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的,情人太多,和周立功**他差点忘记夫人等他吃饭~~~
-
原来楼主是卖家,还挺负责的卖家
-
上面有点差错:
-
TIM4_CNTR 是一个计数器。
TIM4_ARR 是一个自动装载寄存器。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设定时器向上计数。 当定时器打开会把TIM4_CNTR 清0, 然后TIM4_CNTR会按照设定好的时钟频率自动加1,当TIM4_CNTR等于TIM4_ARR时就会发生更新事件,同时TIM4_CNTR 清0.
-
谢谢各位.
从系统框图以及经验来看(AVR等有内部EEPROM的MCU都有说明,写内部EEPROM时CPU会暂停), 我从开始评估起就认同版主并不少两次问过ST的技术支持此话题.遗憾的是,ST的技术支持都说CPU不会暂停.
请问版主:如果CPU暂停的话,对于系统影响方面有什么好的见解或建议吗?
PS:"在SRAM里跑代码时,CPU不会暂停。" 一般情况下代码都不会在SRAM中运行,在SRAM中运行的唯一好处就是速度比FLASH更快(SRAM访问时间比FLASH少).
-
有谁能给一个详细的价位吗
-
没人理我??请推荐一两本吧。谢谢
-
真的嘞,搞的我很纳闷.这是你家ST的鬼闹的. 如图和程序,上电时候,明明程序中只允许了TC,RXNE中断,其它全部关闭,但是还是会进入中断(TXE不能直接清除,所以进入中断就必定进入TXE服务部分.) 如果不加程序中蓝色部分的延时,则会进入
if(USART_GetFlagStatus(USART1, USART_FLAG_RXNE) == SET)
{
USART1_RX_ISR();
}
这里面去,搞不懂呃.
如图,上电时候:
BOIE
USART1->CR2 = 0;
USART1->CR3 = 0;
USART1->CR3 |= (1<<7);//DMA enable transmitter
tmp = USART1->SR;
tmp = USART1->DR;
USART1->SR = 0;
USART1->CR1 |= ((1<<5)|(1<<13)); //RXNEIE,TCIE,UE
// USART1->SR &= ~(1<<5);
/* Enable USART */
USART_Cmd(COM_USART[COM], ENABLE);
//串口中断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 = USART1_IRQn;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PreemptionPriority = 2;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SubPriority = 0;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Cmd = ENABLE;
NVIC_Init(&NVIC_InitStructure);
}
-
晶振坏了 过来人了
-
先在控制面板里修复一下,不行再说
-
这个老早就PK过了。 STM8是 增强的51。 AVR是单指令周期的RISC,
而且寄存器更多! 寄存器多 对编译器来说是很有用的。
用STM8来与AVR比较。确实太抬举STM8了, 也太贬低AVR了!
STM8 核心 连 单周期的51核心都不如(说的是核心结构性能)。
但STM8凭 综合的性能:内部集成外设和新加的指令:例如除法?、乘法?等等
还有ST 良好的销售策略------价格低廉。
因此 说 STM8的性价比还是不错的。 但光论 核心的架构先进性。
这个核心已经是上两代的技术了。
好比 STM8是 J10第三代的战机 ,人家AVR如同是F-22的第5代战机了。
-
引用 10 楼 liyp254522896 的回复:
问题是解决了,不过我不懂原因。我就在中断初始化那里加了个读端口的函数,为什么就不会自动进入中断了呢?
应该是锁存吧。。。你没锁存IO初始状态就开中断了吧。。
这个还是属于初始化的问题。
-
1. 首先,请楼主画一条电压U对时间的曲线,这两曲线只有两种值:要么电压为Vcc(假设5v),要么电压为0.我们可以知道:Vcc那段区间越大,整条曲线的平均电压大,也即是说 电压U的大小与Vcc的宽度有一个类似正比的关系,这就是 脉宽调制原理,简称 PWM。
举个例子,Vcc=5v,我想得到一个平均电压为3v的电压,那么,我可以控制Vcc区间占总电压区间的 60%。
2. 当电机从0开始增速到最终稳定于指定速度f这段时间中,它的速度曲线其实是有很多种可能性的,有可能是类似正弦曲线,有可能是。。。。,这主要取决于于你给它提供的电压的曲线,而电压的曲线根据我们刚刚的PWM理论,又取决于5v所占宽度(即脉宽)的大小。
也就是说,速度的曲线决定于脉宽的曲线,PID算法就是研究一种控制脉宽的方法,使得速度能既快又稳地稳定在指定速度上。
整理下:在本例中
1. PWM 主要告诉你:速度能由电源的脉宽来决定;
2. PID算法告诉你:用怎么样的脉宽曲线才能最好地控制速度。
另外,PWM 和 PID都可以用在别的场合,我这边只是以本例来做说明。
-
外设太少了,又不是5V电平
-
我在MPC下的SPI驱动都是用GPIO模拟的,没用过SPI控制器,帮你顶
-
引用 71 楼 yhp1888 的回复:
本人第一条前半句完全不够条件,其它部分有余:
1、国内重点名牌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或以上学历,两年以上Windows程序开发经验工作经验。
? -- 本人某省重点,专科学历,非计算机专业;十年以上Windows程序开发经验工作经验
2、精通C/C++ C++/MFC/Win32 SDK 。
? -- 本人绝对符合,还是工业设备的经验(要求更严格)
3、有网络通讯开发经验、有Windows CE应用程序开发经验或有POS相关系统和银行业务开发经验者优先。
? -- 本人Windows CE两年实干经验,在机器人上应用;Symbian(NOKIA智能手机系统)一年;十年前做过POS,不懂银行业务
? -- 针对贵公司的产品,本人还做过GPS、工业图像,用过RFID。
4、有较强的阅读英文资料的能力。
? -- 不强,但本专业的E文没问题
5、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吃苦耐劳,能够承受大的工作压力。
? -- 没问题,本人单干过,也在大公司做过技术主管
本人重大的问题是:过了不惑之年(尽管贵公司没提到),同时本人现在已经是高薪,没有税后2W不考虑,且不主动投简历(先考察公司和老板再考虑简历),所以本人也不符合贵公司的条件,一年内也不考虑跳槽。
牛人啊!
-
引用 1 楼 yashi 的回复:
第一,你的说法就有问题,bootloader和oal里面做的那不是“显示驱动”,只是对屏做必要的初始化,然后显示一些简单的图片,这和驱动比要简单多了。
至于你说的问题,如果在bootloadr阶段初始化没问题,而且后面又没有对相关寄存器做修改的话,不应该出现你说的问题。而且,据你所说是“偶尔出现”,那你更要好好查查真实原因是什么了。
恩,是对显示做的必要的初始化,另外要说明一点的就是,如果在OAL层添加对显示的初始化后,就不会出现上面说的“偶尔现象”
-
刚又查了资料,用LCD输出,一般只有几个微安的电流;而用LED则会有几十毫安的电流
可能你的电路设计的有问题
不知我说的对不对
-
引用 2 楼 galle 的回复:
1302读出的数据是BCD码的,1302在第一次上电时必须要初始化秒寄存器来启动计时的。
另外你有没有转换成你显示所用的数据,比如40分,你读到的数据是0X40换算成10进制就是64了。
仿真的时候都没有问题,软件应该没有问题,好多出现过的说要加上拉电阻,但是我接了还是没有用。
-
引用 10 楼 veabol 的回复:
对文件解析是在blcommon.c里边的。
前些天我写了一个ADS的程序,解析eboot.bin然后烧录到FLASH里边,已经测试成功。
我没有慧根,能不能指出是哪一个,我看了,我找不到呢。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