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EEWorld的论坛上湖广掠影地走了走,总的感觉新一代人很有思想,比我们这代人强,而且体现出一代更比一代强的趋势,这也反映出社会的进步。回想本人当年以“知识青年”的身份在农村接受农民的再教育的漫长岁月,当年的远大理想无非是回城去工厂做个工人。
上次谈了一下洗牌的时刻,有些人问我,是否看到洗牌的时刻了,机会在哪里。现在本人想把这个从雾中看花得到的一点看法抛给大家,暂且称为洗牌计划,通过这篇博客给大家做一个挑战,看看这个论坛中是否能够滋生出一些意义深远而且切实可行的商机。
上次曾经提到的 “最后的一英里”是信息到达终端客户的最终瓶颈。当初没有互联网的时候电话费是那样的昂贵。我们会问,电话费定价高的原因是因为通信电缆成本太高?显然不是,以美国为例,美国AT&T和贝尔子公司们铺设的电缆许多年以前前就已收回成本,这就是垄断的力量,他们掌握着绝对的定价权。还有当时通信采用PSTN,虽然PSNT效率比较低,但不允许竞争才是高价位的根源。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垄断,通过新的传输技术使得通信方式多样化,这显然是一次成功的洗牌过程,或许还有些人记得MCI-WorldCom是怎么样垮台的吧。历史的经验表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的,与此同理,哪里的利益最大,哪里就越有洗牌的可能,矛盾的道理完全适合商业社会,世界上的事总是这样,物极必反就说的这个道理。不信就看看埃及吧。
对比历史,那么如今的情形又是如何呢?观察一下我们的日常生活,物流、人流、和信息流是现代生活的标志,现代人必须必须依赖它们生存,尤其是信息流,如上网、电话、和手机已经成了日常必须,在很多方面取代了人流和物流。可惜当今这些服务的定价权都在几家垄断公司的掌握之中,拿发短信为例,在中国,发一个短信要0.1元(在美国不包月每条0.05美元,收发双向收费),如果发中文短信,每个短信至多能有40个字,如果按中间值20个字计算,每个字4个BYTE花费五厘人民币!记得文革期间电报每个字3分钱,那可绝对是低销量产品啊,看来薄利多销的原则已经不适合于当今的通信运营商了,他们没必要遵循薄利多销的原则。设想如今全国人民每天发收短信的数量,再加上每分钟通话的费用。漫游,本地收费,月费,各种套餐,名目繁多,人们的创造性在这些繁多的计划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通过获取暴利并将暴利中的一小部分挤出作为一线销售的成本是垄断的最大特征,如果你正好在这个一线上挣扎就会深有体会。从中国移动暴利连年增长的报道中不难看出这种状况,他们是这种现行体制的最大赢家,能不这样吗?这就是他们一手建造的系统,他们在享受着垄断网络的同时,还在不遗余力地,想方设法地封杀VOIP技术,不让这种技术进入中国,这是一个争夺价格权的较量,虽然逆反历史的潮流,但一定期间内也可以得逞。
纵观历史和当今,我们发现软件市场在向免费为终端用户服务的方向转化,而硬件市场则以定价销售商业模式为主。免费为终端用户提供服务商业模式的成功典范当今比比皆是,从Hotmail给人们送Email地址开始,Yahoo免费为网民搜集网址,Google免费搜索,到当今FaceBook和 Twitter的空前成功,都体现了对终端用户免费的商业模式的极大优势。从本质上来讲,现代电子商务传输的是信息的内容,而不是信息的形式,能够有效地沟通供需双方就是现代电子商务在市场上的价值所在。
商业生态链的上家通常以掌握定价权的方式来获取暴利,如果走到极端,就是洗牌时机即将到来的前兆。这种状况看似稳定,但实质上是一种非稳定平衡。这与燃烧过程很相似,一块木头在常温下保持其原态,需要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它的燃点会造成连锁反应,即使温度降低燃烧也会持续。洗牌就是要找出能够引起这种聚变的条件和催化剂。网络商业活动的聚变应该通过有组织的底层活动来实现,从而打破定价权掌握在少数实体手中的状况,使得商业活动向着分散多元的方向发展,完成洗牌过程。美国IBM公司的创始人、总裁托马斯-华生在1947年曾经说过:“我看全球可能只有五台计算机的市场”,虽然历史的发展与他的预言背道而驰,但这正反映了垄断巨头的愿望。如果只有五台计算机,谁来造呢?谁能控制他们的使用权呢?谁来制定使用这五台计算机的价格呢?答案不言自明。因此可以说,洗牌必须是商业活动向分散和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过程,它总是与商业巨头的愿望相反的。
再设想一下当今的社会的通信状况。智能手机空前普及,语音,上网,音乐,甚至视频都能通过手机来实现。现实问题是,这些信息如何流动,如果传输语言,收费是按分钟的,发短信,则按条数算,跟语音相比,发短信的信息量和其价格完全不成比例。如果上网,则按照流量收费。笔者认为以流量计费是通信运营商所不想走,但迫于发展的趋势必须走的方向,因为短信和语言的定价与这种按照流量收费的思路相悖,更能最大化地获得利益。虽然无法阻止,他们会不自觉地延缓手机上网网络的发展。在这里我想问大家,常说的4G是什么?WiMax由谁来掌握?就目前的状况看,即使普及了手机Internet网络,处于垄断地位的通信巨头仍然可以不假思索地,以最大地限度通过他们控制和掌握的最后的一英里来谋取暴利。因此,任何能够替代这最后一英里的解决方案都会引发一次全面的洗牌。
纵观GSM,CDMA, 以及GPRS,到3G和 4G,等技术的升级过程,可以看出手机运营商在小心地,有序地发展他们的网络,无线通信从最早的革命性的起步开始,逐渐向垄断的方向发展。一直到今天他们都做的相当成功,这个体系是他们从上轮洗牌之后整理出来的,他们是现有体系的最大赢家,通信运营商绝对不希望见到现有体系的崩溃。为了保持这种赢家的地位,他们需要在适当地时候让利,按流量收费应该说是这种让利的一种体现,通过通过价格来调整资源的分配,毕竟有限的资源不能让每个人都敞开使用。
电信营销商利用自己的网络系统,通过传递信息来盈利无可非议,但与免费服务相矛盾的高收费不符合历史潮流,是一种留下买路钱的模式。如果不想交买路钱,就得找到另外一条路,本人认为这另一条路,也就是将信息传递到用户手中的洗牌机会就在眼前。与此同时,目前正在享受暴利的无线通信商的日子将会越来越难过。虽然这是历史必然。鹿死谁手还有待回答。不过肯定的一点是,这不会出现在目前获得既得利益的通信运营商的手中。当谷歌推出Nexus手机的时候,本人还着实感叹了一番,感觉他们将改变目前的通信现状,可实际情况看来并不乐观,似乎他们对洗牌不感兴趣,他们也是现有体制的既得利益者啊。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