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当下针对运营商而言,2G已经成为了负担,除了老人机和功能手机、智能手表以外,2G的物联网是用的相对较多的领域。
5G已经向我们挥手,那2G的周期还有多远。
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覆盖了各个领域,就汽车来说,跳过3G的尴尬地位,直接奔4,变成下一代车载技术的主流。车内4G+WIFI我们可以想到一种可能,让用户提意见,在每个环节都理解用户,不是QQ群、微信群里面的模糊画像,而是活生生的人。
4G的流量套餐资费越来越便宜的时候,车内wifi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境地?
网约车神州租车每一台车都有一个OBD设备带WIFI热点,每次乘车我都会询问司机,问他WIFI是否可以用,他都会说可以连的,也和手机一样,网络好的时候就好,网络不好的时候也不好,你用就是了。
深圳车载4G的智能后视镜的朋友,他们说一个月大约是用掉200M流量,都是在智能后视镜上做在线导航、在线音乐、在线FM等等。手机有网络,相对来说会比镜子好一点,也不用担心流量不足的情况,因为都是开的套餐,出行也是一个人居多。
WiFi的网络安全,今年的3.15晚会就提到了Wi-Fi网络的安全问题,而不少免费公共Wi-Fi热点则成了众矢之的,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有关局域网闭环的安全问题警醒了以蹭网为目的的用户,个人隐私保护已刻不容缓,大家都小心谨慎,除非是网络不好才开口询问,才车内其实和手机的效果是一样的,点烟器转USB能给手机供电更为实在。
4G的成本,如果是一台手机,2000-8000元都很正常,车内环境有特殊性。2015年我们在厦门,在宝马528LI内部实测温度为75℃,此刻使用手机会重启或者黑屏,如果车是在光照充足地区,估计还会抬升,北方城市冬天车内温度达到-25℃,也就以意味着民用级的温宽,根本无法满足车内实际环境,必须选择一款温宽大的4G通讯模组,未来车载TBOX方能稳定。
互联网制约传统行业的手段就是让信息流和商品流分离,信息高速先行,产生信息爆炸,商品再跟进。大家都在这两条赛道上跑的时候,就发现了差别,信息通过代码提升了速度,产品出来差不多等同于造一台发动机,正因如此,对于产品来说,在优化产业链、摊薄运营成本,达到价值流动增速才是目的。车载互联网内,采用4G已经有很多,但是用的并不多,这个是个重模式的行业,其本质是供应链、仓储、物流、配送、系统、金融等等这些都会产生大量的成本。
这4G里面的wifi就越写越尴尬了!我想听听各位行业大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