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
我的大学之路
时光荏苒,回首三年,昨日的种种,依然清晰地浮现,它承载了多少快乐与辛酸,也许即将告别校园,重温学生时代!
如梦初醒
那是3年前的9月5号,我和我爸第一次坐上了火车,在车上由于都是家长送孩子上学,行李特别多,腿脚都伸不开。十几个小时的路程备显劳累,到了长沙,坐着大巴来到了学校,那是我第一次亲眼看到校园,虽然在网上几乎看遍了整个湘大,但是当双脚真正的踏在这片土地时,莫名地有些陌生和伤感。远远就看到了毛爹爹高大的铜像伫立在广场上,当走近这铜像的时候,我停了几秒,瞬间高中班主任的最后的话深深浮现在我的脑海:“考的这么差,你真让我丢脸!”。是啊,我高考成绩确实不理想。当望着同学们上了浙大,交大等等,而我默默地来到了湘潭大学。瞬间,思绪乱飞,有种莫名的冲动。那时我告诉自己我在大学一定要努力,我想追赶上我的同学,我也想有一天也能华丽地站在同学和班主任面前,不需过多的言语,只想证明自己。当我跨入湘大的三道拱门时,我选择了最中间的拱门,抬头看了看,没有顶,我那时还不懂这拱门原来还有这么多的故事与含义。记得那时陪父亲逛了逛校园,在一教前面的凳子上坐了下来,聊聊了这校园。由于晚上开班会,就没有怎么逛校园。父亲在家务农,也没出来过,想去韶山看看,可惜由于火车原因,遗憾没去。这也是我这大学四年的遗憾,如果再来一次,我一定好好陪父亲逛逛这校园,吃联建的小吃,看夜晚图书馆门前绚丽的喷池,去瞻仰一下毛主席。第二天,我送走了父亲,父亲没回头,我也没回,我知道从此一年只有回家2次了(到后来才知道,有时候一年只能回家一次)。对父母的遗憾现在也只能深深藏在心底。
岁月飞逝
在大一刚进来的时候,每个人都是那么地阳光与渴望。应该感谢大一的时光(特别是上学期),记得那是每天早上6点起床,晚上10-11点睡觉,生活作息非常规律。大一课程也相对较多,学习任务蛮重的,不过那时的我们都是准时去上课,好好听讲。课后作业也是自己及时独立完成。至少在学习上我们还保留了高中的状态。大一的时候学校和班级的活动也很多,我们总是会怀着那份激情去参加,怀着那份责任去做好。大一的时候还有很多部门,如学生会等等,确实在这些部门能够认识到很多朋友,学到很多东西。可惜我当年报了院学习部时,复试被刷了,想想还有点小伤心。现在我们院的各种奖助学金,不是学生会,跟老师没关系,那肯定是拿不到。(申请了4年的各类奖助学金,一次都没拿到,基本都被学生会霸占了)。大一不得不说的就是军训了,我们学校的教官都是学长学姐,人都比较和蔼。但是每天都这样重复着,也是比较辛苦的。教官也很严厉,齐步正步教的毫不含糊,多少次我们都想放弃,可多少次我们有坚持下来了。由于人数较多,教官也一般不会点到,所以到后面很多人就会坚持不下来。但是我每一天都准时站在了那片训练场上,没有放弃。不放弃,在这一刻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军训让我们成长,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让我们这群初出茅庐的学子更好的适应了学校。大一至少过的充实,感谢大一充实的岁月。
到了大二,课程相对较少,记得我们大二上学期只有物理和英语两门课,经过大一一年的“洗礼”,学会了翘课,学会了游戏,学会了。。。这是很多同学真实的写照。很多同学就常在网吧出没,甚至彻夜未归,到期末时,考试一片红。其实,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他们的大学白上了,或者是更退了一步。当这些已成为一个人的习惯时,我想这是可悲的,也希望他们早日清醒回归。太无聊了!”这些话你肯定不陌生,或许你就经常说。没错,进入大学后,我们最多的就是时间。每天就那几节课,上完以后就不知做什么了。自己好像找不到自己要的是什么,在茫然徘徊中寻找自己的大学之路。很快,大学的一半已经过尽。所以在大学要早日找到自己的大学之路,未来之路。至于我嘛,相对还好,至少我很掌握一个“度”,我大二地时候进入了学校的工科类514515物联网创新实验室,首先要感谢这个实验室,我在实验室与队友们一起完成了几个作品,也拿到一定的奖,虽然这些奖离自己的目标还有一些差距,至少使自己学到了一些东西,也让自己过的那么充实一点。再次,在实验室遇到了这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一起聊聊作品,一起聊聊人生,一起聊聊科技发展,这是一种莫名的快乐。我觉得我们工科类学生是应该多去实践,多练习。光是那学校的几个课程设计是完全不够的,加入实验室是个不错的选择,锻炼自己的能力,对以后还是挺有帮助的。
转眼大三了,在大三时,课程基本都是专业课。其实上课的人也就是那就是那些人,因为有一部分在大学的前面几年已经走错了方向了,这时地他们已经很难走出来了。面对太多的诱惑,他们总是选择了“是”。如果现在还没有走错路,那么恭喜自己,好好地大步向前。如果自己发现已经走错了路,那么请拿出足够的勇气和毅力来走出来。不过在大三的时候总是多了些迷茫,很多人在思考时要继续读研,还是去找工作。当然这各有利弊,我也就不做多的分析。至于我,我是选择了继续读研,成绩相对还可以吧,我就准备保研了。不过,大三也多了那么一份明确,一但我们决定了接下来的路,我们就可以不留余力地去为自己的这个目标而去努力。
在大学,相对班上的同学还是比较努力,其实细想,也就那样。现在回想刚进大学的梦想。如今我去了北邮,可是我的高中同学好多已经出国读书了。我在努力,他们也在努力。这个梦想还要继续,希望我能更努力吧!!!
保研之路
1:夏令营
由于前面几个学期成绩还相对不错,我对自己的学校保研名额倒也没有十分关心。记得,在4,5月份的时候是全国各大夏令营的报名时间。首先应该谢谢保研论坛这个平台,每天都会及时整理更新各院校夏令营的报名信息。由于自己是学习通信的,所以特别关注了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院校。今年可以说是保研政策改版之后的第一次夏令营,由于保研政策的改变,申请夏令营的人数激增。身边的朋友同学也都往往报了许多夏令营。我当时报了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3个夏令营。但是结局总是有那么一点点的伤心,我被这3个学校都拒绝。理由大概是湘大不是211的,但是最主要的是我自己不够优秀。但你面对地是全国这么多高校的优秀人才时,确实我们显得那么卑微了一点。朋友对我说你应该多报几个,采用海报战术。确实应该听听他们的建议。那时候已经打响了期末考试的战鼓了,加上我当时报夏令营的时间也已经比较晚,故当时我也是很无奈的放弃了夏令营。
我们学校还是有写同学参加了夏令营,有的学校比较好近,有些相对难一些,如果能够参加当然最好,万一没有,也不要气馁,9月份的才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2:暑假联系导师
考完期末考试,我就到处查看各个学校老师的信息,首先我看了各个学校的对比,以及自己喜欢的学校,我首先确定了北京邮电大学,我开始尝试着老师发邮件。老师的邮件地址和研究方向官网上都是有的。我当时是想搞物联网或网络这个方向的,我选择了几个老师发了邮件,可惜老师都没有回我邮件。老师没有回邮件是件非常正常的事,一则是老师放暑假,不看邮箱。二则是老师看了我的简历,看不上我。
我白天一般在一教复习专业课,晚上回去看老师信息,选择心仪的老师。我在北邮人论坛上看到了一些老师的招生信息。但是值得庆幸地是,北邮的一个院士导师组叫我去北京参加复试。那些天,我一直在一教复习,也没有继续看别的老师的信息。我满怀着期待去了北京,我提前问了招生老师知道是要笔试的,当我真正地看到试卷的一瞬间,我蒙了,我就会做计算机网络。一些网络编程,数据结构等等知识,由于我们学校是没有开设这些课程地,但是北邮是开设了相应的课程。所以看着别人答地健步如飞,而我那是满头惆怅。面试倒也还好,主要是问一下你的学校,项目以及大学生活等等。在等待时间,我与其他学校的同学聊天知道别人都是全国最有名的高校,看着他们的简历,我真心觉得他们好优秀所以你要和他们竞争,必须要准备地特别充分。很遗憾,40个人选几个人,我落选了。当我们选择外校时,一定要研究一下他们学校本专业的课程,每个学校的课程是不一样的。还有研究一下报的导师或导师组的研究方向,来确定主要问问题的方向。
我并没有马上回来,我在北邮和同学一起又主动找了几个老师面试,老师基本第一个问题就是湘大是211吗,我无奈的回答不是,然后老师就随便问几个很难的问题把你轰出去了。确实有些老师还是希望自己的学校是来自高校的,这无可厚非。但是要相信总有那么一些老师不怎么看学校,更多的是个人素养与能力。
后面又陆续联系了一些老师,有些老师回复名额已满,有些没有回复,有些老师说可以见面聊一下。我选择了一个自己相对比较喜欢的研究方向的老师,但是这次我并没有马上去北京详聊,我问了一下老师的电话号码,跟老师在电话里聊了还是相对比较好的,无非是聊一些项目,研究方向以及大学学习生活情况等等。但是老师还是让我过去一趟再聊一下,其实我已经知道老师对我的感觉还好。我去了北京,不过那天西电刚好来我们学校面试,相对还是比较水的,基本上人都发了拟录取接收函,上面我随便写了西电电院的焦院长,因为之前跟他发过邮件,但是他回了“招生政策现在还没有出!”。到了北京,那天北京突然降温了,我穿了件短袖,在人群中显得格外突出。到了北邮与老师聊到还好,这次主要还是聊了一下实验室的项目。老师问了我几个专业知识,基本上没答上来,我就转到别的话题了,不过老师最后还是给了我一个学硕的名额。经过自己1个多月的努力,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收获。
3:多个导师的选择
9月28号,推免系统开发,有3个平行志愿,为了保险,我填了北邮和西电的焦院长,哪知道几个小时后,焦院长就给我发了拟录取,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但是我很纠结,第一:我跟焦院长什么都没聊过,不太清楚老师的一些情况,就知道他的方向是人工智能。第二:拟录取一天之内有效,而北邮的话还要复试,我发邮件问了老师,老师说不淘汰人。第三:从学校的方面看:北邮比西电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就业等等要更好一点,但是去西电机会更多,老师学术水平也更优一点。 最后我还是选择了北邮,那天晚上,焦院长还亲自给我发了一个短信问我原因。这在,还是要对焦院长说一声抱歉。我还难过了好久,我是一个不太会拒绝别人的人。但是听了同学的安慰,这本来就是如此,老师选择学生,学生选择老师,相互选择的结果罢了。
假如大学可以重来
多么希望重新来过,但是不可能了,过去就过去了,这是个假命题。从现在开始也做未完成的梦想,也是想的及。从现在开始,从这里开始,继续着新的路。
最后,还是要感谢一下湘大的,湘大也许是命运让我来到了这里,也让我在大学中收货了很多。这里是我们的起点,几年之后,我们肯定会怀念湘大,感恩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