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前, ARM 和 XILINX 终于宣布牵手,意义之重大就不多说了。
坊间的评论,看过之后,感觉讲的最透彻的是向农这一篇:
再次携手ARM、MIPS,FPGA进入新时代?
https://www.eeworld.com.cn/exclusives/2009/1022/article_178.html ,
看来向农的北大文学硕士不是白念的,比苏公雨的清华电子工程硕士强多了。
王莹的博客提供了与目标设计平台关联的视角,也不错:
向农的评论中写道: "不过,中国人做事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同样的一件事在不同的时期做,不同的环境,结果也许会完全不同。"
这点出了问题的关键,本博客将对这个观点进一步引申,海阔天空地说一说从1997年一直到现在的一些历史掌故,供大家消遣.
故事开始了........时针先指到2004年, 先看照片,
看仔细了,中间的是一个华人的面孔, 叫杨士玉, 英文名字Stanley Yang, 14岁从台湾到美国,扫地洗盘子什么都干,UC Berkeley毕业后,加入XILINX, 一直是XILINX公司的创始人之一Bernie的得力助手,1997年离开XILINX自立门户成立了Triscend公司. 而投资Triscend公司的, 正是 Bernie, 也就是左边那个.
说来有趣, 就象当初Bernie在ZILOG公司做高管时鼓动当时供职于ZILOG公司的FPGA的发明人Ross Freeman离职创立XILINX公司一样, Triscend公司的成立似乎也出自于Bernie的策划, 联想到Fabless的商业模式也出自Bernie的策划, 你会发现美国创业文化的精髓: 技术+商业 的双重创新.
Triscend公司后来发展到几十号人,其中一个重要人物,也是一个呈上启下的关键人物,就是右边那个长得很卡通哥们, 叫Larry. 你看他的表情, 一脸的愤青样,似乎还在为2004年的那场收购生气.
Larry早年也在Xilinx工作,后来追随Stanley Yang去了新公司, 在2000年前后,频繁出没于中国和美国之间, 销售Triscend公司唯一产品, 被称为cSoC的东东, 也就是Triscend公司从1997年创办以来的梦想: 包含ARM+FPGA的可配置SOC平台. cSOC的框图是这样滴:
Larry在Xilinx的坐位一度在我们大学计划旁边, 每次我去找Patrick的时候, 都经过他的位置, 顺便看看他那张愤青脸. 他不是把我们 XUP念成X ~ U ~ P, 而是含混不清地连起来念,听起来就像shut-up, 搞得Patrick老大地不高兴,纠正他几回,他依然故我.
任何人如果停下来和Larry闲聊两句, 就会被Larry拖进他的坐位, 然后参观他高高挂着的一张IC的版图, 熟悉版图的人一眼就会发现, 这张版图在一堆FPGA整齐的逻辑中间, 赫然放着一个ARM的硬核. 这时, Larry, 就会像祥林嫂那样,念叨着:
This is my baby, ARM+FPGA, killed by Xilinx,
2004年3月8日, XILINX抢在ARM之前一天,用更高的出价,提前收购了Triscend, ARM的失望和愤怒现在还能从当时发布的声明中看出:javascript:; Bernie个人投资的公司,在成功地让ARM吊足胃口后,转投XILINX公司,卖足了身价. Larry等40多个XILINX的叛逆,重新回到XILINX的怀抱. 而他们积累的经验和技术,被XILINX雪藏, 一藏就是5年多.
FPGA本质上采用的是存储器的工艺,如果要在中间嵌入CPU, 这种异构的结构, 在2000年前后,技术上是非常大的挑战. 另一方面的挑战, 来自于摩尔定律. XILINX的 FPGA是一直严格追随摩尔定律发展的器件, 如果在里面嵌入硬核CPU, 就必须要求该CPU也必须能够追随摩尔定律. 也就是说,提供CPU的公司不仅要提供以RTL代码形式存在的软核或者以网表形式存在的固核,还要提供以半导体代工的工艺文件下存在的硬核,而这个工艺,必须是最先进的。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回想一下ARM的历史, 1997年时, ARM才刚刚7岁, 而Xilinx也刚刚13岁. 一个是IP交易模式的先行者,一个是Fabless模式的发明者, 两个人都没有厚实的IC工厂家底, 因此,能否持续跟随摩尔定律的发展是一个大问题。 这两个年轻人谈婚论嫁, 能保证两人都能经得起摩尔定律的考验吗? 因此, 那个时候, 13岁的Xilinx选择IBM这样的老男人, 是最安全的选择. 事实上证明, XILINX和IBM的合作, 双方受益良多, IBM在IC领域的超强实力,使得XILINX在艰难的嵌入硬核的高性能FPGA的前进中,树立了自己超强的技术能力, 在硬核与FPGA结合的技术实力上,将对手远远抛在后面. 事实证明,当初草率和ARM联姻的Xilinx的主要竞争对手,在硬核这个问题上,摔得很惨。
当年,俺在交大时指导的学生张晖,试图做一个ARM+DSP的双核SOC,验证平台用了Altera的Excalibur,用来提供ARM核,但是,Altera上面的FPGA实在太小,而且2004年已经停产,市场上几乎无法买到,因此,为了解决无法进行自行设计的DSP的CPU的验证问题,因此,又加了几块XILINX的FPGA在旁边才搞定。框图如下:
这个超级混合结构混搭了XILINX,ALTERA,ARM,DSP等技术,可谓被逼无奈下的选择。文章发在电子技术应用杂志2007年第33卷上,名称为“一种ARM+DSP协作架构的FPGA验证实现”,链接在这里:javascript:;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
当时间指向2009年时,与2000相比, 整个IC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手机这种与人口基数成比例的电子设备,使ARM 做为一个19岁的姑娘,已走出青涩, 而25岁的XILINX通过和无数老男人,老女人的交往,更加成熟,驾驭摩尔定律的能力为业界翘楚,因此,与ARM的恩怨了结,喜结良缘. 而这时的Larry, 带着他在Triscend的经验,幸福地穿梭于XILINX和ARM之间,繁忙地签着各种协议, 脸上也终于露出了很卡通的笑容。而Triscend的创始人,Stanley Yang也早在2005年又开了一家更Fancy的公司,该公司的产品,叫Mindset, 据说,能测量你的脑电波,这样带上它,就可以看出你的注意力以及脑部的思维分布等等。名校UC Berkley出来的学生果然够crazy。而Bernie, 在发明了Fabless模式,将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分开20年后,2004年6月,见证了Triscend被收购,欣赏了他生命中最后一个创新的奇迹后,悄然辞世.
Mindset据说是长成就酱紫滴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在XILINX与ARM的联姻过程中,中国因素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除去当年Triscend在2000-2004年在中国的耕耘之外, 2004后XILINX在中国的团队在XILINX总部的游说,也为这个进程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很多当时参与这个进程的人,已经离开了XILINX,在另一个领域开始了新的征程, 而XILINX即将推出的芯片,也会有一个很中国化的名字,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该芯片的logo也应该出自XILINX上海office的一位年轻员工之手, 在这里, 谨以此文, 纪念他们的功绩, 由衷地向他们祝福.
同时,由中国主导的开放源码硬件运动,经过3年多的OpenHW, http://www.openhw.org 的酝酿期和运营, 配合XILINX的目标设计平台,携强大而丰富的ARM开放源码软件之威,加上方兴未艾的开放源码硬件平台,新的一轮源头创新号角隐然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