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1-15
-
发表了主题帖:
CES 2025 “AI+一切”成为关键趋势
一年一度的全球最大科技界盛会 2025 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以“Dive in”为主题,强调人类与创新技术的结合,探索如何“潜入”未来,吸引了来自全球的4500多家企业参加,其中有1/3左右是中国的企业。尤其是AI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全面应用,让我们大开眼界的同时,有机会透过这些现代科技看见更美好的未来。
作为 AI 芯片领域的领军者,英伟达 CEO 黄仁勋重磅发布了新一代 GeForce RTX 50 系列显卡。还首次发布了世界模型 Cosmos Nemotron 和大语言模型 Llama Nemotron,并推出了面向 AI 研究人员的手掌大小超级计算机 Project DIGITS,进一步巩固其在 AI 基础设施领域的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英特尔和 AMD 也做了回应。英特尔以“AI 内部新时代”为主题,推出了面向 AI PC 的多款新品,包括 Ultra 200 系列处理器和首款 Intel 18A 制程的下一代 Panther Lake 芯片样品。值得关注的是,英特尔还重点布局智能汽车业务,宣布其第一代 AI 增强型软件定义车载 SoC 将于 2025 年第一季度大批量出货。
AMD 则带来了一整套 AI 解决方案,包括面向 AI PC 的全新 Ryzen AI 系列处理器以及高性能的 Ryzen 9 9950X3D 和基于 RDNA 4 架构的 Radeon RX 9000 系列 GPU。除了传统的红蓝绿三大厂,高通也加入了这场竞争,发布了骁龙 X AI PC 芯片,并预计到 2026 年将有超过 100 款搭载该系列芯片的 PC 设计面世。高通还首次推出骁龙 X 系列迷你台式机,向英特尔的 PC 市场霸主地位发起挑战。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高通正在积极布局边缘计算,推出智能家居 2.0 解决方案,将 AI 能力扩展到家电、电视等终端设备。如高通 CEO Cristiano Amon 所说:“AI 处理将继续向边缘迁移,带来 AI 为先的体验。”
CES 2025 呈现AI 全面渗透成关键趋势
去年 CES 的 AI 小硬件多停留在展示阶段,未大规模落地,而今年 AI 全面渗透各领域的趋势愈发强烈,“AI + 一切” 成为显著特征。
AI 眼镜,看见未来智能眼镜领域过去进展一般,但去年 Meta 卖出 100 万副后,今年雷鸟、Rokid、闪极、歌尔等都推出各具特色的 AI 眼镜。
Halliday智能眼镜:戴上它,就像有了一双“科技眼”。镜框内的隐形屏幕可以直接在你视野里显示导航路线、实时翻译或天气信息,而眼镜看起来却像普通眼镜一样低调时尚。
Rokid AR Spatial:300英寸的虚拟屏幕投影到眼前,你可以在沙发上“看”一场IMAX大片,完全沉浸在私人影院般的体验中。
XREAL One:不仅仅是眼镜,它还可以在驾驶中为你导航、实时监控路况,让虚拟与现实无缝衔接。
AI 机器人
扫地、割草机器人搭载 AI 后模拟人工效果更好,还有情感陪伴机器人涌现,像大象机器人的 AI 仿生宠物、以色列公司的 AI 桌面机器人等,分别针对不同需求场景。
Tombot 的拉布拉多机器狗 Jennie 专门面向老年人和特殊需求群体,而三星即将量产的 Ballie 则把自己定位为智能家居管家。这种细分市场的趋势表明,机器人行业正在更深入地思考自己的社会价值。
从 Yukai Engineering 的“钱包妖精”Mirumi,到萌友智能的 Ropet,再到 Mixi 的 Romy,这些机器人都具备了更丰富的情感表达能力。它们不仅能通过面部表情和动作传达情绪,更重要的是能够感知并回应用户的情绪状态。
AI智能家居
家电、教育、医疗等行业也积极结合 AI,出现能识别食材推荐菜谱的 AI 冰箱、AI 学习伴侣以及与健康监测结合的应用等,“万物 + AI” 趋势明显。
Ling AI 学习伴侣,可通过 4D 空间交互技术将 AI 与现实世界无缝连接,不仅能识别上万种动植物,还能根据场景为孩子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这种将 AI 融入特定场景的尝试,显示出智能硬件正在向更加细分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Dexcom 专门为 2 型糖尿病患者设计了一款监测仪,只需戴上它就能连续监测 30 天的血糖变化。Abbott 则推出了面向所有人的 Lingo 设备,不仅能监测血糖,还能根据数据变化给出饮食和运动建议。这些设备都配备了 AI 驱动的配套应用程序,可以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并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中国公司在 CES 上的亮眼表现AI 应用紧跟步伐在 AI 眼镜、电脑、屏幕、机器人等众多 AI 应用产品领域,中国企业都是重要参与者。AIGS(人工智能生成服务)将引领更大浪潮,未来基于 AI 的机器将胜任实际工作,步入服务规模化时代,而中国企业擅长技术降本增效并快速投入应用,优势明显。速腾聚创(RoboSense)在CES 2025上发布了其人形机器人产品,涵盖了机器人视觉、触觉和关节控制等核心技术,展现了其在机器人领域的全面布局。
而石头科技则另辟蹊径,在家用机器人领域,推出了全球首款搭载仿生机械手的扫拖机器人,其自动拾取障碍物的功能展现了家用机器人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发展趋势。
高价值出海新态势
过去中国企业靠强大供应链降本增效,如今技术底气更足,实现高价值出海。像优必选的割草机器人、极氪和高通联合发布的智能座舱等产品成为焦点,标志着中国科技企业在机器人、新能源车等领域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位置。
Navimow X3系列,通过极速充电、大尺寸刀盘及更快运行速度等技术,提高割草面积与充电时间的比率;松灵发布适用于小型草坪且地形复杂场景的LUBA mini AWD,能应对高达80%坡度的复杂地形;科沃斯展出的是GOAT A系列和O系列,其GOAT A3000 LiDAR在RTK感知系统上增加了双激光雷达,识别、导航、避障能力更精准。
优必选、安克、MOVA等新进入的公司,基于原技术栈拓展新的业务线。优必选在CES 2025上首发的UBHOME智能割草机M10,采用其自研的自主环境感知与SLAM及自主导航技术;安克Eufy给首款割草机装上了LED大灯和自动除雾器,可以满足设备夜间或低光照作业的光线需求;MOVA和禾赛共同展出了MOVA 1000,其搭载了一颗禾赛迷你型激光雷达JT16,具备高精度三维环境感知能力。
-
发表了主题帖:
泰克科技|PCIe 6.0 互操作性PHY验证测试方案
由于CPU、GPU、加速器和交换机的创新,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接口需要更快的数据传输,不仅在计算和内存之间,还涉及网络。PCI Express (PCIe®) 成为这些互连的基础,支持构建 CXL™和 UCIe™等协议。CXL提供缓存一致性互连,支持多台机器间的内存扩展,提供最低延迟和最高带宽。CXL和NVM Express®利用 PCIe 的物理层和简便的协议适应性。UCIe作为最新的Chiplet标准,也基于PCIe,支持可靠的数据传输和CXL缓存一致性。因此,PCIe 凭借其高速、低延迟和低功耗,成为处理节点之间数据传输的标准。
本文讨论了对PCI Express 6.0和未来标准的行业需求,合规性的重要性,如何通过 PHY 验证成功实现互操作性,以及针对PCIe 6.0收发器的测量方法。Synopsys的PCI Express 6.0 IP和Tektronix的测试与测量解决方案正积极应对这一最新的技术转折点。
数据速率再次翻倍
PCI-SIG® 联盟是一个由900多家成员公司组成的开放行业标准组织,每三年发布一个新的PCIe版本。过去十年中,数据速率定期翻倍并保持完全向后兼容。PCIe 6.0.1引入 PAM4信号技术,实现单通道64 GT/s传输速率,x16链路双向传输达到256GB/s。2022年,PCI-SIG宣布了PCIe 7.0规范,将数据速率提升至128GT/s,并使用1b/1b flit编码和PAM4信号技术,在16通道下实现512GB/s双向吞吐量,同时提高电源效率。除了超大规模数据中心,PCIe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手持设备、服务器、汽车等领域,这些市场对可靠性和成本有严格要求,确保产品符合PCIe 6.0.1规范并实现互操作性是关键。
图1:PCI-SIG各代带宽
合理性和互操性测试
PCI-SIG的合规性和互操作性测试对于PCIe 6.0.1集成商至关重要。设计验证、PHY验证和合规性测试共同降低集成风险并提升产品质量。PCIe系统有多种拓扑,涵盖服务器、存储、GPU托架等,所有配置需满足16GHz奈奎斯特频率下的32dB插入损耗预算。具体分配为Root Complex 23.5dB,Add-in card 8.5dB,其中包括PCB走线损耗和连接器预算。因主设备与最终设备间距离最小,主板可能需更高质量的 PCB 材料和 Retimer。PCIe向后兼容性及速率升级(如64GT/s和128GT/s)增加了通道设计复杂性。
温湿度影响可致插入损耗变化,先进PCB材料变化约±10%,主流材料约±25%。开发需考虑PHY对阻抗不连续性和PVT(工艺、电压、温度)变化的补偿能力,通道均衡技术需适应并持续调整以应对环境变化,确保操作裕度。因此,与生态系统的广泛互操作性验证对确保PHY稳健性至关重要。
用于PAM4信号的新测量方法
PCI Express 6.0.1基础规范将PHY层划分为逻辑子模块和电气子模块(如图2所示)。电气子模块的验证是 PHY 层全面验证的前提条件,这也是本文的重点。电气子模块包括发射器(Tx)、接收器(Rx)、参考时钟(Refclk)和通道要求。支持新的64GT/s数据速率的收发器(Tx 和 Rx)还必须保持与较低速率(2.5、5.0、8.0、16.0和32.0GT/s)的向后兼容性。在6.0.1中引入的脉冲幅度调制方法(PAM4)要求有四个不同的信号级别,这允许在一个单位间隔(UI)内传输两位信息。从NRZ(两个信号级别)到PAM4的转换确保了通道损耗与PCIe 5.0(32GT/s)保持一致,因为这两种速率的波特率都是32Gb/s,奈奎斯特频率也为16GHz。
图2:PCI Express模块图
由于信号方案从NRZ变为PAM4,垂直眼图的开口减少了33%,因为我们从2个信号级别增加到4个信号级别。现在需要考虑3个眼图,而不是单个NRZ眼图。这种噪声裕度的减少加剧了串扰干扰、信号反射和电源噪声。为缓解增加的噪声敏感性,PCIe 6.0.1还采用了格雷编码以最小化比特错误,并采用预编码来减少突发错误传播。基于DAC和ADC/DSP的Tx和Rx均衡技术可以用于校正可补偿的损伤,如符号间干扰(ISI),其中相邻比特由于通道影响(包括损耗和反射)而变得模糊不清。PCIe 6.0.1规范引入了信噪失真比(SNDR)来帮助量化这一新的设计挑战。
图3:信噪失真比 (SNDR)
SNDR建立在长期以来使用的信噪比 (SNR) 测量基础之上,但引入了一个名为“σe”的变量,用于捕捉电信号中的不可补偿损伤。为了简化设计和直观理解,我们大量依赖线性模型,这些模型只是对物理世界的近似。非线性行为确实存在于PCIe收发器和通信通道中。标准通过引入SNDR的“σe”项来捕捉这种影响。这一技术借用了IEEE标准的方法,并针对64GT/s的PCIe测量进行了定制。脉冲响应是从 PRBS(伪随机二进制序列)数据模式波形创建的,使用 IEEE 的线性拟合脉冲响应方法,这成为确定信号幅度和“σe”的核心。准确的SNDR测量需要50GHz带宽的实时示波器来捕捉信号,并使用DSP软件进行波形后处理(如图3所示)。
PAM4信号中一种预期的非线性情况发生在发射信号电平不均匀间隔时。假设静态幅度,这将影响三个眼图中的一个或多个,导致比特错误增加。在后硅验证过程中对这种现象进行表征可以使收发器调整或设计更改以提高电平的线性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PCIe标准首次引入了电平失配比(RLM),以更好地理解和改进PAM4发射器的性能。这一基础规范测量预计将在包括CEM形态的系统级验证中扩展,CEM常用于显卡和网络接口卡 (NIC) 的实现。
图4:受损眼校准
从电压到时序相关挑战的过渡对在最新PCIe 6.0.1数据速率下实现稳定链路具有重要意义。当信号从相邻级别(例如,从电平1到电平2)过渡时的名义斜率将小于从电平0到电平3的过渡,导致更多的垂直噪声被转移到时序抖动中。此外,由于可能的电平过渡数量的增加,眼图宽度固有地减小。高级测量仪器(例如实时示波器)的噪声表征和补偿技术首次被PCIe标准纳入考虑,以减轻与测量相关的噪声,并提高电压和时序测量(例如非相关抖动)的准确性。
为PCIe 4.0和5.0接收器建立的测量方法随着PCIe 6.0.1的Rx校准和测试得到了扩展。最差“压力眼” 信号是使用允许的最高通道损耗创建的,并传递到被测 Rx,以量化其性能。Rx 将数字化模拟信号,然后使用回环模式从相应的 Tx 重新发送比特流,以逐位比较来确定比特错误率 (BER) 或测量不同正弦抖动 (Sj) 频率的抖动容限 (JTOL)。在64GT/s下运行的接收器需要能够跟踪低于10MHz的抖动增加量和高频率下0.05 UI的抖动量。具有独立时钟的上下行端口时钟架构需要增加对33 kHz扩展频谱时钟 (SSC) 的容忍度。
压力眼信号的校准是物理层验证的复杂方面,涉及比特误差率测试仪 (BERT)、物理通道、实时示波器 (scope) 和多个DSP软件包。最终,这是对充当PCIe Tx的BERT脉冲模式发生器 (PPG) 的校准。图4显示了这个校准过程。目标是建立一个嵌入到基础规范中定义的行为接收器锁存器的眼图,其中包括时钟数据恢复器 (CDR) 和行为接收器均衡器。通过调整通道损耗、噪声和抖动来实现目标眼图,允许的顶部眼高度和眼宽度范围被找到。通道调整带来的符号间干扰 (ISI) 对眼图提供了最大的调整,而正弦抖动 (Sj) 和使用差模干扰的串扰作为微调机制。业界越来越依赖软件自动化来理解和实现接收器测试的压力眼校准。
图5:使用Tektronix解决方案进行Synopsys PCI Express 6.0 PHY 验证
PCIe 6.0 解决方案
互操作性仍然是PCIe技术成功的支柱,推动了新兴技术(如 CXL)的广泛普及和采用,并被纳入未来的Chiplet(die-to-die)设计中,例如 UCIe。实现互操作性始于IP设计或选择,并涉及在基础规范和系统级别的测试,以确保来自不同供应商的设备能够正确建立链路并在不同的工作电压和温度下保持稳定。还必须考虑可制造性产品的可实现良率。例如,为了验证Synopsys的PCI Express 6.0 IP,本文所述的测试设置包括Tektronix的DPS77004SX示波器、Tektronix 的测试自动化软件以及Anritsu MP1900A BERT(如图5所示)。
Synopsys提供了涵盖该标准所有代数的完整PCI Express控制器、PHY和验证IP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已在客户产品中得到硅验证,目标应用包括重定时器、闪存控制器、加速器、SSD U.2/U.3、PCIe交换机和智能NIC。Synopsys IP已实现多次成功的第三方互操作性。Tektronix提供了一个完整的PCI Express 6.0基础Tx/Rx自动化解决方案,并向下兼容较低的数据速率和特定外形的测试。
- 2025-01-09
-
发表了日志:
益莱储2025新年回顾展望:租赁赋能客户创新蝶变
-
发表了日志:
益莱储2025新年回顾展望:租赁赋能客户创新蝶变
- 2024-12-12
-
发表了主题帖:
Electro Rent 益莱储任命新首席营收官,以为客户提供最大价值
Alan Mayer加入了测试设备服务领域的领军企业租赁公司Electro Rent,他将凭借一流的市场进入策略以及客户成功经验背景来推动公司发展。
全球电子测试与测量设备专业公司 Electro Rent/益莱储任命 Alan Mayer 为其首席营收官(Chief Revenue Officer),以引领公司的发展计划。Alan 已在科技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全球客户服务经验,涵盖从初创企业到全球500强企业,涉及企业和公共部分等多个领域及垂直行业。
Alan 在戴尔公司拥有22年的工作经验,在此期间,他领导销售、服务和客户成功团队,全力满足公司业务中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他还主导了全球服务渠道策略以及针对渠道、分销和零售的关键产品与项目的执行工作,以更好地服务合作伙伴和客户。Alan毕业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加入益莱储之前,他就职于网络安全咨询及解决方案领导者 Optiv 公司,担任合作伙伴、联盟及解决方案高级副总裁一职。
Electro Rent 首席执行官 Mike Clark 表示:
“Alan 的专业知识将是确保我们公司实现增长,并向使用测试和测量技术设备的各大组织机构展示 Electro Rent 服务价值的关键。这些组织机构可以从蓬勃发展的租赁模式中受益,极大地减少其资本投资需求并提升效率。Alan 将确保我们定好位,作为全球首选电子测试设备和技术租赁服务的提供商,为客户提供最大价值。”
Alan 补充说:“我很高兴能将自己在助力领先科技公司实现增长方面的专业知识,与 Electro Rent 使用智能解决方案这一独特的市场定位相结合。Electro Rent提供的客户价值是巨大的,并且有望获得更广泛的采用。我很高兴帮助 Electro Rent 服务这些客户。”
- 2024-12-10
-
发表了主题帖:
是德科技光通信技术测试解决方案,助力产业升级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毫无疑问撬动了算力基础设施板块,AI 服务器对底层数据传输速率和延时要求非常苛刻,需要更高速率的光模块匹配。随着800G以及后续1.6T等速率的升级,将带动光模块相关技术路线的前瞻研发与迭代升级。CPO和LPO等新一代技术在降低光模块成本及功耗上作用显著,备受关注。
是德科技紧跟时代步伐,推出数据中心800G/1.6T光电测试、太比特相干、高速线缆测试、LPO测试、硅光器件测试等解决方案。
1
800G/1.6T网络层测试解决方案
800 Gb/s 乃至更高的 1.6 Tb/s 数据速率将 PAM4 信令性能提升至物理极限。工程师通常需要耗费几个月的时间,想办法克服高速串行设计所带来的挑战。通过综合通道和电磁仿真,您可以大幅提升设计效率。PathWave 先进设计系统中的信道仿真器和 IBIS-AMI 模型,让您仅需几分钟便能准确仿真包含抖动、均衡、时钟和数据恢复等特性的复杂信号链路。是德科技创新的电-光-电(E-O-E)解决方案使您能够在给定的比特误码率目标范围内仿真自己的设计,从而对光链路进行端到端分析。
Keysight IxVerify 可提供虚拟化的以太网设计验证解决方案,降低使用专业化硬件的成本,同时提高灵活性。
是德科技方案主要包含新产品Aresone800,支持主流QSFP-DD/OSFP类型端口以及10G-800G的NRZ与PAM4调制。值得一提的是,该产品采用新一代的散热设计可以支持高耗能的800G-ZR在内长稳测试。
2
线性直驱光模块(LPO)测试解决方案
光模块功率随速率不断上升。LPO 成为解决功耗过高的方案之一。线性驱动可插拔光学器模块(LPO)是一种收发器封装技术,运用线性直驱技术,使用具备高线性度和EQ功能的跨阻放大器(TIA)和驱动芯片(DRIVER)取代DSP,主要适用于数据中心等短距离传输场景。
(1)低功耗:相比传统可插拔光模块,LPO 光模块功耗降低约50%。采用 Linear-drive 方案后,硅光和VCSEL的功耗也下降了约50%,同时还能减少组件内的发热现象;
(2)低成本:DSP的价格较高,在400G光模块中,DSP的BOM成本约占20-40%,而在 LPO方案中,Driver和TIA内集成了EQ功能,虽然成本会稍有上涨,但整体上光模块成本仍大幅下降;
(3)低延时:通过去除DSP芯片,采用高线性度、具备EQ功能的TIA和 DRIVER 芯片,系统可以减少信号复原时间,从而大幅降低延迟,实现皮秒级别的延迟时间;
(4)可插拔:在LPO方案中,光模块的封装形式没有显著改变,仍采用可插拔设计,方便插入和拔出。
是德科技方案主要包含新一代任意波形发生器M8198A及光采样示波器DCA-M,支持符合CEI-LINEAR规范要求的EECQ和CEQ测试。不仅可以支持LPO设备和模块的研发调试和生产测试需求,还可以对LPO光链路的物理层和网络层性能进行表征。
3
高速线缆测试解决方案
是德科技的高速线缆测试解决方案提供了全面的测试工具和自动化平台,以应对高速数字线缆测试的复杂性。这些解决方案包括网络分析仪的TDR模式、多端口模块化测试方案等,能够覆盖从单端同轴线缆到多路差分线缆的测试需求,支持USB4、USB3.x、USB2.0电缆合规性测试,并实现多达20端口的全自动测试。此外,是德科技还推出了业界首个USB-C高速互连测试解决方案,实现了手动端口设置过程和USB-IF标准合规工具设置的自动化,有效降低了多端口测试的成本和时间。通过这些解决方案,是德科技帮助客户提高测试效率,确保高速线缆的性能和合规性。
是德科技方案主要包含高性能误码仪M8040A,高带宽采样示波器N1000A(含N1060A模块)以及Aresone 800测试系统,支持符合IEEE 802.3ck C2M and InfiniBand标准的高低速有源无源光缆测试。
4
太比特相干测试解决方案
是德科技的太比特相干测试解决方案提供了一套全面的测试工具,用于生成和分析复合调制光信号,支持高达1 Tb/s的测试速度,满足当前和未来的需求。该解决方案包括多通道任意波形发生器,用于合成复合调制信号,以及光调制分析仪,提供对复合调制光信号的深入分析,以确定信号质量或评估IQ调制和解调的元器件。
是德科技方案主要包含最新一代光调制分析仪N4391C及高性能任意波形发生器M8199B,支持O band, C+L band相干光通信模块/系统的测试以及220G波特率级别QPSK/QAM信号分析。
5
200G硅光芯片测试解决方案
硅光凭借低功耗、大规模集成和高速调制等优势进入市场,目前硅光对III-IV族正从过去的追赶态势已经形成并驾齐驱。LightCounting高级分析师Tom William表示,硅光已经成为主流技术,到2028年,将从2022年25%的市场份额增至43%,目前所有领先的供应商都使用硅光技术。
是德科技方案主要包含光器件分析仪N4372E,支持单波200G的光电器件带宽测试,波长范围支持从1260nm到1620nm,分析带宽高达110GHz。
- 2024-12-03
-
发表了主题帖:
聚焦 400G/800G 光通讯模块及其芯片、器件发展动态
近年来,在技术快速迭代的浪潮下,400G/800G 光通讯模块取得了显著进展。其传输速率大幅提升,有力支撑了日益增长的数据传输需求,无论是在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的海量数据交互,还是 5G 网络等高速通信场景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之紧密相连的芯片层面,不断朝着更高性能、更低功耗方向演进。研发人员通过创新的设计架构与先进的制程工艺,致力于提升芯片的处理能力和能效比,以适配光通讯模块高速运行的需求,确保数据的高效编码、解码及传输。而各类器件方面,也在材料、工艺等多方面进行优化改进。例如,光收发器件的精度和稳定性进一步提高,有效降低了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损耗与干扰,保障了整个光通讯链路的可靠性。总体而言,400G/800G 光通讯模块及其芯片、器件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其持续的技术突破不仅推动着光通讯行业自身的进步,也为全球数字化进程的加速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基础设施保障。
中国电信首次完成扩展CL一体光模块验证,加速400G ROADM全光网发展
近日,中国电信研究院联合产业伙伴在扩展C+L波段一体化方向取得重大突破,完成支持400Gbit/s超长距的扩展C+L波段一体化光模块的实验室验证测试,加速推动中国电信400G ROADM全光交换网络的发展建设。随着骨干网400G时代到来,中国电信在2023年即明确400G技术需采用扩展C+L波段实现12THz的谱宽,并强调关键板卡/器件的一体化要求,以支持中国电信全光ROADM网络的建设。
超800G高速光传输技术探讨
中国移动率先启动了400G省际骨干传送网的首次集采,标志着400G正式替代100G成为骨干光传送网建设的首选方案,光传送网(OTN)全面进入400G时代。因此,超800G(800G及以上速率)高速光传输前瞻性技术研究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
2024年全球800G光模块行业前景分析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随着ChatGPT等大型AI模型的快速发展,算力成为AI产业的关键基础设施,对AI服务器的底层数据传输速率和时延提出了严格要求,推动网络通信速率从25G/100G向200G/400G乃至800G演进。LPO技术作为800G时代的潜在解决方案,受到市场关注。恒州博智发布的《2024-2030全球与中国800G光模块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提供了全面的市场分析,包括行业背景、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以及全球800G光模块的总体规模、竞争格局、地域分布、主要厂商信息、产品和应用细分市场,产业链和行业动态等,旨在帮助企业和个人做出更科学的经营决策,把握市场机遇,规避风险。
半导体分立器件行业现状: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扩大,市场规模继续增长
近年来,我国半导体分立器件市场规模稳步增长。2023年中国半导体分立器件市场规模达到约3148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长率为2.51%。受益于电子产品需求的增长、新兴技术的推动以及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规模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报告》系统分析了从2024年全国半导体分立器件行业发展环境、整体运行态势、运行现状、进出口、竞争格局等角度进行入手,系统、客观的对我国半导体分立器件行业发展运行进行了深度剖析,展望2025年中国半导体分立器件行业发展趋势。
AI算力之硅光芯片行业专题报告:未来之光,趋势已现
硅光技术是一种利用硅和硅基材料通过CMOS兼容工艺制造光子和光电器件的技术,它在光通信、光传感和光计算等领域有广泛应用。自1969年提出以来,硅光子技术经历了从底层器件制造到单片集成的发展,并预计将实现光电全集成和可编程芯片。随着集成度的提升,硅光子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包括数据中心、生物传感器、激光雷达等。市场研究机构预测,硅光芯片市场将快速增长,特别是在高速数据中心互联和机器学习领域。硅光模块与传统光模块相比,具有成本低、功耗低、集成度高的优势,并且在全球产业链中,中国厂商正积极布局,推出更高速率的硅光模块产品。
Q3全球半导体销售大增
SIA近日宣布,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为1660亿美元,比2023年第三季度增长23.2%,比2024年第二季度增长10.7%。其中,2024年9月全球销售额为553亿美元,比2024年8月总额531亿美元增长4.1%。
台积电助攻联发科挺进2nm世代,AI相关领域持续发力
近日,联发科采用新思科技以AI驱动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流程,用于2nm制程上的先进芯片设计。业界分析,联发科在3nm 5G旗舰芯片推出脚步领先高通,这次2nm能否再领先,备受关注。新思科技近日宣布持续与台积电密切合作,并利用台积电最先进的制程与3DFabric技术提供先进的EDA与IP解决方案,为AI与多晶粒设计加速创新,联发科并与新思科技扩大协作,使设计人员在台积电2nm制程上开发,满足高性能模拟设计硅芯片需求。
首款全国产自主可控高性能车规级MCU芯片DF30发布
DF30芯片是业界首款基于自主开源RISC-V多核架构、采用国内40nm车规工艺开发的高端车规MCU芯片。该芯片实现了全流程国内闭环,功能安全等级达到了ASIL-D,并已通过295项严格测试。
高效数据中心升级:400G光模块测试与采购策略
400G光模块全面测试解决方案包括电发射机测试、光接收机测试、误码率测试、眼图测试等,为400G光通讯技术的研发和验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以满足用户的测试测量需求,帮助用户准确地生成、捕捉高速及多波长的光信号,准确测量光信号的功率、偏振、调制度等参数,以及进行数据分析和报告。益莱储/Electro Rent作为测试测量领域的领先供应商,是是德科技、安立、泰克、VIAVI等测试测量品牌的租赁合作伙伴,为客户提供全面的400G光模块测试方案。益莱储正在重塑行业采购仪器的方式,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促进高科技测试采购中的高效实践。在行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背景下,益莱储凭借创新的融资解决方案,始终将财务稳健和运营卓越放在首位,成为一个倍受信赖的合作伙伴。
未来网络的高速引擎:800G光模块市场预测与应用前景
近年来,VR、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业务的出现,对网络带宽、并发、实时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带宽需求持续飙升,100G、200G和400G光模块将保持重要的市场份额,800G光模块也将获得吸引力。800G 光模块是 AI 算力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随着 AI 算力需求的激增,800G 光模块等高速光模块的需求显著增长,其市场规模也有望进一步扩大。光通信行业市场研究机构 LightCounting 指出,2022 至 2027 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 11%,2027 年市场规模将突破 200 亿美元。Valuates Reports 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 800g 光收发器市场在 2022 年已展现出 3.56 亿美元的价值,并预计至 2029 年有望达到 8.986 亿美元。
- 2024-11-15
-
发表了主题帖:
未来网络的高速引擎:800G光模块市场预测与应用前景
近年来,VR、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业务的出现,对网络带宽、并发、实时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带宽需求持续飙升,100G、200G和400G光模块将保持重要的市场份额,800G光模块也将获得吸引力。
800G 光模块是 AI 算力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随着 AI 算力需求的激增,800G 光模块等高速光模块的需求显著增长,其市场规模也有望进一步扩大。
光通信行业市场研究机构 LightCounting 指出,2022 至 2027 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 11%,2027 年市场规模将突破 200 亿美元。Valuates Reports 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 800g 光收发器市场在 2022 年已展现出 3.56 亿美元的价值,并预计至 2029 年有望达到 8.986 亿美元。
广阔前景的背后驱动力
800G 光模块的市场发展前景广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以及产业链的不断完善,800G 光模块有望在未来的光通信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也面临着技术和市场竞争等方面的挑战。
高速率、大容量及先进的调制技术,使得800G光模块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800G 光模块的传输速率达到每秒 80 亿比特,相比 400G 光模块有了显著提升,能够满足未来网络对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在数据流量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其大容量的传输能力可以有效降低网络拥塞,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800G 光模块采用 PAM4 调制等先进技术,能够在相同的物理通道上传输更多的数据,提高了频谱效率,进一步提升了光模块的性能。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可能会采用更高阶的调制技术,推动 800G 光模块性能的不断提升。
AI算力需求、数据中心升级、5G网络的深入建设,这些成为800G光模块市场的强劲驱动力。大量的数据传输和处理需要高速、大容量的光模块支持,800G 光模块能够满足 AI 服务器、数据中心等对高速网络连接的需求,为 AI 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数据中心的建设和升级将持续推动 800G 光模块的市场需求,800G 光模块可以有效提升数据中心内部以及数据中心之间的通信效率,满足数据中心不断升级的需求。5G 网络的广泛覆盖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使得网络流量大幅增加,在 5G 承载网的中传和回传网络中,800G 光模块可以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延迟,有助于提升 5G 网络的性能。
规模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800G光模块的规模化发展还存在一些挑战,包括信号完整性和传输距离、功耗问题等。
高速率的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易受信号衰减、色散等因素影响,导致信号完整性下降。如何在保证 800G 光模块高速率传输的同时确保信号的完整性和传输距离,是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难题。
800G 光模块的功耗相对较高,这不仅增加了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还对散热等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需要新的技术来处理功耗问题,如液冷技术等。同时,需要在光模块内部的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使用上进行优化,如采用如线性驱动可插拔光学器件(LPO)、电吸收调制器内联技术(TRO)等方案来降低功耗,但这些方案也存在标准化、链路性能、可持续性等方面的挑战。
当前行业标准对于光模块和光芯片的测试标准可能不太适用于某些特定场景,如 AI 网络。这就需要制定更严格或更适用的标准,并加强光模块在各系统设备上的集成适配测试。
此外,在实现量产的过程中,存在如何降低成本、提高自动化水平以及实现产品的更高标准化以达到规模效应等问题。例如,批量化生产时可能面临产品良率不达标等风险。要与现有的网络架构中的其他设备和系统兼容,包括与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接口兼容性,以及与不同厂家设备的互操作性等。
800G光模块的电接口和光接口架构
研究表明,对于电接口来说,当电接口的单路速率与光接口的单路速率匹配时,光模块的架构达到最优,具有低功耗、高性价比等优势。单通道100G电接口适用于8*100G光模块,单通道200G电接口适用于4*200G光模块。在封装方面,800 Gbit/s光模块有多种形式,包括双密度四通道小型可插拔(QSFP-DD800)和八通道小型可插拔(OSFP)。800G光模块的光接口架构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8×100G PAM4
8×100G PAM4 收发器以 53 Gbd 运行,并利用 8 对数模转换器 (DAC) 和模数转换器 (ADC)、8 个激光器、8 对光收发器以及 1 对 8 -基于以太网通道的通道粗波分复用器(CWDM)或LAN-WDM复用器和解复用器。
4×200G PAM4
PAM4 收发器以 106 Gbd 运行,采用 4 对 DAC 和 ADC、4 对光收发器(包括 4 个激光器)以及 1 对 4 通道 CWDM 或 LAN-WDM 复用器和解复用器。
800G相干光模块
它在 16QAM 调制下以 128 Gbd 运行,利用 4 对 DAC 和 ADC、1 个激光器和 1 对光收发器。它可以在数据中心内的相干光模块中采用固定波长激光器,以降低成本和功耗。
是德科技解决方案助力 800G和1.6T技术发展
5G 和物联网所产生的海量数据流正在推动流量迅猛增长,对整个网络和数据中心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带宽需求。在数据中心陆续部署 400G 收发信机的同时,业界也在紧锣密鼓地研发 800G 和 1.6T 技术。在标准的开发和演进过程中,是德科技与行业领导者合作,为用户提供和推荐800G测试解决方案。了解能够以每通道 112 Gbps 和 224 Gbps 速度进行光电验证和一致性测试的是德科技综合多平台解决方案。
1)800G / 1.6T 设计与仿真
800 Gb/s 乃至更高的 1.6 Tb/s 数据速率将 PAM4 信令性能提升至物理极限。工程师通常需要耗费几个月的时间,想办法克服高速串行设计所带来的挑战。通过综合通道和电磁仿真,您可以大幅提升设计效率。PathWave 先进设计系统中的信道仿真器和 IBIS-AMI 模型,让您仅需几分钟便能准确仿真包含抖动、均衡、时钟和数据恢复等特性的复杂信号链路。是德科技创新的电-光-电(E-O-E)解决方案使您能够在给定的比特误码率目标范围内仿真自己的设计,从而对光链路进行端到端分析。
Keysight IxVerify 可提供虚拟化的以太网设计验证解决方案,降低使用专用和专业化硬件的成本,同时提高灵活性。
2)800G 验证测试
要实现 800 Gb/s 的链路容量,您需要根据现有基础设施的成本、功耗、空间和后向兼容性需求进行权衡。是德科技的研发用实时光收发信机测试解决方案具有出色的带宽和灵活性,能够对 800G 链路进行深入可靠的分析。新型 M8199A 任意波形发生器支持更高阶的调制方案,再结合使用本底噪声超低、准确度超高的 UXR Infiniium 110 GHz 示波器,能够让您验证器件的真实性能。
让背板、电缆、连接器、内插器、芯片和印刷电路板等物理层互连的测试不再繁琐。是德科技的物理层测试系统(PLTS)软件和可扩展的矢量网络分析仪使您能够在高达 53 GHz 的频率范围内测试最多 32 个通道。我们可以帮助您确保设计的信号完整性符合最高 1.6T 的先进网络的需求。
3)800G / 1.6T 参数测试
光集成电路(PIC)使下一代网络能够实现更高的容量,并能显著降低功耗和提升可制造性。您需要进行光电晶圆级参数测试,包括薄膜电阻和电容的电气测量,以及衰减和响应度的光学测量,从而表征 PIC 材料和结构质量。是德科技的光晶圆测试解决方案――包括新型 N4372E 110 GHz 光波器件分析仪――可以帮助您表征 PIC 和光器件。
4)800G 一致性测试
包括 IEEE 802.3ck和 OIFCEI112G 电气标准在内的 800G 标准还在持续演进。我们将继续更新是德科技的测试解决方案,紧密跟踪标准的发展。我们的解决方案可帮助您在标准制定完毕之前便验证新的测试方法和规范。
对于 100、200、400 和 800 Gb/s 标准,您需要易于使用的自动化测试应用程序,这样无需深入了解标准即可轻松执行测试。我们可以帮助您将 PAM4 器件的表征时间从几小时缩短到几分钟。
5)800G 制造测试
在收发信机制造应用中,想要提升数据速率同时降低产品成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此时需要一款高度准确、效率出众的测试系统。是德科技的 PAM4 测量分解解决方案可以帮助用户在 4 个通道上并行采集和分析波形,从而显著优化硬件的使用并提升测试吞吐量。时钟模块或集成时钟数据恢复模块尽量减少了占用空间。
——内容来源:是德科技等网络资源
- 2024-11-07
-
发表了主题帖:
高效数据中心升级:400G光模块测试与采购策略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中心和云计算资源的需求呈现出爆炸性增长。这一趋势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核心网络传输带宽的需求增长,也催生了超大规模云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内部及其间的互联对光模块带宽的需求正以惊人的速度上升,这促使数据中心技术从100G向更高速率、更大带宽、更低延迟的方向演进。400G以太网因此成为数据中心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已在超大型数据中心的光通信模块中得到应用。
光模块是实现数据中心内部光网络互联的关键硬件仪器,随着端口数和密度的提升,光模块的成本会占到数据中心光网络成本的接近一半。100G之后的400G已经成为高速传输的主流。作为未来数据中心内部光网络互联的关键硬件,400G光模块面临着速率、功耗、体积、成本等多方面的挑战。同样,400G光模块在测试过程中面临也诸多挑战。
400G光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测试测量仪器提出了新的要求。测试仪器需要能够支持新的物理层规范,包括前向纠错(FEC)功能以纠正错误,补偿信号损耗并优化链路质量。同时,PAM4作为实现400G传输的关键技术,对测试仪器的分析和调试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制造商需要简便的解决方案,在不同的生产阶段提供快速和准确的光模块评估和验证。
01
400G光模块分类
从光波长上区分,400G光模块可以分为多模(MM)、单模(SM);从信号调制方式上,分为NRZ和PAM4调制(目前以PAM4为主);从传输距离上区分,400G光模块可以分为SR、DR、FR、LR;从封装形式上,400G光模块可以分为CDFP、CFP8、OSFP、QSFP-DD等。下图是400G光模块的技术分类。
目前400G光模块中,在光口侧主要是使用8路53G PAM4(400G-SR8、FR8、LR8)或者4路106G PAM4(400G-DR4、FR4、LR4)实现400G的信号传输,在电口侧使用8路53G PAM4电信号,采用OSFP或QSFP-DD的封装形式。相比较来说,QSFP-DD封装尺寸更小(和传统100G光模块的QSFP28封装类似),更适合数据中心应用;OSFP封装尺寸稍大一些,由于可以提供更多的功耗,所以更适合电信应用。
在400G光通讯测试领域,厂商间的竞争愈发激烈。EXFO、是德科技、泰克、安立、VIAVI等品牌不断推出创新解决方案以保持竞争力。这些厂商在提供高速测试解决方案方面展现出了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市场领导力。随着400G技术的发展,厂商们正通过技术创新和合作来满足市场对高速、高效率测试解决方案的需求。
02
400G光模块主要测试项目
对于400G光模块来说,其主要的高速接口包含电输入接口、光输出接口、光输入接口、电输出接口,以及其它的电源和低速管理接口。因此,对于400G光模块的电气性能验证来说,其主要测试项目分为光口发射机指标、光口接收机容限、电口发射机指标、电口接收机容限、系统测试。
1)发射机测试
发射机的测量项目又分为光发射机的测量项目和电发射机的测量项目,主要用于验证光口及电口输出信号的质量。
光发射机测试主要用于验证被测光模块发出光信号的质量。测试方法如下:被测光模块插在MCB夹具上,上电并配置正常工作;误码仪产生PAM4电激励信号送给光模块一路电输入端,使得被测光模块输出SSPRQ的光信号,模块的相邻电通道上输入PAM4的串扰信号。输出光信号经时钟恢复进采样示波器进行光发射机参数测试。更换其它通道依次测量所有通道光发射机指标。
电发射机测试主要用于验证被测光模块电口输出的质量。测试方法如下:被测光模块插在MCB夹具上,上电并配置正常工作;误码仪产生PAM4电激励信号送给光模块一路电输入端,光模块相邻电通道上输入PAM4的串扰信号。输出光信号环回到光接收机,并测试其电通道输出的PRBS13Q信号参数。
2)接收机及误码率测试
发射机的测试项目主要用于保证光模块的光口和电口输出信号的质量。严格来说,还需要验证光模块的光口和电口接收信号的能力。
光模块接收到的光信号通常经过很长距离的光纤传输,接收到的光信号上可能叠加了各种抖动和噪声,所以光接收机测试可以用于验证被测光模块对于恶劣光信号的容忍能力。同时,光模块需要从电口接收交换机或服务器发送过来的电信号并转成光信号发出去。由于电信号经PCB、连接器传输会产生较大的损耗和发射,所以电接收机测试项目可以验证被测光模块对于恶劣电信号的容忍能力。
3)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的主要目的是验证被测光模块配合交换机工作时,在真实的业务流量情况下的误码率以及错误容忍能力。400G的光模块普遍采用了PAM4(4电平调制)技术,虽然减少了高速信号传输需要的带宽,但由于信噪比的恶化,使得其原始误码率很难达到传统2电平调制时1e-12的水平,所以其原始误码率的要求比较低,比如IEEE 802.3bs中对于光口误码率的要求仅仅为2.4e-4。
很多通信过程在这么高的误码率情况下是无法正常工作的,所以FEC(前向纠错)技术被普遍采用。FEC是通过在数据块里插入一些冗余的校验bit,可以对随机产生的错误bit进行修正,从而保证最终数据包的丢包率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6.2e-11)。
因此,系统测试中需要对光模块的原始误码率以及经过FEC修正后的丢包率都进行测试,并验证在出现已定随机错误符号或者频率偏差时系统性能是否受到影响。
03
主要测试仪器
高性能采样示波器(光/电眼图仪)及时钟恢复
高速采样示波器主要用于光发射机的光眼图测试、光模块以及AOC的电眼图测试等,也可以用于未来电接收机以及光接收机容限测试中的信号校准。眼图仪的测试需要和信号同步的工作时钟,当被测件无法提供同步参考时钟时,需要光/电时钟恢复模块从被测件恢复时钟才能进行测试。
Keysight N1000A系列是在原86100D基础之上再续经典的采样示波器系列,它可向下兼容原有86100D平台上的模块,与高带宽并内置CDR, PTB功能的N1060A模块组合使用是研发阶段的调试利器。N1092系列光/电采样示波器和N1077A/N1078A光/电时钟恢复模块是市面上集成度最高、功能最灵活的高速光/电眼图测试仪器。
高速PAM4误码仪
高速误码仪主要用于光发射机(光眼图)测试中产生高质量的电信号激励以及误码率测试,也可以用于电接收机以及光接收机容限测试中产生带抖动和压力的电信号验证接收容限。如果仅仅进行光眼图或电眼图测试,可以用经过验证的高质量的流量测试仪产生电信号激励。
400G光模块全面测试解决方案包括电发射机测试、光接收机测试、误码率测试、眼图测试等,为400G光通讯技术的研发和验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以满足用户的测试测量需求,帮助用户准确地生成、捕捉高速及多波长的光信号,准确测量光信号的功率、偏振、调制度等参数,以及进行数据分析和报告。
益莱储/Electro Rent作为测试测量领域的领先供应商,是是德科技、安立、泰克、VIAVI等测试测量品牌的租赁合作伙伴,为客户提供全面的400G光模块测试方案。益莱储正在重塑行业采购仪器的方式,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促进高科技测试采购中的高效实践。在行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背景下,益莱储凭借创新的融资解决方案,始终将财务稳健和运营卓越放在首位,成为一个倍受信赖的合作伙伴。
——内容来源:是德科技等网络资源
- 2024-11-05
-
发表了主题帖:
通信与网络:开启数字时代的新征程
目前,通信与网络领域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表现为网络覆盖范围广泛,多种通信技术并存,包括高速的移动网络和大容量的光纤网络等,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在信息交流、娱乐、工作等方面的需求。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严峻,成为关注焦点。展望未来,通信与网络将继续朝着高速、智能、安全的方向发展。5G 网络的普及将进一步推动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6G 等新一代通信技术的研发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有望带来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低的延迟。量子通信技术有望在信息安全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为通信与网络的安全保驾护航。此外,软件定义网络和网络功能虚拟化等技术将使网络更加灵活高效,边缘计算的发展也将为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提供更好的支持。通信与网络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将持续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
中国电信首次完成扩展CL一体光模块验证,加速400G ROADM全光网发展
近日,中国电信研究院联合产业伙伴在扩展C+L波段一体化方向取得重大突破,完成支持400Gbit/s超长距的扩展C+L波段一体化光模块的实验室验证测试,加速推动中国电信400G ROADM全光交换网络的发展建设。随着骨干网400G时代到来,中国电信在2023年即明确400G技术需采用扩展C+L波段实现12THz的谱宽,并强调关键板卡/器件的一体化要求,以支持中国电信全光ROADM网络的建设。
全国首个5G-A+北斗低空通感测试开启
近日,中国移动携手中兴通讯在北京延庆,启动全国首个5G-A通感一体融合实时北斗RTK差分信息的端到端测试验证。5G-A 4.9GHz通感一体基站覆盖面积达12.2平方公里的低空网络,并率先打通通感一体基站与高精度定位平台的端到端对接。基于高精度定位平台提供的实时北斗RTK差分信息,通感一体基站可获得厘米级位置精度,角度精度约0.5°,实现对感知目标的高精度定位和轨迹跟踪,确保无人机飞行的安全性与可控性。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数标委”)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在京召开。数据标准是数据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筑牢数据经济根基、激活数据潜能、释放数据价值、抢抓发展机遇、构筑数据领域国际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作用。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数标委章程、秘书处工作细则、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等制度文件,以及全国数标委2024-2025年工作要点、下设工作组组成方案。
工信部:5G-A融合AI等创新技术首次规模应用于节假日保障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次将5G-A融合AI、智能天线调整等创新技术规模应用于节假日保障,网络总流量、总话务量和用户感知提升显著。在强化隐患排查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在高铁高速沿线、大型商场、旅游景区等重点场所,全面细致开展机房、线路等巡查巡检,发现安全隐患立行立改,确保问题隐患清零。在强化网络调优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针对假期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等特点,在重点场所提前开展网络负荷评估和软硬件优化扩容,动态调整网络资源配置,开展分钟级网络运行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突发问题,有效满足人民群众高清视频直播、高清语音通话等业务需求。首次将5G-A融合AI、智能天线调整等创新技术规模应用于节假日保障,网络总流量、总话务量和用户感知提升显著。国庆期间,省际漫游用户日均2.66亿,同比增长5.6%;国际及港澳台地区漫入用户日均696万,同比增长20.7%;5G/4G流量日均978PB,同比增长13.0%。
超800G高速光传输技术探讨
中国移动率先启动了400G省际骨干传送网的首次集采,标志着400G正式替代100G成为骨干光传送网建设的首选方案,光传送网(OTN)全面进入400G时代。因此,超800G(800G及以上速率)高速光传输前瞻性技术研究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
到2027年,中国AI推理工作中的云负载将上升至80%
Gartner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价格的持续下降,以及云部署在敏捷性、创新速度和生态系统方面的优势,中国企业的人工智能(AI)部署将逐步从本地转向云端。Gartner预测,到2027年,中国的全部AI推理工作负载中,基于云的工作负载占比将从前的20%上升至80%。
5G小基站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随着5G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的深入,我国在小基站的建设与应用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小基站作为提升网络覆盖和容量的重要手段,已经在城市公共区域、商业楼宇及交通枢纽等多个场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5G小基站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几大趋势:市场规模的显著增长、国产化的快速推进、技术创新的持续突破、通算智融合的深入发展。
AI赋能5G RAN标准进展、挑战与展望
人工智能(AI)和无线接入网络(RAN)融合能够革新网络基础设施、提高移动网络效率、降低网络运维成本,为电信企业带来新的商业机会,因而成为行业发展重要趋势。标准化的质量与成熟度是AI使能无线网络重塑与升级的关键,3GPP、O-RAN联盟等国际标准组织致力于探索AI与RAN的融合,并取得了一些进展。中国移动积极作为,在该领域发挥了技术和产业引领作用,主导了大数据采集、AI与RAN融合等多个项目,制定了统一的数据收集方案和功能框架,为网络自动化和智能化奠定了基础。
是德科技加入 AI-RAN 联盟,助力推进移动网络 AI 创新
是德科技日前宣布加入 AI-RAN 联盟,致力于推进人工智能(AI)技术和创新在无线接入网(RAN)中的应用。该联盟成立于 2024 年初,旨在加强科技界、产业界和学术机构之间的合作,推动 AI 与蜂窝技术的融合,从而提高 RAN 性能,增强移动网络的功能。
罗德与施瓦茨中标中国移动RedCap以及Cat1bis一致性测试系统项目
近日,罗德与施瓦茨公司(以下简称“R&S”)中标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2024年至2026年物联网产品射频及RRM一致性测试系统。此次中标系统R&S TS8980FTA可用于执行中国移动终端公司RedCap、Cat1/Cat1bis以及NB-IoT产品运营商准入测试。
- 2024-11-04
-
发表了主题帖:
是德科技:汽车芯片的幕后功臣
在谈及汽车芯片的时候,我们很多时候关心的是功耗、性能、安全和可靠性等参数。这就使得汽车芯片的制造工艺、架构甚至和封装都成为了我们聚焦的目标。这也促使汽车芯片的各种认证走向台前。
但其实隐藏在背后,测试厂商的贡献却少被提及。
是德科技大中华区市场部负责人阳任平在日前举办的AEIF 2024峰会演讲中也指出,半导体产业非常复杂,是非常长的链条。在整个领域当中,是德科技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案。例如在设计仿真阶段,是德科技在很早期就和晶圆厂合作,帮他们建模提参,提供准确的模型;到了大规模晶圆生产阶段,是德科技又提供WAT测试机,帮助大家调整良率;最后,当芯片流片回来后,更需要对芯片进行测试。
进入近年,随着新能源和智能汽车产业的兴起、中国汽车产业迭代的提速,是德科技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测试角度来说,汽车芯片带来了三大挑战:一是汽车智能化。以ADAS、智能座舱SoC为代表的智能化处理的数据量越来越大,要求的运算能力也越来越强,这给互联互通及其相应测试带来非常大的挑战;二是汽车网联化。包括C-V2X、通讯、汽车主控芯片和摄像头通讯在内的网络技术带来的测试挑战也是不言而喻;三是随着汽车电动化趋势进行,从IGBT到碳化硅的转化,器件频率更高,电压更高,会让测试设备面临巨大的挑战。
然而,即使困难重重,也没有难住拥有了深厚测试经验的是德科技。是德科技大中华区运营经理任彦楠女士表示,针对汽车电子,是德科技主要面向动力来源(纯电或混动替代燃油)和智能化汽车(融合先进传感、通信、计算和控制技术)两个应用领域提供解决方案。在车的智能化方向,就涉及到和公司现有的技术的融合。包括大算力计算,车内通信以及雷达在内的一些技术其实是传统的技术,只是现在和汽车进行了一个融合。从这个角度看,对这些技术进行测试其实是是德科技传统的优势领域。针对广泛使用的PCIe 4.0/5.0/6.0总线,是德科技就提供了整体的测试解决方案。如下图所示,从左边的发射机到接收机,是德科技定义了TP0到TP5。对发射机而言,在Txp0到Txp1测试,可以用示波器(可以是实时示波器,也可以采样示波器)进行测试,获取接收发射机出来的衍图,分析其演进张开程度、抖动和信号质量,看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对接收机来说,则需要采取专门的均衡算法,把波形恢复出来,因此我们需要借助高速的误码仪(或者任意波形发射器)给接收机加一个带压力的信号(可在加串扰、噪声或衰减),去评估接收机在极限条件下是否依然能够把波形还原。
针对网联化引爆的Serdes需求,是德科技也能提供广泛的支持。
据介绍,基于CTS 1.0标准,是德科技能第一时间推出了一致性测试软件,据介绍,这是一个非常便捷且简单的软件,在你将物理连接连接好以后,只需打开自动化测试软件,就会把里面几十项测试项做自动化测试,并提供清楚标注了结果的测试报告。
针对最近几年在其汽车上广为应用的雷达,是德科技在前年年底就推出了雷达目标模拟器,可以同时模拟几百个目标,而且这些目标可以同时以最高达40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运行。换而言之,是德科技模拟了毫米波雷达在大范围移动目标和复杂环境里面对目标的识别能力。这大大提升了智能驾驶开发商的开发效率。
在新能源方面,是德科技最擅长的就是三个方面:一是包括电梯单体、电池模组和电池管理在内的电池性能的测试;二是充电的车和充电桩的测试;三是功率半导体的测试,包括静态参数和动态参数。这三块都是基于是德科技原本的技术优势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在面向充电的车和充电桩的测试,因为这两个应用近一两年发展非常快,且不同地方涉及不同的标准。拥有丰富经验的是德科技能够对其进行快速、高效且全面的覆盖。
例如针对热门的SiC,是德科技也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测试方案。
对SiC有了解的读者应该知道,由于它的耐压更高,频率更快,所以便会给测试仪器提出更高的要求。具体而言,如上图所示,则首先需要对器件提参(不管是IV参数,还是CV参数,以及动态、S参数,都要体残),然后通过建模的方式把SiC器件用数学模型表达出来,获取相关的参数提供给客户。
——内容来源:半导体芯闻
- 2024-11-01
-
发表了主题帖:
购买二手测试仪器时要问的十个问题
当在预算限制下工作时,许多公司选择二手测试仪器作为一个很好的选择,以较低的价格获得他们需要的仪器,并快速开始。重要的是,考虑到当前全球供应链面临的挑战,以及新仪器的交付时间从几周到几个月不等,二手仪器可以帮助公司节省时间和金钱。
虽然一些二手仪器是“按原样”出售的,但有信誉的公司会提供认证计划,以确保二手仪器达到一定的质量门槛,并提供额外的保护,如保修或退货期。ElectroRent提供已经过检查,测试和校准到更高标准的二手仪器。通过23个步骤的检查过程,我们确保所有经过认证的二手仪器都经过质量测试,校准并返回原厂规格。我们有14天的退货政策和一年的保修。
当购买二手或二手仪器时,当你决定购买二手仪器时,你应该寻找什么?
1
仪器是否符合要求
虽然节省成本很重要,但选项或软件的细微差异可能会导致功能上的显著差异,从而使折扣变得不那么重要。确定仪器是否满足您的特定项目需求。如果不是,找出它离你所需要的有多近。可靠的供应商提供内部应用工程师,可以在您购买之前指导您。他们可以帮助你确定仪器是否符合标准,或者它离你的需要有多近。在某些情况下,仪器可以升级,但最好事先知道并了解所涉及的成本。如果产品符合要求,它可能是理想的,但如果不是,并且您没有适当的指导,您可能最终花费比预期更多。
2
包括什么
一定要确认正确设置和操作所需的所有物品,包括附件、电缆和手册,都包含在成本估算中。一些经销商认为携带盒,手册,甚至电源引线是“额外的”,需要购买额外的费用。对于便携式仪器,是否包括手提箱和电池?如果发现需要额外的物品和成本来启动和运行一切,那将是相当令人失望的。在做决定之前先把这一点弄清楚。
3
询问质量检查和校准
大多数信誉良好的供应商都有一个评估过程,以确保二手仪器在完好无损的情况下运输并准备好运行。这包括验证该装置已经过正确校准,并根据制造商的规格操作。
4
有什么保证和支持
许多供应商提供保修,使用的仪器是适合的目的。如果出了什么问题,或者你对你的购买不满意,信誉良好的供应商会提供书面退货条件。在你签署一个看起来像是讨价还价的协议之前,询问有关任何保证或退货政策的澄清。好的卖家会很乐意以书面形式与你分享这些信息。如果您不熟悉仪器的技术细节,好的销售商会提供应用工程师的指导和技术支持。一定要问清楚这些服务是否可用,这样你就不会买到不符合项目要求的东西。
5
能信任供应商吗
特别是在网上购物时,要考虑供应商是否在销售结束后仍然可用。如果他们很难或不可能联系上,你可能最终得到一个不符合你需要的仪器,也不能退货。
例如,如果在交付后出现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挑战性有多大?如果商品损坏,不完整,或与你认为你订购的不同怎么办?对于二手仪器,一年的保修期尤其重要,因为它提供了额外的保证。
6
仪器存在吗
供应商是否拥有他们所销售的仪器?大多数供应商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持有大量库存,因为这可能会变得相当昂贵。一定要问清楚这件商品是否有货。通过商业改善局和其他在线评级服务等独立来源检查他们的资质。以前的演示或租赁单元通常都是高度可选且维护良好的,所以这些可能是不错的选择,但如果单元是“汽包”,而他们没有,你可能需要寻找其他选择。
7
仪器可升级吗
如果项目要求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看看仪器是否可以升级。如果没有,也许值得花更多的钱在更灵活的东西上,以适应未来的需求。
8
供应商提供以旧换新吗
询问卖方是否可以购买您未使用或不需要的测试仪器,或向使用过的仪器购买价格提供积分。如果供应商提供以旧换新,如果有必要的话,你也可以在将来以旧换新。一些公司,包括Electro Rent,可以寄售你旧的或不需要的仪器来为你的购买产生积分。
9
有哪些财务选择
一些公司提供多种财务选择,包括分期付款和租赁二手仪器。一定要询问有关所有可用融资方案的详细信息。在确定了解所有可用选项之前,不要做决定。
10
除了所有权,还有其他选择吗
一定要检查完全所有权的替代方案。根据预计的使用时间,在决定之前考虑租赁或经营租赁。许多这些程序包括校准和维修,如果需要的话。
来自公认的制造商或信誉良好的来源的电子测试仪器,例如Electro Rent的认证二手计划,可以提供购买新仪器的替代方案,具有显著节省和保修的额外好处。工程师和采购经理应始终将这些程序视为其申请流程的一部分。凭借50多年的经验,Electro Rent有能力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用户在产品选择和融资选择方面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 2024-10-17
-
发表了主题帖:
新能源车开启新征程,领航未来出行风尚
在当今时代,新能源汽车正以势不可挡的姿态开启全新征程。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在技术上不断突破。电池续航能力持续提升,让驾驶者不再有里程焦虑,智能驾驶系统在新能源车上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为用户带来更加安全、舒适的驾乘体验。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设计也越来越时尚、个性化。各大车企纷纷推出独具特色的车型,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从流线型的车身到充满科技感的内饰,新能源车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象征。它引领着未来出行风尚,让人们对绿色、智能的出行方式充满期待。
狂飙年代:中国新能源汽车野蛮生长十年往事
2014-2024这十年,中国汽车产业造就了比亚迪、宁德时代等行业巨头,也孕育了像蔚来、小鹏、理想、问界、小米这样的新势力;十年间,我国新能源汽车从年销不足7.5万辆增长至近950万辆,2015年至今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2024年左右,中国新能源汽车站在了智能化改造升级新能源汽车的崭新路口,此后,中国汽车的技术演进,进入了智能化和新能源化双主线的时代。回望过去10年,新能源在汽车领域的蓬勃发展和应用,是对既定边界和规则的破坏与重构,也是对未来的大胆押注和冒险之旅,更是中国汽车的狂飙年代。
远超预期!国产新能源汽车今年能卖1200万辆10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9月,我国汽车产量和销量双双超过20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超过830万辆,同比增长超30%。根据预测,新能源汽车1至10月份的累计销量将达到1000万辆,全年有望达到1200万辆,远高于年初的预期。1月至9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147万辆和2157.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9%和2.4%。从汽车产销的结构来看,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占全部汽车销量的近40%。新能源汽车表现超出预期,全球领先的优势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正在由量变向质变快速转化。
新能源“三电”成年检必检项目 业内推动车电分离模式创新
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检测标准《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已正式发布,将于2025年3月1日正式实施。该规程将对全国2472万辆新能源车车主产生影响,规定了动力蓄电池、电气系统和驱动电机等关键部件的安全性必检项目,如动力蓄电池的充放电温度限制、驱动电机和电机控制器的温度限制等,旨在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新规的实施将为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监管和服务提供支撑,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并为保险行业提供更准确的风险评估,优化保费定价策略。同时,新规也将促进车企在电池性能研发层面的创新,推动长寿命电池技术的革新迭代。此外,面对消费者对电池寿命的顾虑,一些车企推出了车电分离的电池租用服务,如蔚来的BaaS模式,降低购车门槛的同时,提供换电服务,确保车辆和电池的安全与健康状态。
新能源汽车跨越新节点向“新”再出发
近日,为期四天的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合肥落下帷幕。本届大会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展区人气爆棚,多款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集中亮相,既有高端的量产车也有酷炫的概念车。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上,汽车向智能网联、跨界融合方向发展的趋势更加明确。产业生态全面重塑,新动能不断奔涌。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如何回应发展的需求,完成产业“由大到强”的蜕变?向未来,要答案。
2024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聚焦绿色低碳转型
2024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海口举行,聚焦绿色低碳转型,强调“低碳转型与全球合作”。大会展示了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强劲发展势头,发布了多项前沿及创新技术,探讨了新的全球合作模式,并强调了中国在全球市场中的领先地位。海南作为大会举办地,展示了其新能源汽车高渗透率的“海南方案”,吸引了广泛关注和合作。会议期间,宁德时代等企业与海南省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为海南自贸港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清洁能源岛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大会虽然落幕,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低碳转型的探索仍在持续。
2024 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多款重磅新车型强势来袭
2024 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领域可谓风起云涌,一系列令人瞩目的重磅新车型即将登场,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与惊喜。腾势 Z9GT,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强大的性能,有望成为豪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颗璀璨明星。它或将凭借高端的配置和卓越的驾乘体验,吸引众多追求品质的消费者。阿维塔 07 也不甘示弱,带着创新的科技元素和时尚的外观设计,准备在市场中大展身手。这款车型或将在智能驾驶和人机交互方面展现出领先优势,为用户带来全新的出行感受。小鹏 M03 的出现同样备受期待。小鹏汽车一直以其先进的智能科技著称,M03 有望延续这一优势,为年轻消费者提供一款充满活力与创新的新能源座驾。
乐道 L60 也将以自己的特色加入这场激烈的竞争。无论是在动力性能还是内饰设计上,都可能给消费者带来别样的体验。而仰望 U7 更是集众多期待于一身。作为高端新能源车型,它可能会在技术创新和豪华品质方面树立新的标杆。
这些新车型涵盖纯电和插电混动等多种动力模式,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纯电车型以其零排放、低噪音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而插电混动车型则结合了燃油车和纯电车的优点,既能提供较长的续航里程,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油耗和排放。
随着这些重磅新车型的陆续推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必将更加激烈。这也将促使各车企不断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优质的出行选择。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新能源汽车将继续引领汽车行业的发展潮流,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绿色。
比亚迪2024年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劲增至41.94万辆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比亚迪以其卓越的销量表现吸引了广泛关注。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9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了41.94万辆,相较于去年同期的28.74万辆,增长幅度达到了近46%,这一成绩得益于其全面的产品线、持续的技术创新、政策支持以及强大的品牌效应。尽管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政策环境,比亚迪仍有望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和加大在智能化、网联化及绿色出行等领域的投入,保持其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先地位。比亚迪的成功不仅展现了其市场竞争力,也反映了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的蓬勃发展趋势,预示着一个更加绿色和可持续的未来。
特斯拉 “We, Robot” 发布会:Cybercab 与 Robovan 登场
特斯拉在2024年10月11日的“We, Robot”主题发布会上,正式推出了两款备受期待的自动驾驶产品:无人驾驶出租车Cybercab和无人驾驶巴士Robovan。Cybercab是一款双门两座的汽车,没有方向盘和踏板,采用感应充电技术,预计售价低于3万美元,计划于2026年开始生产。这款车的亮相标志着特斯拉在无人驾驶技术上的重大突破,马斯克甚至预测,搭载FSD的Robotaxi比人类驾驶安全10倍左右。与此同时,Robovan作为一款无人驾驶巴士,可容纳20人,也可用于货物运输,预计每英里运营成本在5到10美分之间。此外,特斯拉还展示了Optimus人形机器人的最新进展,预计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将在2万美元至3万美元之间。
- 2024-10-16
-
发表了主题帖:
高效测试,明智支出:重新思考以拥有权为先的模式
益莱储刚刚荣获由美国《Financial Services Review》杂志评选的【2024年顶级仪器融资公司】。这个奖项是为了表彰Electro Rent在客户和行业同行中卓越的声誉和信任,这在我们从订阅者那里收到的众多提名中得到了体现。Electro Rent在由C级高管、行业思想领袖和我们的编辑委员会组成的专家小组进行了详尽的评估后,脱颖而出,成为2024年顶级仪器融资公司之一。
几十年来,企业一直利用租赁来降低成本、管理现金流,从汽车车队到房地产和大型设备等各个方面,然而对于租赁测试仪器等资产的优势尚未被充分利用。测试和测量仪器的总支出预计到2034年将达到615亿美元,租赁模式的采纳正以约5.6%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快速增长,这一趋势并不出人意料。尽管如此,对于许多企业而言,直接购买这些仪器仍是他们的标准做法,因此,租赁模式的潜在市场规模依然十分庞大。
Electro Rent提供了一种革新的方法,通过战略性地混合长租、购买新旧仪器、短租、融资解决方案和资产管理来降低成本、增强项目灵活性和提高利用率。这种独特的方法允许公司在新的测试技术上投资更多。通过为仪器的使用付费而不是为仪器的寿命付费,他们避免了将宝贵的资本捆绑在利用率低下的资产上。
从航空航天和国防到半导体制造和电信,许多行业对尖端测试仪器的需求至关重要。这些行业依赖精确的来验证产品,确保符合标准,并推动创新。然而,资产通常是根据项目需求购买的,然后闲置,同时继续通过折旧、融资和所有权费用产生成本。Electro Rent的资产优化解决方案的数据分析显示,对于高价值的测试仪器,50%或更低的利用率并不罕见。对于许多公司来说,年度测试仪器支出达到数百万美元,这可能会对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产生重大影响。作为测试仪器租赁、销售、财务解决方案和资产管理的最大提供商,我们作为全球单一来源领导者的独特定位,提供一切服务。Electro Rent的联合采购解决方案使企业能够负担得起地投资于最新的测试技术,同时避免仪器可能迅速贬值或闲置的风险。公司不断地在其超过10亿美元的库存(按标价计算)中进行投资,以确保其客户能够使用最新的仪器,同时将支出与运营需求对齐。这通过将费用从前期资本支出转移开,确保公司只支付他们使用的仪器,从而提供了巨大的财务利益。作为一家领先的测试仪器租赁、销售、金融解决方案及资产管理供应商,我们在全球范围内独树一帜,是唯一能够提供所有这些仪器及服务的单一来源供应商,具有独特地位。
“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中,企业需要各种测试仪器采购选项,”Electro Rent的首席执行官Mike Clark说。“为了降低整体项目成本,同时增加灵活性,最小化风险和长期承诺,租赁是理想的选择。它还保护了技术过时的风险,并允许用户为仪器的使用而非仪器的寿命付费。对于那些预计在未来多个项目中部署并持续使用多年的仪器,购买可能是最佳选择,但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打折的认证二手仪器可能是最佳选择。测试仪器用户还可以通过资产优化解决方案提高整个测试团队的运营效率。我们作为全球单一来源供应商的独特定位,提供所有这些采购选项和解决方案。”
面对普遍的经济不确定性,Electro Rent的解决方案提供了适应变化市场条件的灵活性,使公司能够快速适应不断演变的项目参数。选择租赁而不是所有权,最小化了对利率波动和通货膨胀压力的暴露,提高了财务弹性。
许多Electro Rent的客户从他们的租赁与购买分析中受益,这些分析比较了租赁和购买的净现值(NPV)成本。这种方法考虑了税收、折旧和资产使用情况,组织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和所有权成本,以帮助他们评估何时租赁。
以下示例说明了这种方法。一家航空航天和国防公司需要几台高端仪器,总购买成本为100万美元,用于一个为期两年的项目。假设对于一个大型组织来说,典型的情况是,两年期间租赁的净现值成本为419,496美元,而购买的净现值成本为966,622美元。
通过节省547,127美元,租赁对许多组织来说更具有财务意义。租赁或购买的决定最终取决于每个组织各自的情况,而Electro Rent的独特定位在于提供建议。
Electro Rent正在重塑行业采购仪器的方式,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促进高科技测试采购中的高效实践。在行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背景下,Electro Rent凭借创新的融资解决方案,始终将财务稳健和运营卓越放在首位,成为一个倍受信赖的合作伙伴。
- 2024-10-10
-
发表了主题帖:
全球市场透视:测试与测量仪器租赁的未来增长方式
2023年,测试和测量仪器租赁市场的价值达到了65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该市场将从2024年的68.51亿美元增长至100亿美元,预测期内(2024 - 2032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4.84%。这一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网络和电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全球范围内众多服务的商业化。
图1:测试与测量仪器租赁市场趋势
市场趋势
电信和网络技术的快速进步是推动市场增长的关键因素。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对高性能、节能电子仪器需求的增加,预计这将进一步促进市场的发展。此外,模块化仪器的广泛应用预计将显著增加对测试和测量仪器租赁的需求。
市场细分观察
产品洞察
- 通用测试仪器:2022年,通用测试仪器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包括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分析仪等。
- 无线测试仪器:进一步细分为逻辑分析仪、频谱分析仪等,以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
组件洞察
- 连接器:2022年,连接器在测试与测量仪器租赁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反映了市场对连接器需求的增加。
图2:2022 年和 2032 年按组件划分的测试与测量仪器租赁市场(10 亿美元)
应用透视
- 医疗保健与医疗仪器:2022年,医疗保健和医疗仪器领域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反映了医疗行业对测试和测量仪器需求的增长。
- 测试与测量仪器租赁市场的应用领域:包括航空航天与国防、医疗保健与医疗仪器、电信、电子与半导体、工业与制造、汽车及其他。
区域洞察
北美:2022年,北美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美国市场占据最大市场份额,加拿大市场增长最快。
欧洲:2022年,欧洲市场占据了显著的市场份额,德国市场占据最大市场份额,英国市场增长最快。
亚太地区:预计从2023年到2032年将实现显著增长,中国市场占据最大市场份额,印度市场增长最快。
图3:2022 年和 2032 年按区域划分的测试与测量仪器租赁市场
主要市场参与者
领先的市场参与者正在投入巨资进行研发,以扩大其产品线,这将有助于测试和测量仪器租赁市场的进一步增长。为了在竞争更加激烈、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环境中生存发展,测试与测量仪器租赁行业必须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的产品。在当地生产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营成本,是全球测试和测量仪器租赁业制造商为使客户受益并扩大市场份额而采取的主要商业策略之一。近年来,测试和测量仪器租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是德科技、泰克、罗德与施瓦茨、VIAVI等,正试图通过投资研究来增加市场需求。内容来源:Market Research Future
- 2024-10-08
-
发表了主题帖:
硅光芯片创新转型,测试测量新需求
根据Lightcounting的预测,光通信行业已经处在硅光子技术规模应用的转折点,使用基于硅光光模块市场份额有望从2022年的24%增加到2028年的44%。据Yole预测, 2022年硅光芯片市场价值为6800万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超过6亿美元,2022-2028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44%。推动这一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用于高速数据中心互联和对更高吞吐量及更低延迟需求的机器学习的800G可插拔光模块,数通光模块的应用占硅光芯片市场93%。
业界认为硅光子技术与传统分立技术之间的成本平衡在400G。随着光模块速率向800G及以上发展,硅光子技术的成本效益逐渐超过传统分立技术。预计短期内,400G和800G硅光模块的市场占比将增加。长期来看,随着硅光子技术的成熟,其在1.6T和3.2T等更高速率应用中的低成本和大带宽优势将更明显,推动硅光模块渗透率持续增长。
硅光模块 VS 传统光模块
硅光技术全称为硅基光电子技术,是一种采用硅和硅基材料(如SiGe/Si、SOI等)为衬底,并借助CMOS工艺技术来开发集成光电子器件的创新方法。其核心在于,它能够将光子和电子技术无缝结合,为光通信领域带来革命性的进步。
一种颠覆性的封装技术,共同封装光学元件(Co-packaged optics;CPO)就被提出来,透过先进的封装技术,以及电子学和光子学的最佳化整合,来大幅缩短电气链路长度,从而提高互连频宽密度和能源效率。因此CPO被广泛认为是未来数据中心互连的一个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包括Intel、Broadcom和IBM等全球国际半导体技术领先业者,都已对CPO技术展开深入研究,国内多家公司也开始参与竞争。这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涉及了光子元件、集成电路设计、封装、光子元件建模、电子-光子整合模拟、应用和技术。
传统的光模块是执行光电转换的关键设备,其核心功能包括对光信号进行调制和接收。在制造过程中,传统光模块需要将电芯片、光芯片、透镜、对准组件和光纤端面等多种器件通过封装技术集成在一起,以构成一个完整的调制器、接收器和无源光学器件的集合体。相比之下,硅光模块则采用了先进的硅光子技术,这一技术允许使用CMOS工艺来开发和集成光器件。它基于CMOS制造工艺,将硅光模块芯片与硅基底相结合,通过蚀刻和外延生长等微加工技术,精确制备出调制器、接收器等关键光电子器件。这种高度集成的方法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为实现更小型化、更高性能的光通信设备提供了可能。
对耦合对准和封装精度要求更苛刻
硅光技术已在光开关、光波导、硅基探测器(如Ge探测器)以及光调制器(如SiGe调制器)等实现突破。
当前,硅光技术主要有两种实现形式。一种是采用先进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CMOS)工艺,实现单片硅光引擎的集成。另一种则是混合集成方案,光芯片通常使用传统的三五族半导体材料,通过分立贴装或晶圆键合等技术手段,将这些三五族的激光器与硅基板上集成的调制器和耦合光路等组件紧密结合,形成一个高效的光电子系统。
硅光模块的生产必须采用高精度自动耦合封装技术,这一技术对于确保封装的精确度、提高良品率和生产效率至关重要。相对于传统光模块,它们通常采用自由空间耦合设计,对封装精度的要求不那么严格,因此可以采用人工或半自动的方式进行封装,这样的方法成本相对较低。
然而,硅光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尤其是光纤与波导之间的高效耦合以及封装工艺。由于硅光模块的集成度较高,封装过程更为复杂,对耦合对准和封装精度的要求也更为苛刻。这使得实现高质量且成本效益的封装变得更加困难。据Yole数据,目前阶段在硅光模块成本中,硅光芯片仅占约10%,封装成本占比约为80%。
硅光技术面临的挑战
硅光子技术正逐步取代传统光器件,但在全面普及之前,仍需解决一些关键技术挑战。这包括降低硅波导的损耗、提高波导与光纤间的耦合效率,以及稳定温度对功率和波长的影响。这些难题的攻克对于硅光子技术在数据中心等关键领域的应用至关重要。
在测试流程方面,硅光芯片与常规集成电路芯片相比,面临着更高的成本、更复杂的制造过程和更高的废品率。因此,必须在晶圆级别进行严格的测试和筛选,以确保在后续的集成过程中,只有合格的芯片被用于封装,从而避免因使用不合格芯片而增加的后期成本。
此外,硅光芯片的设计、制造和封装环节目前还缺乏统一的标准化方案。设计阶段需要依赖专业的EDA工具,而在制造和封装环节,缺乏提供硅光工艺晶圆代工服务的厂家,这些都增加了硅光子技术产业化的难度。
尽管存在这些挑战,硅光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为多个行业带来了技术革新,预示着其在未来的广泛应用潜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行业标准的逐步建立,硅光子技术有望克服现有障碍,实现更广泛的市场应用。
硅光广泛应用于
通信、传感和计算等领域
目前硅光产品主要集中在数据中心光模块以及相干光模块,未来有望拓展至CPO领域。在数据中心内的新型光信号互联与处理(Communication / Processing),包括Optical IO、光计算、量子计算等。另外一个较大的应用领域是光传感(Sensing),包括激光雷达、生物传感等。
随着硅光芯片技术的发展,对测试测量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包括对硅光芯片性能的精确测试、封装技术的优化、以及对新材料和新结构的评估。测试测量技术的发展将直接影响硅光芯片的良率和可靠性,是推动硅光芯片技术成熟和产业化的关键因素。
作为测试测量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和租赁合作伙伴,益莱储可以提供灵活的精密测试测量解决方案来确保光模块的性能、可靠性和兼容性,包括示波器、误码仪、协议和信号测试仪器等,以满足400G和800G硅光芯片测试的需求。益莱储密切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如数据中心的快速扩张、5G技术的深入部署、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驾驶等,通过与客户、测试测量品牌原厂及合作伙伴的紧密沟通,益莱储能够及时了解市场的最新需求并携手面对挑战。
- 2024-09-22
-
发表了主题帖:
光电引领未来,驱动应用创新
2024年9月11日,第25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简称:CIOE中国光博会)在深圳盛大启幕,本届展会规模空前,全面启用了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12个展馆,展示面积达到24万平方米以上。展会吸引了全球超过3700家优质光电企业汇聚一堂,覆盖了信息通信、精密光学、摄像头技术及应用、激光及智能制造、红外&紫外、智能传感、新型显示等多个光电领域,从材料、器件、设备、核心技术到成套解决方案,全方位展示了光电产业的最新成果,为光电产业及其下游应用领域带来了前沿的新技术、新模式,激发行业新思考,开启发展新篇章。
CIOE中国光博会,磁力效应突显,新质生产力动能澎湃
在CIOE中国光博会上,光学加工设备、光学镀膜设备、摄像头智能化AA设备、激光设备、半导体设备、工业自动化设备和测试测量仪器等成为展示重点。这些设备和技术不仅针对光电芯片、光电器件、光学镜头及模组等核心产品的生产制造,通过前沿生产设备和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品质稳定性。同时,光制造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从传统的机械加工领域向智能制造、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多个领域延伸,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可能性。
AI推动算力需求飙升,加速高速率光模块发展在大模型/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新型技术驱动下,算力需求不断增长,高速率光模块(如800G、1.6T等)逐步商用化,本次CIOE信息通信展上光迅科技展出了面向AI数据中心应用的全新一代1.6T高速光模块、全球首款高集成便携式光纤传感综合分析仪等。华工正源携1.6T算力光模块解决方案、车载光通信解决方案及众多明星产品亮相;钧恒科技重点展出专为大模型训练和计算数据中心开发的高速光模块系列以及测试方案,加快高速光模块产品在光通信不同领域客户端的应用推广速度。铌奥光电带来的1.6T DR8薄膜铌酸锂(TFLN)电光调制器芯片为AI互联的1.6T DR8(200Gbps/lane)光模块提供高带宽、低插损、低功耗的解决方案;铌奥光电的超高带宽TFLN芯片(>110 GHz) 支持下一代3.2T DR8(400Gbps/lane)可插拔光模块应用。仕佳光子将重点展示无源和有源产品的最新成果,广泛服务于数据中心、光纤通信、4G/5G建设、骨干网、城域网、光纤到户、激光雷达、光纤传感等多个领域。
光学技术探索与光学应用创新突破
随着机器视觉、图像处理、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视觉产业这一新兴领域应运而生,它深度融合了多种先进技术,实现了对物体或场景的智能化感知、识别与理解,并有力推动了光学技术的革新及下游应用的拓展。CIOE精密光学展&摄像头技术及应用展全方位、细分化地展示了光学产业链的最新产品和技术。其中,歌尔光学携新一代光学显示技术方案亮相,涵盖VR/AR、汽车电子、微投影等领域。舜宇光学重点展示了智能手机视觉、智能安防视觉、智能汽车视觉、智能显微系统、智能光学检测、机器人视觉以及AR&VR光学等行业前沿产品和技术。伯恩光学展示了其在手机、手表、电脑、AR/VR眼镜、车载等智能设备上的外观盖板产品。联合光电则展示了其在物联视觉、视讯会议、车载光学、投影显示、机器视觉等领域的多元化产品,并现场演示了光学防抖、黑光全彩等核心技术。
硬核激光技术智驭未来CIOE激光技术及智能制造展众多知名企业参与,展示激光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前沿发展。大族激光以“族启未来,光驭世界”为主题,专注于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研发与实现,此次焕新出发,携全新技术、全新方案亮相。海目星激光重磅推出3C、新型显示等领域的多款核心产品,为激光智造行业注入崭新的发展动能。创鑫激光携带全球首款激光设备、送丝系统、制氮系统于一体的集成式激光手持焊设备旗舰级红桐K1M,以及全球首款三合一激光“手提焊”A2M系列。格恩半导体是全球少数拥有芯片设计、外延生长、芯片制造、特种封装完整产业布局的氮化镓激光领域IDM企业。光恒科技作为激光全场景应用创新者,展出了功率1千瓦以上的全品类光纤器件和星载激光通讯光电模块及应用于风电、低空、机场等领域的多款激光测风雷达产品,全面展示在激光生态产业布局中自研自产、垂直整合的独特优势。
激光雷达与3D传感技术迭代升级科技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物联网和智能设备的普及,3D传感技术正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激光雷达凭借其高精度、远距离测量能力,在自动驾驶、机器人导航、空间测绘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加速智能化进程,开启新应用场景。本次CIOE智能传感展上ST首次亮相并展示光电技术创新成果和解决方案,比如集成ST VD56G9全局快门图像传感器的创迈思手机屏下安全人脸认证方案、使用多区域dToF实现的智能人体感知(SPD)、Smarteye FoxAuto (VB56G4A) 驾驶员监控方案等等。艾迈斯欧司朗携dTOF技术、机器视觉、激光雷达、舱内传感等超30款DEMO,还有在现场发布多款创新产品如新款 IR LED、ToF传感器以及蓝激光产品。
是德科技亮相CIOE2024光博会展出数通及光通信领域热点技术测试解决方案爆火的人工智能技术依赖大带宽的光互联网络、大带宽的光纤骨干网的底层支撑,AI技术创新也在促使800G光模块、400G骨干网等光通信产品的相继大规模商用。同时,以IB网络、800G光模块、交换机等为主的AI算力网络,成为了AIGC产业发展的必要硬件基础。是德科技将展出数通及光通信领域热点技术测试、数据中心800G/1.6T光电测试、太比特相干、高速线缆测试、LPO测试、硅光器件测试等等解决方案。安立参展CIOE2024光博会,现场展示一体化解决方案安立公司作为光和高速信号测试领域的领导者,可以提供完整测试测量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研发、生产与现场测试。此外还提供泵浦激光器、半导体光放大器等光通信与传感器件。现场展示五大方案:面向AI集群的光互连测试方案、50G PON 光电测试方案、110 GHz光芯片带宽测试方案、高速线缆测试方案、通信和传感器件。
EXFO亮相CIOE2024光博会:五大展台亮点揭秘,共绘光通信未来蓝图
EXFO展出业界领先的晶圆级多端口端面耦合探针测试平台、有源和无源光电芯片测试方案、400G/800G/1.6T高速光模块测试方案、面向量产的自动化测试:器件及800ZR模块、增强的400G/800G现场及数据中心测试方案 、5G&无线/宽带接入测试方案。
- 2024-09-05
-
发表了主题帖:
揭开神秘面纱,是德科技推出先进的14位高精度示波器
是德科技新型 HD3 系列示波器通过先进的 14-bit ADC 和 50 µVRMS 极低的本底噪声(可检测到微小的信号异常),为数字设计人员和工程师提供了高垂直分辨率,从而应对了这一挑战。HD3 系列示波器的带宽从 200 MHz 至 1 GHz ,可加速数字调试并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高精度的测量– 14-bit ADC 分辨率和低本底噪声,同时可保持每秒 130 万次的波形更新率,进而使所有测量都能快速、准确地进行调试。
基于新技术构建- 采用定制的 ASIC,可在典型测试条件下为工程师提供高的采样率和内存、无损的波形更新率、高垂直分辨率以及基于硬件的功能(如掩码、区域和串行解码)。
深度内存– 能够以全采样率捕获长的时间跨度,从而获得预期的测量/分析结果。
全新界面- 提供全新的用户界面,可实现多种功能,包括每个通道的全 ADC 和垂直分辨率、多种带宽限制选项、高清模式支持以及自定义测量阈值。
全面测试自动化- 引入了“故障猎人”AI分析软件,可以通过学习测试波形, 自动捕获异常信号, 如毛刺、矮脉冲、缓慢边沿等。工程师还可以使用串行总线分析软件, 实现多种串行总线的解码和触发。
即时软件升级- 通过软件授权提供即时带宽、内存和功能升级,使设计人员能够购买当前需要的选件,并在未来随着设计的发展进行升级,而无需将仪器返厂。
是德科技数字光子卓越中心副总裁兼总经理 Robert Saponas 表示:“我们认识到工程师需要在各种应用中进行快速且精确的测量,因此我们从零开始构建 InfiniiVision HD3示波器,以提供一款极其精确的通用示波器。HD3 系列示波器采用定制的 ASIC、14-bit ADC 和极低的本底噪声技术,可在设计调试期间提供识别小幅度和罕见信号故障所需的精度和准确性,从而加快产品上市时间。”
- 2024-09-04
-
发表了主题帖:
优化测试 降低风险
现代数据中心是工程学的惊人壮举,它们将计算和网络系统与照明、电力和环境控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所有这些元素无缝协作,支持我们每天都依赖的数据网络。像所有复杂的系统一样,它们需要精心设计、建造和维护——并且在整个建设、调试和运营阶段,周密的规划和彻底的测试是不可或缺的。
确保正常运行时间
对于数据中心运营商来说,可靠性和正常运行时间总是优先考虑的重点。许多关键任务服务依赖于它们全天候的运行,任何服务中断都可能对企业和基本服务产生重大影响。客户越来越要求具有挑战性的服务水平协议(SLA)——99.99%的正常运行时间或更好,正迅速成为行业标准。定期测试和有效的系统监控大大降低了故障和随后的停机时间的风险,但对运营商和承包商来说,及时获得正确的设备往往具有挑战性。
大部分这些必要的测试工作由经验丰富的承包商完成。在Eletro Rent,我们知道对他们来说,满足合同里程碑至关重要——提前完成可以带来奖金,而错过截止日期往往会招致沉重的罚款。没有正确的设备可能会对合同交付构成重大风险,而质量差的设备可能会导致延误并产生低质量的测试数据。通过优化他们的测试程序——速度、准确性和项目完成,可以大大降低这些风险。我们量身定制的设备租赁解决方案提供了快速、灵活地获取最新测试技术的途径,帮助确保您实现合同里程碑并避免昂贵的项目延误。我们团队拥有全面的电力和网络设备库存,并准备快速交付,将帮助您获取所需的设备以保持项目进展。
调试是关键
像其他关键基础设施一样,数据中心始终处于开启状态,因此在通电前进行严格的测试以确保未来几年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在安装期间测试各个系统,但在启动前测试整个操作也至关重要,以了解它作为一个整体的运作情况——这是必不可少的调试阶段。试运行阶段对测试设备的需求非常迫切,这对承包商来说是一个特殊的问题。因为通常只需要额外的测试仪器很短的一段时间——往往只有几周。设备租赁是满足这一需求的理想工具,这样承包商就不必自己持有昂贵且使用率低的设备库存。
优化测试 降低风险
我们的租赁解决方案还旨在应对其他挑战。例如,如果项目进度落后,承包商通常可以通过租用额外的设备来缩短测试时间,而不会影响测试质量,从而恢复时间表。租赁还确保了以灵活的方式获取最新测试技术,以满足任何合同或项目的需求。
包括VIAVI、Fluke和EXFO在内的许多领先设备制造商提供基于云的系统,这些系统集中了测试数据存储和管理。结合分析测试结果的工具,这些有用的解决方案降低了管理测试数据的风险,并可以大大提高效率,节省测试工程师宝贵的时间。通过将所有测试数据存储在一个地方,它们还使向客户展示全面的性能对SLA的表现变得容易。
我们的客户还可以独家访问MyER的客户门户网站。这使他们能够在线管理所有设备租赁合同和资产,直接控制他们的租赁资产。他们可以在一个地方查看所有合同,请求校准和报价,将测试资产分配给项目,甚至添加他们自己的资产。
成功的合作伙伴
降低测试风险的最有效方法是拥有一个了解您技术需求并提供满足您时间表的解决方案的测试采购合作伙伴。由于我们与世界领先的测试设备制造商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我们处于独特的位置,能够提供全面的租赁库存和整个数据中心生命周期的独立建议。我们帮助减轻项目和合同交付固有的风险,使我们的客户可以专注于建设未来的数据中心
为什么选择租赁
• 灵活获取最新测试技术
• 快速交付以满足项目时间表
• 库存全面的领先品牌
• 整个过程中卓越的服务和支持
- 2024-09-01
-
发表了主题帖:
数据中心
随着对新数据中心、更高速度和更大容量的需求持续增长,以及光纤迅速取代铜缆,选择合适的测试设备可能是您面对的一个挑战。在整个部署、调试和维护过程中对网络和电力系统进行全面测试是确保性能和满足客户需求的关键。
益莱储拥有各种数据中心测试设备,并提供专门设计的采购解决方案,以支持承包商投标数据中心部署、调试和维护合同。益莱储知识渊博的专家将指导您完成采购过程,为您推荐合适的仪器,并为您的项目量身定制租赁解决方案。
用测试解决方案优化数据中心生命周期
满足网络和电缆测试多种需求,选益莱储事半功倍。
设备租赁是您最优的选择
在预算范围内及时使用最新的测试技术是一项挑战。我们的设备租赁解决方案提供理想的解决方案,价格合理,并且随着项目的发展和测试需求的变化,可以完全灵活地交换,升级,延长或停止租赁。探索我们的库存,看看您可以租用什么,以更快,更少地交付您的项目。
最大化电缆安装、认证和网络性能监控
有效的电缆安装、认证和网络性能监控对于确保您实现KPI(关键绩效指标)和满足客户SLA(服务级别协议)至关重要。然而,为满足新的或不断变化的项目需求而寻找合适的网络测试设备可能具有挑战性。我们的租赁和金融解决方案组合可以帮助您解决任何采购难题,我们的专业团队将根据您的需求量身定制解决方案。访问我们全面的电缆测试仪、OTDR(光时域反射仪)和网络测试仪器库存,享受快速交货和根据项目或合同需求灵活调整的服务。
益莱储提供全方位的数据中心测试解决方案
在正确的时间使用正确的测试设备对于保持项目的进展至关重要。但它也可能是一项重大投资,因此找到一个采购选择非常重要,它可以让您获得所需的技术,并在灵活性和成本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我们的租赁解决方案为您提供了一个强大而多功能的工具,使您无需任何前期投资即可获得充分的灵活性。