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59年以来最大的雪让北京的交通陷入了混乱,中国的气象部门再次没有预测到这场雪的威力,即使他们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IT设备。其实,很多事情都是难以预料的,就像是这场席卷全球的这场经济危机。
不过,人们似乎觉得经济复苏的第一缕阳光已经照到身上,各大机构竞相发布着对2010年的乐观预测。具体到半导体行业,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认为2010年全球半导体业的销售额将增长10.2%。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WSTS)和美国高德纳公司对增长率的预测分别为12.2%和12.8%。
人们太期待这样一个时刻的到来了,毕竟在经历了2008和2009年的持续下滑后,极需要这样的消息来提振士气。但2009年的记忆是如此深刻,使得忘记变得那么困难。在经历了2008年底的恐慌之后,2009年没有任何意外地承受了危机、裁员、破产、下降……,这些字眼轮番轰炸着你的神经。若干年来不知经济危机为何物的中国人终于亲身体验了一回,原来世界真的是平的,原来教科书的那些都是真的
我对经济危机的感知是如此真切,记得2009年底再次听闻电子媒体圈圈里一位资深同行的离开,听到这个消息时正是北京入冬以来最冷的夜晚,大风刮得脸很痛。虽然从年初到年底,这样的消息已听到多次,但还是无法做到麻木。就在2009年,这个圈里最重量级的外资背景的媒体先后进行了裁员,而且不止一轮。
这一切都源于半导体产业的调整,Spansion进入破产保护,Infinion的未来已经提不起人们的兴趣,飞思卡尔、恩智浦也在被不断质疑。当半导体产业整体表现不佳时,依附其而生的媒体自然难逃。
但是,即使在最冷的时候也有火热的那一点,中国成为很多半导体厂商惟一能够完成任务的地方。汽车市场的增长再一次让专家的预测成空,中国已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汽车产销第一,各半导体厂商汽车电子部门员工体会到了火箭式的提升;3G的启动,也让凡是跟通讯产品相关的部门都成为重点照顾对象;而中国政府启动的一些大的项目,也让与“三表”相关的厂商闻风而动。必须说,2009年,是中国市场让半导体厂商略微宽了些心,而这些市场在2010年依然会保持强劲,就像人们对中国市场的期望一样。
这种市场的特性也传递到了媒体。EEWORLD作为中国本土的媒体之秀,逆行业之大势,在2009年实现了品牌影响力的快速上升,一方面是因为EEWORLD员工的勤勉和创新,另一方面则归因于半导体业界越来越注重在中国本土的沟通渠道,而EEWORLD扎根于中国本土工程师当中的优势就显现出来。
不久前,Intersil的CEO David Bell来到中国,宣布了在美国本土之外的第一起并购案,不过是一个30人团队的小公司,何以如此兴师动众。显然是因为中国市场的魅力难挡。但在那一刻,我心里萌生出一种悲哀:又一个中国本土的IC企业消失了,而且还是中国最难有所突破的模拟领域。当年“中国芯”的高歌猛进已显得那么遥远,那几面红旗飘扬得也不令人信服。但中国这样一个电子制造大国,又是消费大国,未来还会是一个设计大国,在这样的国度里,难道不该诞生几家在国际性的IC设计企业吗?我们不应只是跨国巨头的中国设计中心,中国IC界联想的诞生始终是我一个执着的梦。
2010年,我们会迎来什么?增长真的会来临吗?事实上,即使是形势按照那些研究机构所预测的数字发展,这样的增长也只不过让行业回复到2008年的水平而已。而且这些预测都是基于全球经济复苏的前提之下。另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整个半导体行业从2007年起,即金融危机爆发前,已开始陷入生产过剩导致价格战的恶性循环。如果不解决自身的问题,产业依然难有持续性的增长和起色。
年底前去深圳,原本那些已经没有生气的工厂又开始开动了,年轻、活跃、纯朴的乡村青年带着梦想又把镇上充满了。中国在12月时出口出现14个月以来首次增长,被视为全球经济复苏的新证据。
但是,房地产市场的病态与危险,国进民退所形成的一种体制上的倒退,房奴使得内需拉动堪忧,这些棘手的问题的切实存在着。而在另一个层面,人们忧虑的是中国有多少企业在做研发,有多少企业在创新,有多少企业管理者是真正的企业家?在中国人道德缺失的当下,能否建立起健康的市场秩序?如果中国在2010年出现问题,全球又会怎样。就在中国北方普降大雪的同时,欧美也陷入了罕见的大雪当中,全球已经同此凉热。
事实上,2009年发生了那么多,迈克尔·杰克逊的离去,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可笑收场,20国(G20)集团取代原来的八国集团(G8),但同时还有吉利收购沃尔沃,苏珊大妈的风靡全球,伍兹的桃色丑闻……,这些又是谁预料得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