国外知名品牌的,用料不可谓不扎实,整套方案也是一个无主控纯硬件解决方案,这么一套配置大家也可以自行设计,当时我看到这个CH344的时候就想到,我同事就用这个做了一个1转4串口的调试工具,大家如果有兴趣也可以根据CH344的数据手册进行自定义的不同接口的配置了,基本上232或者485需要接接口芯片,普通串口直连皆可以。

  • 发表了主题帖: 【RainbowLink USB 协议转换器】第1棒:开箱

            感谢论坛和DFRobot本次的提供的测试产品,RainbowLink USB 协议转换器属于工具类测评,初步看下去币我们常用的CH340系列的串口工具多了不少的通道,可以让我们的工具集中而不错乱。 第一部分:开箱         先看一下包装:         这次的RainbowLink USB 协议转换器属于DFRobot的正式产品,都是采用的磨砂包装盒进行包装,不过说实话这个盒子挺薄的;         打开后是密封包装的袋子:         也是标准配置,没有采用静电袋进行装置,DFRobot对其的定义应该都是电子产品;         接下来就是他的真容了:         是不是感觉有点诧异,我们还需要打磨处理一下:         这次才和活动展示的图片基本一样了,主要原因是上盖采用的是透明亚克力材质,上层的保护膜还没有去除,咱们看到的彩色图案实际上是背面的涂样,避空处是板子上LED展示的地方;         背面实际上也是亚克力材质,也保留着保护膜,取出后发现是黑色磨砂效果的亚克力板: 第二部分:产品介绍         本转换器主要的功能是将USB转换为独立的一路RS485、一路RS232、两路TTL。并且,能同时对外输出12V、5V、3.3V三种电源。能极大的方便你的测试工作。         RainbowLink具有4个通道:RS485×1、RS232×1、TTL×2。4个通道完全独立,一个抵4个。         RainbowLink能对外输出12V/800mA、5V/2A、3.3V/200mA三种电源,无需额外准备电源。         RainbowLink485接口和供电采用了杠杆式快速接线端子。接线和拆线都变得异常得轻松和简单:一插一按,轻松完成接线,手感非常好。并且,该杠杆式接线端子具有2000次以上的使用寿命。         TTL与RS232接口采用了排针和排母两种接口,无论你的连接线是排针和排母都能直接使用,避免了到处找连接线的麻烦。 规格参数:         USB接口:TYPE-C         输入电压:5V         波特率:2400-128000         TTL电平:3.3V         TTL通道:*2         RS485通道:*1         RS232通道:*1         接线端子适配导线:12AWG-22AWG         输出电压:3.3V/5V/12V         尺寸:长72mm 宽47mm 高23mm         根据以上的产品介绍,我们可以分析出一些信息,该款转换器是连接在电脑上进行接口调试的,支持相互独立的四个通道,分别是RS485×1、RS232×1、TTL×2,串口相对来说是我们比较常用的,这里对TTL设置了两个也是充分考虑了应用场景的;         供电部分输入电压是5V,最大支持5V/2A,也就是说后面的负载如果比较大,建议使用带有TYPE-C接口的电脑,因为一般我们USB-A口的输出基本上5V/1A顶天了,为了设备的安全在使用12V或者5V输出时需要考虑后面的负载情况,而3.3V/200mA的输出相对来说调试普通设备还是可以的,为什么输出能力差那么多?估计是LDO存在的影响;         485接口采用的是杠杆式快速接线端子,具有2000次以上的使用寿命,这种接线端子确实使用非常方便,不过这使用寿命个人感觉还是有点少的,如果这种端子支持插拔就好了,有损坏或者接触不良可以快速替换,就先现在的一些机械按键类似的安装方式;接线端子适配导线:12AWG-22AWG,可是很多的电子线是26awg,连接时要注意可靠连接;         纵观整个产品可以发现,整体设计上的小细节注意的非常好,可以说细节拉满也不为过,比如接口信息,内部的板子上和外部的盖板上都有指示,USB采用了TYPE-C,采用了杠杆式快速接线端子,建议在使用说明中对一些注意事项可以说的更详细一点,可以让使用者更加注意,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损坏情况。         这款产品初步了解是非常适合工程师们使用的,可以节省很多的调试工具,接下来我们就更进一步了解这款产品,最后咱们把它拆开,看看内部电路用料做工怎么样!!

  • 2024-12-24
  • 回复了主题帖: 【测评入围名单】RainbowLink USB 协议转换器(RS485 / RS232 / TTL)

    个人信息无误,确认可以完成测评分享计划

  • 2024-11-26
  • 回复了主题帖: 家电补贴大家享受没?

    不是同一时期的,这个没法比较  

  • 回复了主题帖: 给大家看看500多块钱的三合一的示波器表是啥东西·

    平时用着还可以,对于一些要求高的适用场景就差点意思了,有人说是大一点的好一点的玩具

  • 回复了主题帖: STM32 BOOT跳转到APP后初始化完后成死机 用了FREERTOS

    FREERTOS现在用的还是挺多的,不过MCU还是喜欢裸开发  

最近访客

< 1/3 >

统计信息

已有19人来访过

  • 芯积分:490
  • 好友:1
  • 主题:16
  • 回复:147

留言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现在还没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