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ux学习日记第一天
一:Linux发展史介绍
由于刚接触Linux,对Linux的了解不够深入,原来是想在电脑上装个双系统,可是后来觉得还是在虚拟机上运行一段时间再说吧,等对Linux了解更深入的时候再真正的装个Linux。
学一门新知识,了解一下它的发展过程还是很有必要的。Linux的前身是Unix,早年之前的大型计算机最多只能容许30个用户同时在线,而在当时计算机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只能使30人同时在线明显不能够满足实际需求。1965年麻省理工决定开发分时操作系统,可供300人同时在线。当时通用电子公司和bell实验室也加入了这个MULTICS计划当中。1969年,经过4年的努力还是没有达到设计理想,这个计划以失败告终。
不过其中参与这个计划的Ken Thompson和Dennis Ritchie在这个计划中得到了有用的资料和经验。经过他们的努力,一个新的操作系统Unix诞生了,经过几年的改进,Unix被许多公司看中并且各自公司研发了他们自己的Unix,其中有Sun,IBM,HP等,但是当时的Unix是不可移植,只能在各自公司的对应的计算机使用而不能在别的公司计算机上移植。突然,在这商业化的竞争中,1984年,Unix被版权化,并且代码不再公开。在Linux和Unix中还有Minix过度。
1991年,芬兰的Linus Torvalds的大学生为自己开始写作一个类似Minix,可运行在386上的操作系统寻找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他决定在个人机上开发一套操作系统可以在个人机上随意移植。这个想法得到了网络上很多人的响应,于是再经过3年的开发,Linux1.0发布,后来不同公司对Linux进行开发推出了自己的操作系统,比如Red Hat ,红旗等。Linux有几大优点:第一:开源性,开源性可以让大家一起研究代码,改进代码的不足,所以说Linux比windows更加安全。第二:多任务、多用户,Linux主机是允许同时多人在线,比windows的单人,假多任务要稳定点多了。第三:用户与组的规划,在Linux文件中分为可读,可写,可执行,这样更有良好的保密性。好吧,大概了解一下就好了。
二:Linux入门知识
1:文件系统、分区和挂载
Windows文件系统是以驱动器盘符为基础,每一个目录与相应的分区相对应。而Linux文件系统是一个文件树,所有文件和外部设备都是以文件形式挂结在这树上。Windows目录结构属于分区,Linux分区挂载在目录下。
2: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
主分区:系统启动所必须的文件和数据的分区。(1-3个)
扩展分区:除主分区外的分区(0-1个)。但是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再分成若干个逻辑分区才可使用。
3:文件类型
(1):普通文件 (2):目录文件 (3):链接文件 (4):设备文件
4:文件属性
-rwxr-xr-x
第一个字符:“-”普通文件,“d”目录文件,“l”链接文件
“c”字符设备, “b”块文件
第2-4字符:文件拥有者属性。第5-7字符:文件所有组属性。第8-10字符:其他用户属性。
5:Linux安装
安装Linux,由于我是准备在虚拟机上运行Linux,所以我下载了VM虚拟机,这个软件还是不错的,安装也很简单,具体怎么安装,问一下度娘。不过Linux有好多版本,不过最终我还是下载了rhel5(红帽企业版5),这个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是挺不错的。虽然说这个已经是比较老的版本了,不过对于刚上手的我们来说已经完全足够了。至于怎么安装虚拟机和rhel5,我就不说了,嘻嘻,网上百度就好了,写的很详细的。
三:Linux基础命令
1:用户系统相关命令
(1) 用户切换(su)
su [选项] [使用者]
(2) 用户管理(useradd和passwd)
useradd:添加用户
useradd [选项] 用户名
选项{-g:指定用户所属群组。
-m:自动建立用户的登入目录
-n:取消建立以用户名为名的群组}
缺省时,在“/home”目录下建立对应账号的一个名为同名的主目录,并为用户建立同名的组。
passwd:更改对应账号密码
passwd [选项] [用户名]
(3) 系统管理命令(ps 和 kill)
ps:显示当前系统中由该用户运行的进程列表。
ps [选项] 选项{-ef:查看所有进程及进程号,系统时间等
-aux:除-ef内容外,还显示cpu及内存占用率
-w:显示带宽}
kill:输出特定信号给特定的PID进程,根据该信号完成指定的行为。
Kill [选项] PID 选项{-s:根据指定信号发送给进程
-p:打印PID
-l:列出所有可用的信号名称}
(4) 磁盘相关命令
Free:内存 df:磁盘空间占用情况
du:统计文件所占磁盘大小 fdisk:分区情况(root权限)
(5) 磁盘挂载命令(mount,umount)
Mount [选项] [类型] 设备文件名 挂载点目录
2文件目录相关命令
(1) Cd:改变工作目录 cd [路径] “./”:当前目录 “../”:上级目录
(2) Ls:列出目录的内容 ls [选项] [文件]
选项{-l:一行输出一个文件
-a:列出所有的文件
-d:将目录名与文件一样列出
-l:增加显示文件类型,权限,大小等}
(3) Mkdir:创建一个目录 mkdir [选项] 路径
选项{-m:对新建目录设置权限
-p:设置路径}
(4) Cat:连接显示一个或多个文件的有关信息 cat [选项] 文件1 文件2
选项{-n:由第一行开始对所有输出行数进行编号
-b:和-n一样,不对空白行编号}
(5) Cp:复制 cp [选项] 源文件目录 目标文件/目录
选项{-i:交互式复制
-r:复制目录下所有文件
-a:保留文件的属性}
(6) Mv: 移动文件/重命名
(7) Rm: 删除文件 rm [选项] 文件或目录
选项{-i:交互
-f:忽略不存在的文件,不提示
-r:目录和子目录递归删除}
(8) Chown:改变文件的拥有者 chown[选项] 文件所有者 文件(root权限)
(9) Chmod:改变文件的访问权限 chmod[选项] 符号标记/八进制 文件
符号标记:例u+w,g+x 拥有者(u)组(g)其他(0)所有(a)
八进制:rwx:000 – 111 要拥有root权限
(10) Grep:搜索 grep[选项] 内容 [文件或路劲]
(11) Find 查找 find [路径] [选项] [描述]
描述{-name:一般与*,?连用
-user}
(12) Ln:建立符号连接 ln[选项] 目标 目录
选项 –s{添加:软连接,不占空间
不添加:硬连接(复制,占空间)}
3.文件压缩打包相关命令
(1)gzip (.gz文件)压缩或解压缩文件
(2)tar:打包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